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丁娘豪侠自写,看取皱云茧纸,过人灵慧。

何振岱清代〕《绮罗香 题马元儿水墨兰竹湖石画帧

永昼帘栊,阑春节候,别绪无端怎理。已悔飘萍,肯逐等闲流水。

谱鹃声、弦索先哀,弄麝煤、玉光犹紫。问姿年、一点芳心,几枝娟蕙翠筠里。

丁娘豪侠自写,看取皱云茧纸,过人灵慧。密誓湘波,浣尽千生离泪。

怨衰迟、孤影秦淮,傍香灯、回光萧寺。写人间、旧梦痕痕,忏词笺梵宇。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豪侠看取茧纸过人灵慧

丁 dīng/zhēng《國語辭典》

丁 [ dīng ]

  1. 天干的第四位。
  2. 排列次序的等第。在甲、乙、丙之後,表示第四級,或較差的等級。
  3. 成年男子。如:「壯丁」、「男丁」、「單丁」。
  4. 人、人口。如:「添丁」、「幫丁」、「人丁單薄」。《南史·卷三三·何承天傳 》 :「計丁課仗,勿使有闕。」
  5. 僕役,或指從事某些勞動或職業的人。如:「園丁」、「庖丁」、「家丁」。
  6. 方形的小塊。如:「雞丁」、「肉丁」、「補丁」、「將小黃瓜切丁。」
  7. 姓。如漢代有丁令威,清代有丁汝昌。
  1. 當、遭逢。如:「丁憂」、「丁外艱」、「丁內艱」。
  1. 壯盛的。如:「丁年」。
  2. 極少的、極小的。如:「他的身子還很硬朗,一丁點兒毛病都沒有。」

丁 [ zhēng ]

  1. 參見「丁丁 」條。
娘 niáng《國語辭典》

娘 [ niáng ]

  1. 少女。如:「姑娘」。《玉篇·女部》:「娘,少女之号。」《乐府诗集·卷四四·清商曲辞一·晋宋齐辞·子夜歌四二首之六》:「见娘善容媚,愿得结金兰。」
  2. 称谓。称母亲。如:「爹娘」。《水浒传·第四二回》:「我的哥哥又在别人家做长工,如何养得我娘快乐?」通「娘」。
  3. 妻子。如:「娘子」、「老板娘」。《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我教押司娘嫁这小孙押司,是肯也不?」
  4. 对长辈或已婚妇女的通称。如:「大娘」、「婆娘」、「姨娘」。唐·蒋防《霍小玉传》:「长安有媒鲍十一娘者,故薛驸马家青衣也。」
  5. 奴仆对主母的敬称。《金瓶梅·第二三回》:「娘是小的一个主儿,娘不高抬贵手,小的一时儿存站不的。」
  6. 骂人的话。有叹息或怨恨的意味。元·石君宝《紫云庭·第二折》:「俺两处各心碎,是有遭间阻的也不似俺不吉利,兀的是甚末娘别离!」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这百姓每刁泼,拏那金锤来打他娘!」
豪侠(豪俠)háo xiá
(1).犹言豪迈好义。《汉书·赵广汉传》:“ 建 素豪侠。”《北齐书·高昂传》:“ 孟和 少好弓马,率性豪侠。”《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 齐仲和 ﹞粗有学问,颇能文章。然豪侠不羈,用财如粪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你不知道这位 月卿 ,是一个又豪侠,又多情的人,并且作得好诗。”
(2).指豪强任侠的人。《汉书·游侠传·万章》:“ 长安 炽盛,街閭各有豪侠。”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二》:“﹝ 苏章 ﹞为 冀州 刺史,勤卹百姓,摧破豪侠。” 宋 陆游 《枕上怀故山偶成》诗:“功名已判初心负,豪侠都无故态狂。”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三:“他仍和 小喜 躺在床上,一边吸料子一边准备应酬这位不识面的绿林豪侠。”  ——《漢語大詞典》
自 zì《國語辭典》

自 [ zì ]

  1. 起源的地方。如:「其来有自」。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自,自之通训当为始。」《礼记·中庸》:「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
  2. 姓。如明代有自勖。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己身。如:「自言自语」、「自给自足」、「自以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
  1. 主动。如:「自觉」、「自愿」。
  2. 本来。唐·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诗:「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3. 自然、当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红楼梦·第四回》:「姊姊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4. 依然。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 从、由。如:「自古以来」、「自远而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柳宗元〈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1. 如果,表示假设的语气。《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2. 虽然。《礼记·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写 ( 寫 ) xiě
写 [ xiě ]
  1. 用笔作字:~字。~作。编~。
  2. 描摹,叙述:~生。~实。~照(❶画人物的形象;❷描写刻画)。轻描淡~。
看取 kàn qǔ
(1).看。取,作助词,无义。 唐 孟浩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看取莲花浄,应知不染心。”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方务德侍郎寿》词:“看取连宵雪,借与万家春。” 清 纳兰性德 《剪湘云·送友》词:“密约重逢知甚日,看取青衫和泪。”
(2).犹且看。 宋 晏殊 《喜迁莺》词:“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宋 欧阳修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词:“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3).看待;对待。 鲁迅 《坟·论睁了眼看》:“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的时候到了。” 沙汀 《困兽记》一:“尽管大后方的某些人士,他们看取战争,只把它当成一种物价升降的寒暑表样……可是认真而严肃的关怀它的却也不少。”
(4).照顾;关照。《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凡百事要老爹老娘看取,后日另有重报。”  ——《漢語大詞典》
皱 ( 皺 ) zhòu
皱 [ zhòu ]
  1. 脸上起的褶纹,物体上的褶纹:~纹。~褶。~痕。~襞。防~。
  2. 使生褶纹:~眉头。眉头一~,计上心来。
云 ( 雲 ) yún《國語辭典》

云 [ yún ]

  1. 雲的古字。明·張自烈《正字通·二部》:「云,雲本字。」
  2. 姓。如漢代有云敞。
  1. 說。如:「人云亦云」。《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2. 有。《荀子·法行》:「事已敗矣,乃重大息,其云益乎!」《文選·陸機·答賈謐》:「公之云感,貽此音翰。」
  1. 發語詞,無義。《詩經·邶風·簡兮》:「云誰之思,西方美人。」
  2. 用於句中,無義。《詩經·邶風·雄雉》:「道之云遠,曷云能來。」《左傳·成公十二年》:「日云莫矣,寡君須矣,吾子其入也。」
  3. 用於句尾,無義。《史記·卷六一·伯夷傳》:「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云。」
  1. 如此。《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子之言云,又焉用盟?」
茧纸(蠒紙)jiǎn zhǐ
古代书画用纸之一。传说 晋 王羲之 用它写《兰亭序》。 宋 苏轼 《答王定民》诗:“欲寄鼠鬚并蠒纸,请君章草赋 黄楼 。”一本作“ 茧纸 ”。  ——《漢語大詞典》
过人(過人)guò rén
(1).超过别的人;超越一般人。《晏子春秋·问下十五》:“君之彊,过人之量。” 张纯一 校注引 孙星衍 曰:“言强力过人。”《宋书·蒯恩传》:“既习战阵,胆力过人,诚心忠谨,未尝有过失,甚见爱信。” 宋 程颐 《程伯淳行状》:“彊记过人,十岁能为诗赋。” 敬隐渔 《袅娜》:“以性质而论,他也有过人之处:不管闲事,不发雷霆。”
(2).方言。指传染给人。《古今小说·范巨卿鸡黍死生交》:“小二曰:‘瘟病过人,我们尚自不去看他,秀才你休去。’ 劭 曰:‘死生有命,安有病能过人之理?’”
(3).过往的客人。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草制汞铁皆成庚》:“夜宿旅邸,邻房有过人方呻吟牀笫间。”
(4).越过他人防守位置。《体育报》1984.4.2:“她们在高大对手的严密封锁下,运用加速、变向、转身运球的突破过人技术,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令人眼花缭乱,使本队的进攻和防守大为生色。”  ——《漢語大詞典》
灵慧(靈慧)líng huì
(1).神异的智慧。 晋 张翼 《赠沙门竺法頵》诗之二:“至人如影响,灵慧陶亿刦。” 北魏 段承根 《赠李宝》诗之三:“灵慧虽奋,祅氛未廓。”
(2).机灵聪明。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下:“恬朴如 孙月卿 ,为腊梅;灵慧如 李玉香 ,为凤仙。” 叶圣陶 《倪焕之》十六:“这时他似乎另外睁开一双灵慧的眼睛,从‘ 璋 固女子’云云的背面看出了含蓄的意义。” 欧阳山 《苦斗》四四:“可是就在这个时候, 胡杏 却显出那临危不乱,灵慧矫捷的本领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