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剀切刘蕡终下第,陆沈罗邺空高调。

孙绪明代〕《送杨北渚尹壶关

金乌拂羽扶桑晓,白驹远策壶关道。纤尘不敢到征衣,花柳低垂日杲杲。

君心寒贮万斛冰,君才水涌三江清。宦途夙抱林泉兴,垂髫已负文章名。

先公老儒富诗礼,有弟西台振风纪。陈家堂序难弟兄,刘向休名同父子。

我性慵疏君曰贤,平生风雨床相连。屡向词锋惊白战,绮寮歘忽生云烟。

鼎彝不日归清庙,巨鳌戴山不受钓。剀切刘蕡终下第,陆沈罗邺空高调。

平生北渚汪洋波,东流散入任城河。一倅六年心力破,功勋只向河湄多。

河湄居民千万数,饱饫仁风想眉宇。驩声果尔召休徵,次第麟儿来接武。

物理乘除自有期,策名岂令君独奇。输他魏阙金莲烛,赢得燕山丹桂枝。

今年再陟壶关令,琴囊书箧知清政。百里暂屈庞士元,一方久慕张忠定。

嘤嘤虫篆多历年,凛凛牛刀初作用。轩车到处骇鱼鸟,闾阎从此无贫病。

昨朝与君谐晋秦,妻孥共喜门楣新。今日题诗送君去,临岐似觉情犹亲。

壶山高高潞水深,数声风笛愁人心。政成明岁报天子,洗耳漳河听好音。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剀切下第陆沈高调

剀切(剴切)kǎi qiē
(1).恳切规谏。《汉书·贾邹牧路传赞》“ 贾山 自下劘上”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劘谓剴切之也。”《新唐书·儒学传上·孔颖达》:“后太子稍不法, 颖达 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剴切愈至。”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二:“﹝ 雍孝闻 ﹞前此屡上封事剴切,九重固已默识其名。”
(2).切实,恳切;切中事理。《新唐书·魏徵传》:“ 徵 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藴无所隐,凡二百餘奏,无不剴切当帝心者。”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景定行公田》:“ 徐经孙 一疏,力陈买田之害,言多剴切,竟不付外。” 明 归有光 《少傅陈公六十寿诗序》:“至於条列天下之事,详明剴切,可施於世。” 清 王晫 《今世说·文学》:“﹝ 黄永一 ﹞孝友深挚,交情剴切。” 沙汀 《困兽记》十三:“关于奶妈的事, 吴楣 已经托过她好久了。然而,虽是说得那么剀切,她却并没有立刻催过。”  ——《漢語大詞典》
刘 ( 劉 ) liú
刘 [ liú ]
  1. 姓。
蕡 fén《國語辭典》

蕡 [ fén ]

  1. 杂草的香气。《说文解字·艸部》:「蕡,襍香艸。」
  1. 草木果实很多的样子。《玉篇·艸部》:「蕡,草木多实。」《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有蕡其实。」汉·毛亨·传:「蕡,实貌。」
  1. 扰乱。《墨子·天志下》:「故墨子言曰:『是蕡我者。则岂有以异是蕡黑白甘苦之辩者哉!』」
终 ( 終 ) zhōng
终 [ zhōng ]
  1. 末了(liǎo ),完了(liǎo),与“”相对:年~。~场(末了一场)。~极。~审(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端。靡不有初,鲜克有~(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
  2. 从开始到末了:~年。~生。饱食~日。
  3. 人死:临~。送~。
  4. 到底,总归:~归。~究。~于。~将成功。
  5. 姓。
下第 xià dì
下等;劣等。 汉 王充 《论衡·程材》:“论者以儒生不晓簿书,置之於下第。”《后汉书·献帝纪》:“试儒生四十餘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晋书·杜预传》:“在官一年以后,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宋史·蔡幼学传》:“帝览之不懌, 虞允文 尤恶之。遂得下第,教授 广德军 。”
科举时代考试不中者曰下第,又称落第。 唐 韦应物 《送槐广落第归扬州》诗:“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一:“ 开宝 六年,下第人 徐士廉 挝登闻鼓,言久困场屋。” 清 徐士銮 《宋艳·傅会》:“ 魏 人 王山 ,能为诗,标韵清卓。因省试下第,薄游东海。”  ——《漢語大詞典》
陆沈(陸沈)lù chén
见“ 陆沉 ”。  ——《漢語大詞典》
罗 ( 羅 ) luó
罗 [ luó ]
  1. 捕鸟的网:~网。
  2. 张网捕捉:~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雀(形容门庭冷落)。
  3. 搜集,招致,包括:~捕。~致(招请人才)。网~。包~。~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
  4. 散布:~列。
  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
  6. 用罗筛东西:~面。
  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绮。~扇。
  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
  9. 同“脶”。
  10. 姓。
邺 ( 鄴 ) yè
邺 [ yè ]
  1. 古地名,在今中国河北省临漳县西。
  2. 姓。
空 kōng/kòng/kǒng《國語辭典》

空 [ kōng ]

  1. 没有东西的。如:「空屋」、「空手而回」、「赤手空拳」。
  2. 不切实际的。如:「空言」、「空论」。《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3. 广阔、高旷。如:「海阔天空」。《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汉·毛亨·传:「空,大也。」
  1. 徒然、白白的。如:「空想」、「空欢喜一场」。唐·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 只、仅仅。唐·李颀〈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1. 天、天际。如:「高空」、「晴空」、「星空」、「领空」、「皓月当空」。宋·苏轼〈赤壁赋〉:「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2. 虚无所有。如:「扑空」、「买空」、「卖空」。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
  3.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有各自的因缘,并无实体的概念。如:「空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空 [ kòng ]

  1. 闲暇时间。如:「拨空」、「没空」、「抽空」。
  2. 间隙、可乘之机。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不想皇帝亲幸,问出端的,要将我加刑,我得空逃走了。」《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里婆子捉个空,招著陈大郎一溜溜进门来。」
  1. 腾出。如:「文章开头须空两格。」、「空出一点时间。」
  2. 缺乏、短少。如:「亏空」。唐·白居易〈春忆二林寺旧游因寄朗满晦三上人〉诗:「最惭僧社题桥处,十八人名空一人。」
  1. 尚未利用的,或缺少东西的。如:「空地」、「机舱内空得很。」
高调(高調)gāo diào
谓调弦使紧,发出高音。《文选·马融〈长笛赋〉》:“若絙瑟促柱,号鐘高调。” 刘良 注:“絙,急絃也。号鐘,琴名。言竹声如急瑟促柱、鸣琴高调也。” 唐 白居易 《夜招晦叔》诗:“高调 秦 筝一两弄,小花蛮榼二三升。”
(1).高雅的曲调。 唐 骆宾王 《和道士闺情诗启》:“俯屈高调,聊同《下里》。” 宋 梅尧臣 《寄题郢州白雪楼》诗:“始唱千人和,再唱百人逐,至此和者才数人,乃知高调难随俗。” 明 何景明 《雪中简贾长教》诗:“知君 郢中 曲,高调和人稀。”
(2).指诗文的高格调。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见其画笔高妙,直逼 云林 ,诗亦 唐 人高调。”
(3).指高尚的品格。 明 皇甫汸 《过武城言子祠作》诗:“谁谓千载殊,可以同高调。”
(4).提高调门;强调。 郭沫若 《断断集·社会发展阶段之再认识》:“只是无批判地根据着旧材料的旧有解释,以作 中国 社会史的研究而高调着 中国 的特异性,这一种根木的谬误是应该彻底清算的。”
(5).比喻脱离实际或不去实行的论调。 陶行知 《社会大学颂》:“为老百姓造福,不靠高调唱得响。”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