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秋原嘶代马。朱光浮楚练。

沈约南北朝〕《从齐武帝琅琊城讲武应诏诗

九功播祧墠。
七德陈武悬。
展事昌国图。
息兵由重战。
皇情咨阅典。
出车迨辰选。
饰徒映寒隰。
翻绥临广甸。
飒杳佩吴戈。
参差腰夏箭。
风斾舒复卷。
云霞清似转。
轻舞信徘徊。
前歌且遥衍。
秋原嘶代马。
朱光浮楚练。
虹壑写飞文。
岩阿藻余绚。
发震岳灵从。
扬旌水华变。
凭高训武则。
中天起遐着。
凤盖卷洪河。
珠旗扫长汧。
方待翠华举。
远适瑶池宴。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秋原代马朱光楚练

秋原 qiū yuán
秋日的原野。 南朝 梁 王僧孺 《初夜文》:“壅夏河之长泻,扑秋原之猛燎。”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慟哭秋原何处村,千家今有百家存。” 清 徐枋 《食园茄》诗:“尝新霑夏实,垂露摘秋原。” 叶圣陶 《微波》:“那一头柔发,以前这样梳那样装不知换过多少花样,印过多少羡爱的目光,现在像秋原的衰草了。”  ——《漢語大詞典》
嘶 sī《國語辭典》

嘶 [ sī ]

  1. 马鸣。《广韵·平声·齐韵》:「嘶,马嘶。」北周·庾信〈伏闻游猎诗〉:「马嘶山谷响,弓寒桑柘鸣。」唐·温庭筠〈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词:「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1. 声音沙哑。如:「声嘶力竭」。《北史·卷三一·高允传》:「崔公声嘶股战,不能 一言。」
  2. 声音凄怆、幽咽。南朝梁·简文帝〈夜望单飞雁〉诗:「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
代马(代馬)dài mǎ
北地所产良马。 代 ,古 代郡 地,后泛指北方边塞地区。《文选·曹植〈朔风诗〉》:“仰彼朔风,用怀 魏 都;愿骋代马,倐忽北徂。” 刘良 注:“代马,故马也;倐忽,疾也;徂,往也。言驰胡马疾行而北往也。” 清 陈维嵩 《水调歌头·汾西侯仲辂示我九日纪梦词二阕依韵奉和》词:“追代马,挟赵瑟,是何年。兵家女有殊色,可许 阮公 眠。”  ——《漢語大詞典》
朱光 zhū guāng
(1).赤光,红色光亮。 三国 魏 曹植 《斗鸡诗》:“羣雄正翕赫,双翘自飞扬。挥羽邀清风,悍目发朱光。” 宋 梅尧臣 《闻学士院试含桃荐寝庙诗拟作》诗:“露颗明朝日,朱光逼赭袍……天子从兹食,羣臣赐亦叨。”
(2).日光。《文选·张载〈七哀诗〉之二》:“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沉。” 李善 注:“朱光,日也。” 南朝 宋 谢庄 《怀园引》:“ 汉水 初緑柳叶青,朱光蔼蔼云英英。” 唐 杜甫 《夏日叹》诗:“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朱光彻厚地,鬱蒸何由开!” 清 唐孙华 《三月晦日同年狄向涛太史招同诸公集寄园》诗:“渐愁朱光炎,所喜緑阴蒨。”
(3).指烛光。 南朝 梁 江淹 《伤爱子赋》:“惟人生之在世,恒欢寡而戚饶……迅朱光之映夜,湛白露之凝朝。” 清 孙枝蔚 《慰雷伯吁丧幼子》诗:“凝朝湛白露,映夜迅朱光。”
(4).谓火德。 汉 以火德兴,因亦借称 汉 朝。《文选·张衡〈南都赋〉》:“曜朱光於白水,会九世而飞荣。” 李善 注:“朱光,火德也。” 三国 魏 曹植 《汉二祖优劣论》:“昔 汉 之初兴, 高祖 因暴 秦 而起…… 光武 秉朱光之巨鉞,震赫斯之隆怒。”《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金精乃頽,朱光以渥。” 李善 注:“朱光,谓 汉 也。”  ——《漢語大詞典》
浮 fú《國語辭典》

浮 [ fú ]

  1. 漂在水上或飘在空中。如:「漂浮」、「悬浮」。《诗经·小雅·菁菁》:「泛泛杨舟,载沉载浮。」唐·陈羽〈喜雪上窦相公〉诗:「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
  2. 显现。如:「浮现」、「脸上浮著微笑。」
  3. 超过。如:「人浮于事」。《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1. 在水上或空中的。如:「富贵于我如浮云」。《文选·左思·吴都赋》:「陵鲤若兽,浮石若桴。」
  2. 表面的。如:「浮土」、「浮面」。
  3. 虚而不实的。如:「浮名」、「浮文」。
  4. 轻佻、不沉著。如:「轻浮」、「心浮气躁」。

浮 [ ​fóu ]

  1. (一)​之又音。
楚练(楚練)chǔ liàn
(1).《左传·襄公三年》:“ 楚 子重 伐 吴 ……使 邓廖 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 孔颖达 疏引 贾逵 曰:“被练,帛也。以帛缀甲,步卒服之。”又引 马融 曰:“被练,以练为甲里,卑者所服。”原指 楚国 步兵所穿的练袍,后以“楚练”泛指征衣。 唐 骆宾王 《宿温城望军营》诗:“戍静胡笳彻,沙明 楚 练分。”
(2).指 楚 地产的白绢。 唐 杨巨源 《古意赠王常侍》诗:“欲学 齐 謳逐云管,还思 楚 练拂霜砧。” 唐 皎然 《春夜赋得漉水囊歌送郑明府》:“ 吴 縑 楚 练何白晳,居士持来遗禪客。”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