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纷纷亥市集,一一丁男报。

吴存楷清代〕《从观察使者循行夷寨编列户版即事成诗

在昔西南夷,万里阻缴徼。犛牛山穹隆,金沙江缭绕。

氐羌区以类,邛巂实其隩。散或蛮触攻,聚则魑魅啸。

唐蒙黩武备,马卿谕文诰。首屈仍羁縻,尾大复攻剽。

斧画图苟完,瓯缺终见诮。我朝受命初,蕃服争自效。

板楯联新封,钩町除旧号。笮马归皂枥,蒟酱供瓦铫。

乃献赕献琛,亦舞羽舞翿。形方瘠土旷,骛利客民召。

燕忘巢幕危,蚁切慕膻好。襁负携妻孥,担簦罗臼灶。

占地辟畛畦,凿坏启堂奥。重译语渐通,吾市剂可约。

阡陌多华离,污莱半侵盗。强怒有力争,众閧无理闹。

短箭青竹弓,长刀赤皮鞘。列阵驱千人,具狱喧两造。

息壤背盟誓,边衅惧开导。是宜井疆画,毋使客籍冒。

抚夷责桢臣,编版息群噪。纷纷亥市集,一一丁男报。

卖价规奇零,租税酌丰耗。算匪元封僧,民异太原料。

毳幕开前庭,椎髻迎左纛。威之蒲鞭县,来者乘韦犒。

义警边氓愚,令戢土官暴。夏畦敢惮劳,春雨咸沐膏。

辁材艰觅食,俭府容寄傲。志惭定远壮,年逊终军少。

裤褶裁毡裘,行縢缚锦袎。猛鼓渡沪楫,催发逾岭轿。

晨起霜锋锋,宵征月魄耀。砭肌入风洞,没胫穿雪窖。

但看排穹庐,聊与息旌旄。寸田履亩分,尺籍剪镫校。

直似穷要荒,讵止快游眺。爨女及獠奴,桶裙而花帽。

铜镮试宽窄,毛褐历寒袄。生熟支久殊,黑白种惟肖。

猿扳碉房登,牛饮芦酒釂。铁褐罫有文,糌粑米杂糙。

跣足踏山走,裂齿向人笑。但闻钩辀声,不凿混沌窍。

兼旬伴我惯,数语为尔告。圣王今御宇,遐陬尽服教。

德裕镇西蜀,韦皋奠南诏。驯皆似犬羊,劣弗为虎豹。

矧伊族凋攰,待恃峰峻峭。爝火如炫明,死灰将复溺。

心宜凛畏怀,力可任徵调。网获罢秋狝,刀耕急冬烧。

歌树梨一曲,备柳营七校。耳目留睢盱,孙子安啄抱。

挥帚列砦间,锲字繁木摽。庶几安土著,长得戴天焘。

淳俗期上臻,浮踪傥重到。作诗宣皇风,健笔特排奡。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纷纷亥市一一丁男

纷纷(紛紛)fēn fēn
(1).乱貌。《管子·枢言》:“纷纷乎若乱丝,遗遗乎若有从治。” 宋 王安石 《桃源行》:“ 重华 一去寧復得?天下纷纷经几 秦 。” 明 沈采 《千金记·封王》:“过长亭短亭,乱纷纷道蔽旌旗影。” 沙汀 《航线》:“于是他们便纷纷嘈吼起来。”
(2).众多貌。 晋 陶潜 《劝农》诗之三:“纷纷士女,趋时竞逐。” 宋 苏轼 《论会于澶渊宋灾故》:“ 春秋 之际,何其乱也。故曰 春秋 之盟无信盟也, 春秋 之会无义会也。虽然,纷纷者天下皆是也。”《红楼梦》第二九回:“ 荣国府 门前车辆纷纷,人马簇簇。” 茅盾 《色盲》五:“但在电车又停了时,许多人纷纷下去,他亦惘惘然跟着走到马路上。”
(3).烦忙;忙乱。《孟子·滕文公上》:“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唐 元稹 《馀杭周从事以十章见寄词调清婉难于遍酬聊和诗首篇以答来贶》:“扰扰纷纷旦暮间,经营闲事不曾闲。” 宋 王安石 《尹村道中》诗:“自怜许国终无用,何事纷纷客此身。”  ——《漢語大詞典》
亥市 hài shì
隔日交易一次的集市。 唐 白居易 《江州赴忠州舟中示舍弟五十韵》:“亥市鱼盐聚,神林鼓笛鸣。”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三:“ 蜀 有痎市,而间日一集。” 明 方以智 《通雅·天文》:“亥音皆,言如痎疟,间日一发也。讳痎,故曰亥市。”一说,以寅、申、巳、亥日集市,俗称“亥市”。 清 西崖 《谈征·名部》:“ 荆 吴 俗取寅、申、巳、亥日为市,故为亥市,犹今之市有逢双日、单日也。”  ——《漢語大詞典》
集 jí《國語辭典》

集 [ jí ]

  1. 棲息。《詩經·唐風·鴇羽》:「肅肅鴇羽,集于苞栩。」南朝宋·鮑照〈贈傅都曹別詩〉:「輕鴻戲江潭,孤鴈集洲沚。」
  2. 把散開的事物聚合在一起。如:「集合」、「聚集」、「籌集」、「集資」、「收集」。《文選·賈誼·過秦論》:「天下雲集響應,嬴糧而景從。」
  1. 市場、人口聚集舉行交易的地方。如:「市集」、「趕集」、「年集」。
  2. 地名用字。如:「張家集」。《儒林外史·第二回》:「話說山東兗州府汶上縣有個鄉村,叫做薛家集。」
  3. 輯錄詩文等的書籍。如:「詩集」、「文集」。《文選·曹丕·與吳質書》:「頃撰其遺文,都為一集。」
  4. 量詞。計算叢書或影劇集系列的單位。如:「這齣戲今天播出第三集。」
  5. 中國傳統圖書四部分類的第四部,包括詩文等的作品稱為「集」。
一一 yī yī
(1).逐一;一个一个地。《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 宣王 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 处士请为王吹竽, 宣王 説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 死, 湣王 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 ,无论 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嘆惋。” 宋 苏轼 《次韵答子由》:“好语似珠穿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 老舍 《四世同堂》第一部十四:“在太平年月,街上的高摊与地摊,和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 北平 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
(2).完全。《礼记·曲礼上》“二名不偏讳” 汉 郑玄 注:“偏,谓二名不一一讳也。” 孔颖达 疏:“谓两字作名,不一一讳之也。”《西游记》第五七回:“向后再不敢行凶,一一受师父教诲。” 鲁迅 《野草·好的故事》:“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3).旧时书信常用语。谓详细叙述。 汉 陈琳 《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辞多不可一一,粗举大纲,以当谈笑。” 晋 王羲之 《羊参军帖》:“ 羊参军 寻至,具一一。” 唐 韩愈 《与孟东野书》:“ 愈 眼疾,比剧,甚无聊,不復一一。” 宋 车若水 《脚气集》卷上:“ 王右军 帖,多于后结写不具,犹言不备也。有时写不备,其不具草书似不一一。 蔡君謨 帖竝写不一一,亦不失理。”
(4). 汉 扬雄 《太玄》用语。谓玄象之始。《太玄·莹》:“夫一一,所以摹始而测深也。” 范望 注:“一一起於黄泉,故谓之始;在泉之中,故测深也。”  ——《漢語大詞典》
丁男 dīng nán
(1).已及服役年龄的成年男子。《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秦始皇 ﹞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 北河 。暴兵露师十有餘年。” 唐 陈子昂 《谏灵驾入京书》:“西 蜀 疲老,千里远粮;北国丁男,十五乘塞。” 清 赵翼 《阅邸抄喜赋》:“絶塞徵兵挑甲卒,深山转餉挽丁男。”
(2).指已成年的儿子。  ——《漢語大詞典》
报 ( 報 ) bào
报 [ bào ]
  1. 传达,告知:~告。~喜。~捷。~考。~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废。
  2.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简~(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情~。晚~。画~。~端。
  3. 回答:~答。~恩。~仇。~国(报效祖国)。~酬。
  4. 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应。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