古诗词网

塔铃通译语,台镜豁尘污。

陈宝琛清代〕《题损轩不二门图步净名韵

开径延三益,循溪署八愚。岁寒寻保社,禅缚笑臞儒。

不饮奇嫌问,无金墓懒谀。计成投畚遁,绪触拔钗沽。

瓶钵真居士,衣冠一野夫。忏堂甘刬草,慧海誓乘桴。

狂象驯依圯,翔鸾铩就笯。花沾迦叶体,雪媚藐姑肤。

柏树还生子,优昙总恋柎。那曾僧气足,遍道净缘劬。

初地诚回向,诸天想唯俞。塔铃通译语,台镜豁尘污。

出入谁司键,推敲讵待符?座充摩诘室,斋抵步兵厨。

索索诗魔退,凉凉酒疟苏。杜机皈怖鸽,幻迹悟飞凫。

到此题从凤,其间隐即蛛。终同守城墨,遑作泣歧朱?

可忆趋京辇,频年侍阙觚。拘留桑下宿,蹭蹬棘中途。

风雪过茶董,江湖话木奴。说经当席夺,咏史又船租。

未种花盈县,徒贻水满盂。脱身辞请谒,容膝学跏趺。

独寐宁妨寤,卬须枉见呼。祇园随喜施,息壤劫盟俱。

蔬饭匆匆具,蒲团个个铺。韬名期蛰豹,伺影戒逢狐。

宗派商师友,行藏杂钓屠。纵殊夫子瓮,颇类市公壶。

震旦方灰劫,恒沙矧蕞躯。再中回日愿,万变看云图。

石鼓泉应歇,山楼月太孤。傥来收橡实,相对饵松腴。

定律深心护,空轮悉力扶。圆关探锁钥,静籁领笙竽。

般若何生灭,阎浮自混渝。繄予常住否,微佛曷归乎?

闻梵知先觉,移文忍厚诬。汪罗香火在,蛩駏莫愁无。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塔铃通译台镜尘污

塔铃(塔鈴)tǎ líng
佛塔上的风铃。 明 周永年 《泖塔上作》诗:“塔铃译佛语,簷鸟调天风。”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引 藜村 《鸡鸣棣访友》诗:“欲辨 六朝 踪,风乱塔铃语。”  ——《漢語大詞典》
通译(通譯)tōng yì
(1).互译两方语言使通晓。《后汉书·和帝纪论》:“都护西指,则通译四万。”《明史·职官志三》:“置译字生、通事,通译语言文字。” 夏仁虎 《旧京琐记·宫闱》:“时宫中恆有外使眷属入覲,以通译官皆男子,甚不便。”
(2).指翻译人员。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海外二奇人》:“后盲于目,不能復治生产,流庽 隩门 为通译以自给。” 许地山 《缀网劳蛛·黄昏后》:“那时刚要和 东洋 打仗, 邓大人 聘了两个 法国 人做顾问,请我到兵船里做通译。”  ——《漢語大詞典》
语 ( 語 ) yǔ/yù
语 [ yǔ ]
  1. 话:~言。汉~。英~。~录。~汇。~重心长。
  2. 指“谚语”或“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旗~。
  4. 说:细~。低~。
语 [ yù ]
  1. 告诉:不以~人。
台镜(台镜)
唐 薛能 长安送友人之黔南 台镜簪秋晚,盘蔬饭雨天。  ——《骈字类编》
豁 huō/huò/huá《國語辭典》

豁 [ huō ]

  1. 割裂、裂开。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我根前使不著你『之乎者也』、『诗云子曰』,早该豁口截舌。」
  2. 拼、舍弃、牺牲。如:「豁出生命」、「豁著命干」。
  1. 残缺、缺损。如:「豁嘴」、「豁唇子」。

豁 [ hè ]

  1. 参见「豁亮 」条。

豁 [ huò ]

  1. 通敞的山谷。《说文解字·谷部》:「豁,通谷也。」
  1. 舒张、舒展。宋·陆游〈暮秋遣兴〉诗:「如虹壮气终难豁,安得云涛万里舟。」《资治通鉴·卷二八○·后晋纪一·高祖天福元年》:「卿言殊豁吾意,成败吾决行之。 」
  2. 排遣、发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于是豁情散哀,颜色自若。」《水浒传·第五七回》:「先杀你这个秃驴,豁我心中怒气。」
  3. 免除。如:「豁免粮捐」、「豁免罪犯」。
  4. 不顾、舍弃。如:「豁出性命」。
  1. 开朗、宽敞。《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再进数步,渐向此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薨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
  1. 开通、开阔。如:「豁达」、「豁然」。《史记·卷八·高袓本纪》:「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2. 很快、一下子。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一折》:「每常我听得绰的说个女婿,我早豁的离了坐位。」

豁 [ huá ]

  1. 参见「豁拳 」条。
尘污(塵污,塵汙)chén wū
(1).尘垢污染。 唐 项斯 《山友赠藓花冠》诗:“尘污出山髮,慙君青蘚冠。” 宋 叶适 《〈罗袁州文集〉序》:“钱穀之尘污几砚,刑狱之腥衊阶陛,官业虽登而文义耗矣。”《二刻拍案惊奇》卷六:“﹝ 李将军 ﹞分付拿出一套新衣服来与舅舅穿了,换下身上尘污的旧衣。”
(2).指尘垢。 清 黄景仁 《春雨望新安江》诗:“多时尘污积芒屩,独夜鼠踏翻银缸。”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