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凤屡鸣顾,燕雀尚篱藩。
昔附赤霄羽,葳蕤游紫垣。斗班香案上,奏语玉晨尊。
戆直撩忌讳,科仪惩傲顽。自从真籍除,弃置勿复论。
前时共游者,日夕黄金轩。请帝下巫觋,八荒求我魂。
鸾凤屡鸣顾,燕雀尚篱藩。徒令霄汉外,往往尘念存。
存念岂虚设,并投琼与璠.弹珠古所讶,此用何太敦。
邹律寒气变,郑琴祥景奔。灵芝绕身出,左右光彩繁。
碾玉无俗色,蕊珠非世言。重惭前日句,陋若莸并荪。
腊月巴地雨,瘴江愁浪翻。因持骇鸡宝,一照浊水昏。
戆直撩忌讳,科仪惩傲顽。自从真籍除,弃置勿复论。
前时共游者,日夕黄金轩。请帝下巫觋,八荒求我魂。
鸾凤屡鸣顾,燕雀尚篱藩。徒令霄汉外,往往尘念存。
存念岂虚设,并投琼与璠.弹珠古所讶,此用何太敦。
邹律寒气变,郑琴祥景奔。灵芝绕身出,左右光彩繁。
碾玉无俗色,蕊珠非世言。重惭前日句,陋若莸并荪。
腊月巴地雨,瘴江愁浪翻。因持骇鸡宝,一照浊水昏。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鸾凤(鸞鳳)luán fèng
(1).鸾鸟与凤凰。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驾鸞凤以上游兮,从玄鹤与鷦明。”《西京杂记》卷一:“ 武帝 匣上,皆鏤为蛟龙、鸞凤、龟麟之象。”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虽啸旨沦亡,不闻鸞凤之响,而琴引未沫,如听水仙之吟。”
(2).比喻贤俊之士。《楚辞·贾谊〈惜誓〉》:“独不见夫鸞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壄。” 王逸 注:“以言贤者亦宜处山泽之中,周流观望,见高明之君,乃当仕也。” 唐 韩愈 《重云李观疾赠之》诗:“劝君善饮食,鸞凤本高翔。” 陈去病 《重九歇浦示侯官林獬仪真刘光汉》诗:“凄迷鸞凤同罹网,浩荡沧瀛阻远游。”
(3).比喻君王。《敦煌曲子词·菩萨蛮》:“良以安国部,金(今)喜迴鸞凤。”《旧唐书·马周传》:“ 太宗 尝以神笔赐 周 飞白书曰:‘鸞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
(4).比喻美人。 唐 卢储 《催妆》诗:“今日幸为 秦 晋 会,早教鸞凤下妆楼。”
(5).比喻夫妇。《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鸞凤之配,虽有佳期;狐兔之悲,岂无同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陆判》:“岂有百岁不拆之鸞凤耶!”参见“ 鸞凤和鸣 ”。 ——《漢語大詞典》
(2).比喻贤俊之士。《楚辞·贾谊〈惜誓〉》:“独不见夫鸞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壄。” 王逸 注:“以言贤者亦宜处山泽之中,周流观望,见高明之君,乃当仕也。” 唐 韩愈 《重云李观疾赠之》诗:“劝君善饮食,鸞凤本高翔。” 陈去病 《重九歇浦示侯官林獬仪真刘光汉》诗:“凄迷鸞凤同罹网,浩荡沧瀛阻远游。”
(3).比喻君王。《敦煌曲子词·菩萨蛮》:“良以安国部,金(今)喜迴鸞凤。”《旧唐书·马周传》:“ 太宗 尝以神笔赐 周 飞白书曰:‘鸞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
(4).比喻美人。 唐 卢储 《催妆》诗:“今日幸为 秦 晋 会,早教鸞凤下妆楼。”
(5).比喻夫妇。《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鸞凤之配,虽有佳期;狐兔之悲,岂无同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陆判》:“岂有百岁不拆之鸞凤耶!”参见“ 鸞凤和鸣 ”。 ——《漢語大詞典》
屡 ( 屢 ) lǚ
屡 [ lǚ ]
- ◎ 接连着,不止一次:~次。~年。~见不鲜。~试不爽(多次试验都不错)。~战~捷。
鸣顾(鳴顧)míng gù
鸣啼顾盼。形容留恋。 唐 元稹 《酬东川李相公六十韵》:“鸞凤屡鸣顾,燕雀尚篱藩。徒令霄汉外,往往尘念存。” ——《漢語大詞典》
燕雀 yàn què
亦作“ 燕爵 ”。
(1).燕和雀。泛指小鸟。《礼记·三年问》:“小者至於燕雀,犹有啁噍之顷焉,然后乃能去之。” 陆德明 释文:“雀,本又作‘爵’。”《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君夜在堂户前,有一流光如燕爵者,入君怀中,殷殷有声。” 南朝 梁 江淹 《翡翠赋》:“鷄鶩以稻粱致忧,燕雀以堂构貽愁。” 明 李东阳 《春寒二十韵》:“捲尽帘櫳无燕雀,閲残冰雪但松筠。” 樊增祥 《再示儿辈》诗:“对属天然燕雀侔,可知锁锁儷钩钩。”
(2).比喻品质卑劣的人。《楚辞·九章·涉江》:“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王逸 注:“燕雀乌鹊,多口妄鸣,以喻谗佞。” 唐 李白 《古风》之三九:“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鸞。” 王琦 注:“梧桐之木,本凤凰所止,而燕雀得巢其上,喻小人得志。” 唐 李商隐 《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诗:“鸞凰期一举,燕雀不相饶。” 冯浩 笺注:“谓遭排忌。”
(3).比喻庸俗浅薄的人。《汉书·公孙弘卜式等传赞》:“ 公孙弘 、 卜式 、 儿宽 皆以鸿渐之翼困於燕爵,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 颜师古 注:“喻 弘 等皆有鸿之羽仪,未进之时,燕爵所轻也。”参见“ 燕雀安知鸿鵠志 ”。
(4).比喻地位卑微的人。《北史·崔彦穆杨纂等传论》:“ 崔彦穆 、 杨纂 、 段永 等昔在 山 东,沉沦下位,并以羈旅之士,邅回於燕雀之伍,终佩龟组,可谓见机者乎。”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 开寳 九年﹞上遣 太宗 与 俶 叙齿为昆仲。 俶 循走,叩头泣谢曰:‘臣燕雀微物,与鸞凤序翼,是驱臣於速死之地也。’”
(5).鸟名。嘴黄色,尖端微黑。翼羽黑色。体羽褐黄色,下部白色。尾羽黑色,部分带白色。在我国为旅鸟和冬候鸟,见于 华东 、 华南 一带。 ——《漢語大詞典》
(1).燕和雀。泛指小鸟。《礼记·三年问》:“小者至於燕雀,犹有啁噍之顷焉,然后乃能去之。” 陆德明 释文:“雀,本又作‘爵’。”《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君夜在堂户前,有一流光如燕爵者,入君怀中,殷殷有声。” 南朝 梁 江淹 《翡翠赋》:“鷄鶩以稻粱致忧,燕雀以堂构貽愁。” 明 李东阳 《春寒二十韵》:“捲尽帘櫳无燕雀,閲残冰雪但松筠。” 樊增祥 《再示儿辈》诗:“对属天然燕雀侔,可知锁锁儷钩钩。”
(2).比喻品质卑劣的人。《楚辞·九章·涉江》:“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王逸 注:“燕雀乌鹊,多口妄鸣,以喻谗佞。” 唐 李白 《古风》之三九:“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鸞。” 王琦 注:“梧桐之木,本凤凰所止,而燕雀得巢其上,喻小人得志。” 唐 李商隐 《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诗:“鸞凰期一举,燕雀不相饶。” 冯浩 笺注:“谓遭排忌。”
(3).比喻庸俗浅薄的人。《汉书·公孙弘卜式等传赞》:“ 公孙弘 、 卜式 、 儿宽 皆以鸿渐之翼困於燕爵,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 颜师古 注:“喻 弘 等皆有鸿之羽仪,未进之时,燕爵所轻也。”参见“ 燕雀安知鸿鵠志 ”。
(4).比喻地位卑微的人。《北史·崔彦穆杨纂等传论》:“ 崔彦穆 、 杨纂 、 段永 等昔在 山 东,沉沦下位,并以羈旅之士,邅回於燕雀之伍,终佩龟组,可谓见机者乎。”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 开寳 九年﹞上遣 太宗 与 俶 叙齿为昆仲。 俶 循走,叩头泣谢曰:‘臣燕雀微物,与鸞凤序翼,是驱臣於速死之地也。’”
(5).鸟名。嘴黄色,尖端微黑。翼羽黑色。体羽褐黄色,下部白色。尾羽黑色,部分带白色。在我国为旅鸟和冬候鸟,见于 华东 、 华南 一带。 ——《漢語大詞典》
尚 shàng《國語辭典》
尚 [ shàng ]
动- 尊崇、仰慕。如:「尚文」、「尚武」。《墨子·尚贤上》:「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 主管其事。《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襄平侯通尚符节,乃令持节矫内太尉北军。」通「掌」。
- 仰攀婚姻。《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
- 犹、还。如:「他至今尚未结婚。」《诗经·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 」
- 尚且、况且。《老子·第二三章》:「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 希望,表示祈求。如:「尚飨」。唐·韩愈〈汴州东 西水门记〉:「乃伐山石,刻之日月,尚俾来者知作之所始。」
- 姓。如汉代有尚长。
篱藩(籬藩)lí fān
(1).篱笆。 唐 元稹 《赛神》诗:“主人一心好,四面无篱藩。” 宋 苏轼 《吊徐德占》诗:“从来觅栋梁,未省傍篱藩。” 明 钱秉镫 《田园杂诗》:“腰斧伐荆棘,用以卫篱藩。” 郭沫若 《战声集·谢“园地”》:“为这些娇小的无知者为什么一定要筑起篱藩?”
(2).引申为防卫。 吴恭亨 《诸将》诗之二:“逃帅纷纷污节鉞,列城荡荡抉篱藩。” ——《漢語大詞典》
(2).引申为防卫。 吴恭亨 《诸将》诗之二:“逃帅纷纷污节鉞,列城荡荡抉篱藩。”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