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昭王。

韩愈唐代〕《题楚昭王庙

丘坟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树荒。
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昭王。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国人怀旧一间茅屋

犹 ( 猶 ) yóu
犹 [ yóu ]
  1.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2.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3. 〔~豫〕迟疑不决。
  4. 〔~疑〕迟疑。
  5.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1.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1.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2.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3.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1.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1.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1.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1.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1.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国人(國人)guó rén
(1).古代指居住在大邑内的人。《周礼·地官·泉府》:“国人郊人从其有司。” 贾公彦 疏:“国人者,谓住在国城之内,即六乡之民也。”《左传·成公十三年》:“ 子駟 帅国人盟于大宫。”《史记·伯夷列传》:“ 叔齐 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三章第五节:“农民住在田野小邑,称为野人;工商业者住在大邑,称为国人。”
(2).国内之人,全国的人。《孟子·梁惠王下》:“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 唐 韩愈 《题楚王庙》诗:“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 昭王 。” 宋 叶适 《祭潘叔度文》:“若夫父母兄弟,安其义而不以为劳;朋友国人,化其节而不以为异。” 邹鲁 《中国同盟会》:“国人相视,皆伯叔兄弟诸姑姊妹,一切平等。”  ——《漢語大詞典》
怀旧(懷舊)huái jiù
怀念往事或故人。 汉 班固 《西都赋》:“愿宾攄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 唐 元稹 《赠吴渠州从姨兄士则》诗:“泪因生别兼怀旧,迴首江山欲万行。” 元 刘埙 《隐居通议·礼乐》:“余亦六十有六矣,老冉冉至,怀旧凄然。” 廖承志 《致蒋经国先生信》:“人到高年,愈加怀旧。”  ——《漢語大詞典》
德 dé《國語辭典》

德 [ dé ]

  1. 人类共同遵循的规范。《论语·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2. 品行、作风。《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3. 恩泽、恩惠。《论语·宪问》:「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孟子·公孙丑上》:「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
  4. 心意、信念。如:「一心一德」、「离心离德」。
  5.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简称。
  6. 姓。如汉代西域有德若国,后人以国为姓,简姓德。
  1. 感激、感恩。《左传·成公三年》:「王曰:『然则德我乎?』」《聊斋志异·卷一·王成》:「主人闻而德之,赠金五两,慰之使归。」
  1. 好的、善的。如:「德政」、「德誉」。《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恂恂德心,汪汪轨度。」
一间(一間)yī jiān
表数量。用于桥梁、房屋。《六韬·军用》:“渡沟壍飞桥一间,广一丈五尺,长二丈以上。” 唐 韩愈 《题楚昭王庙》:“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 昭王 。”《朱子语类》卷八:“先去修治,得一间半房。”
谓相距极近。间,间隙。《孟子·尽心下》:“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 赵岐 注:“一间者,我往彼来,间一人耳。与自杀其亲何异哉?”《二程遗书》卷十二:“若孔乃在其中焉,此未达一间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嘻!续《西厢》者之才,去作《西厢》者,止争一间。” 梁启超 《法理学大家孟德斯鸠之学说》:“以古代 希腊 罗马 之制,为民主政之极则,而于法治之真精神,尚一间未达也。”  ——《漢語大詞典》
茅屋 máo wū
亦作“茆屋”。 用茅草盖的房屋。《左传·桓公二年》:“清庙茅屋。” 杜预 注:“以茅饰屋,著俭也。”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一:“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 唐 姚合 《将归山》:“闻道旧溪茆屋畔,春风新上数枝藤。”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六·鸡上木》:“日午吹烟絶,吟声出茅屋。”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他自己连茅屋都没得住的,东飘西荡,你到那里去找他?”  ——《漢語大詞典》
祭 jì/zhài《國語辭典》

祭 [ jì ]

  1. 拜鬼神。如:「祭祀」。《論語·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2. 對死者致敬追思。如:「祭弔」。唐·張籍〈沒蕃故人〉詩:「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
  3. 唸咒以施用法寶,常用於古小說中。《封神演義·第五四回》:「不防土行孫祭起綑仙繩,一聲響,把哪吒平空拿了去。」
  1. 祭奠的儀式。如:「家祭」、「公祭」。

祭 [ zhài ]

  1. 姓。如漢代有祭遵。
昭 zhāo《國語辭典》

昭 [ zhāo ]

  1. 明亮、光明。《詩經·大雅·抑》:「昊天孔昭,我生靡樂。」
  2. 明顯的。如:「天理昭昭」。
  1. 光線。《呂氏春秋·審分覽·任數》:「目之見也藉於昭,心之知也藉於理。」
  2. 古代祖先宗廟的排列次序。始祖廟居中,左為昭,右為穆。《左傳·僖公五年》:「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3. 姓。如戰國時楚國有昭奚恤。
  1. 顯揚、使彰明。《左傳·定公四年》:「以昭周公之明德。」《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王 wáng/wàng《國語辭典》

王 [ wáng ]

  1. 古代稱統治天下的君主。如:「君王」、「帝王」、「國王」。《書經·洪範》:「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
  2. 古代封建社會中地位在公侯之上的爵位。秦漢以後,天子的伯叔兄弟及異姓藩王均稱為「王」。如:「淮南王」。《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諸侯王,高帝初置,金璽盭綬,掌治其國。」
  3. 泛稱同類中的首領。如:「萬獸之王」。唐·杜甫〈前出塞〉詩九首之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西遊記·第一回》:「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
  4. 技藝超群的人。如:「歌王」、「拳王」。
  5. 古代對祖父母輩的尊稱。參見「王父」、「王母」等條。
  6. 姓。如宋代有王安石。
  1. 古代諸侯朝見天子。《詩經·商頌·殷武》:「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史記·卷四·周本紀》:「要服者貢,荒服者王。」
  1. 大。參見「王虺」、「王鮪」等條。

王 [ yù ]

  1. 《廣韻·入聲·燭韻》:「玉,說文本作王,隸加點以別王字。」同「玉 」。

王 [ wàng ]

  1. 統治天下、稱王。《詩經·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順克比。」《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1. 興盛、旺盛。《莊子·養生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唐·李白〈贈張相鎬〉詩二首之二:「英烈遺厥孫,百代神猶王。」通「旺」。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