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虽谢三君后,未甘李膺易。

王世贞明代〕《今岁忽已知命仲冬五日为悬弧之旦不胜感怆聊叙今昔得六百字

薄游狎流光,五帙俄已至。今为悬弧旦,使我废朝食。

窃拊有尽身,自抆终天泪。罢牙息众嚣,闭阁负馀惴。

离疏非冠日,通籍乃韶岁。为郎典方迓,业已三上计。

比舍饶俊民,兴辞骛遥诣。虽匪大国香,岂为当门植。

众嫭方奏淫,如何独求退。栖迟三辅谳,屏营东秦寄。

雈苻既如浣,萧斧永绝试。烈炎弥原来,玉石同迸碎。

龃龉缇萦书,艰危子坚祀。扣阍不睹天,洒血空坟地。

岂无经渎念,处死殊以未。流哀悴松柏,馀辱蒙萝薜。

屯夷理垂极,鼎革时初际。皇瞩回覆盆,谷灰起幽吹。

徊徨深隐恻,踯躅窥慈意。南舟遍楚越,北辕轘晋魏。

蓬心绝羝触,栎质惭鼯技。畴谓偏奇禀,谬中通人嗜。

三台敢希历,九列无乃赘。牵马似有曹,攻驹岂吾艺。

是时秋欲暮,天子问郧帅。尔以中执法,其往司节制。

寻叨玺书宠,仍拜宫壶赐。肃肃萃冠簪,悠悠度旌旆。

如何渭桥色,已作天涯视。严霜逐飞盖,脩路疲征驷。

汉水擘峡来,嵾峰蹈空置。褒斜绾单毂,井陉艰列骑。

偶同王遵叱,无取子阳喟。片檄寝赤丸,尺箠走墨吏。

捃拾虞军兴,纵舍伸主惠。窃窥宽大朝,因驿上封事。

愚得或有一,斯狂岂可二。既采葑菲诚,复贷尸俎罪。

虽尔竭涓涘,何由报恩施。芳已凋蕙兰,辛犹残姜桂。

揶揄路鬼讥,婵媛女媭詈。策足趣暮闉,长鸣顿其辔。

甘为退飞鹢,不作骧首骥。松柏偶然乔,宁因青阳媚。

誓墓今已乖,入宫频见忌。谬陪七子列,恐为颜延弃。

虽谢三君后,未甘李膺易。数往已自疑,揣来人同愧。

伊昔虞舜慕,五十犹不替。惟彼曼容秩,六百旋请致。

而我独何为,心迹两成悖。鬓讶蒲柳零,身安匏瓜系。

雕虫业久贱,小草名还细。服政政欲疲,知命命何冀。

纵识去者非,焉睹来者是。昔人多无闻,今余焉足畏。

秋叶旦暮零,亲知同飘坠。江水日夜流,富贵亦偕逝。

驻颜问刀圭,多难损根器。皈诚悟正觉,庶矣超人世。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三君

虽 ( 雖 ) suī
虽 [ suī ]
     ◎ 连词,把意思推开一层,表示“即使”或是“纵然”的意思,后面多有“可是”、“但是”相应:~然。~则。麻雀~小,五脏俱全。
谢 ( 謝 ) xiè
谢 [ xiè ]
  1. 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仪。~忱(谢意)。~恩。~意。面~。致~。感~。
  2. 认错,道歉:~过。~罪。
  3. 推辞:~绝。闭门~客。
  4. 凋落,衰退:~顶。~世(去世)。凋~。新陈代~。
  5. 告诉,询问:“使人称~:‘皇帝敬劳将军。’”
  6. 逊,不如:“锦江何~曲江池?”
  7. 同“榭”,建在台上的房屋。
  8. 姓。
三君 sān jūn
(1).指 春秋 时 鲁国 宣公 、 成公 、 襄公 三国君。《左传·襄公五年》:“君子是以知 季文子 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 明 杨慎 《季文子三思》:“ 季文子 相三君,其卒也无衣帛之妾、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 左氏 侈然称之。”
(2).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窦武 、 刘淑 、 陈蕃 。《后汉书·党锢传序》:“ 竇武 、 刘淑 、 陈蕃 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蔡伯喈 评之曰: 陈仲举 彊於犯上, 李元礼 严於摄下。犯上难,摄下易, 仲举 遂在三君之下, 元礼 居八俊之上。”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时论其( 严顥亭 )名,在三君八俊之间。”
(3).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陈寔 及其子 陈纪 、 陈谌 。《后汉书·陈纪传》:“弟 諶 ,字 季方 ,与 纪 齐德同行,父子并著高名,时号三君。” 唐 张说 《中书令逍遥公墓志铭》:“公( 韦嗣立 )考侍中,为国元辅,兄 承庆 ,当代齐名。咸以令德,继和金鼎; 扶阳 二相, 陈氏 三君,復追美矣。”
(4).指 明 末东林党的 赵南星 、 邹元标 和 顾宪成 。见《明史·赵南星传》
(5).指三茅君。 唐 陆龟蒙 《闲居杂题·饮岩泉》诗:“已甘 茅洞 三君食,欠买 桐江 一朵山。”详“ 三茅君 ”。  ——《漢語大詞典》
后 ( 後 ) hòu《國語辭典》

后 [ hòu ]

  1. 君王。《詩經·商頌·玄鳥》:「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左傳·僖公三 十二年》:「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2. 諸侯。《書經·舜典》:「班瑞于群后。」唐·柳宗元〈封建論〉:「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設五等,邦群后。」
  3. 君王的嫡妻。如:「王后」、「皇后」。《漢書·卷五·景帝紀》:「朕親耕,后親桑,以奉宗廟粢盛祭服,為天下先。」清·陸次雲〈費宮人傳〉:「后自縊,袁貴妃亦自縊。帝拔劍刃嬪妃數人。」
  4. 姓。如春秋時齊國有孔子的弟子后處,漢代有后蒼。
  1. 時間上較晚的。與「先」、「前」相對。《禮記·大學》:「知止而后有定。」通「後」。
未 wèi《國語辭典》

未 [ wèi ]

  1. 地支的第八位。
  2. 时辰名。约当下午一点到三点。
  3. 姓。如汉代有未央。
  1. 不。表示否定的意思。如:「火车误点了,所以未能准时到达。」唐·温庭筠〈杨柳〉诗八首之八:「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2. 没有。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聊斋志异·卷六·萧七》:「有幼女未字,欲充下陈,幸垂援拾。」
  3. 放于句末,表示疑问的意思。相当于「否」。唐·王维〈杂诗〉三首之二:「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宋·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诗:「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甘 gān《國語辭典》

甘 [ gān ]

  1. 甜美的。如:「味香甘甜」。《庄子·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清·洪升《长生殿·第一五出》:「海南荔子味尤甘,杨娘娘偏喜啖。」
  2. 美好。《诗经·小雅·甫田》:「以祁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左传·昭公十一年》:「币重而言甘,诱我也。」
  1. 美味的食物。《孟子·梁惠王上》:「为肥甘不足于口与?」晋·陶渊明〈有会而作诗〉:「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2. 姓。如秦代有甘茂。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顺遂。《左传·庄公九年》:「管召雠也,请受而甘心焉。」
  1. 乐意、情愿、自愿。如:「甘愿」、「甘拜下风」、「自甘堕落」。《诗经·齐风·鸡鸣》:「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李 lǐ《國語辭典》

李 [ lǐ ]

  1. 植物名。薔薇科櫻屬,落葉喬木。葉互生,倒披針形或倒卵形,葉緣呈鋸齒狀。春天開白花。果實為圓卵形,熟時為紅紫色或黃色,味酸,可供生食或作蜜餞用。
  2. 姓。如唐太宗李世民。
膺 yīng《國語辭典》

膺 [ yīng ]

  1. 胸、內心。如:「義憤填膺」。唐·李白〈蜀道難〉:「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歎。」《新唐書·卷一○○·封倫傳》:「然善矯飾,居之自如,人莫能探其膺肺。」
  2. 馬匹胸前的帶子。《詩經·秦風·小戎》:「蒙伐有苑,虎韔鏤膺。」漢·毛亨·傳:「膺,馬帶。」通「纓」。
  1. 接受。《文選·班固·東京賦》:「天子受四海之圖籍,膺萬國之貢珍。」
  2. 承擔。如:「榮膺大任」。《書經·武成》:「誕膺天命,以撫方夏。」
易 yì《國語辭典》

易 [ yì ]

  1. 簡單、不困難。如:「容易」、「得來不易」。
  2. 平和、和藹。如:「平易近人」。《詩經·小雅·何人斯》:「爾還而入,我心易也。」
  1. 交換。如:「交易」、「貿易」、「以物易物」。《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 》 :「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2. 改變。如:「變易」、「易容」、「移風易俗」。《易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3. 輕視、輕慢。《左傳·襄公四年》:「戎狄荐居,貴貨易土。」《漢書·卷八六·王嘉傳》:「二千石益輕賤,吏民慢易之。」
  4. 治理。《孟子·盡心上》:「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1. 《易經》的簡稱。《論語·述而》:「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漢書·卷八八·儒林傳·丁寬傳》:「梁項生從田何受《易》,時寬為項生從者。」
  2. 姓。如春秋時代齊國有易牙。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