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字回文欲赠君,剑壁层峰自纠纷。
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关恨蜀川。归云已落涪江外,
还雁应过洛水瀍.洛水傍连帝城侧,帝宅层甍垂凤翼。
铜驼路上柳千条,金谷园中花几色。柳叶园花处处新,
洛阳桃李应芳春。妾向双流窥石镜,君住三川守玉人。
此时离别那堪道,此日空床对芳沼。芳沼徒游比目鱼,
幽径还生拔心草。流风回雪傥便娟,骥子鱼文实可怜。
掷果河阳君有分,货酒成都妾亦然。莫言贫贱无人重,
莫言富贵应须种。绿珠犹得石崇怜,飞燕曾经汉皇宠。
良人何处醉纵横,直如循默守空名。倒提新缣成慊慊,
翻将故剑作平平。离前吉梦成兰兆,别后啼痕上竹生。
别日分明相约束,已取宜家成诫勖。当时拟弄掌中珠,
岂谓先摧庭际玉。悲鸣五里无人问,肠断三声谁为续。
思君欲上望夫台,端居懒听将雏曲。沉沉落日向山低,
檐前归燕并头栖。抱膝当窗看夕兔,侧耳空房听晓鸡。
舞蝶临阶只自舞,啼鸟逢人亦助啼。独坐伤孤枕,
春来悲更甚。峨眉山上月如眉,濯锦江中霞似锦。
锦字回文欲赠君,剑壁层峰自纠纷。平江淼淼分清浦,
长路悠悠间白云。也知京洛多佳丽,也知山岫遥亏蔽。
无那短封即疏索,不在长情守期契。传闻织女对牵牛,
相望重河隔浅流。谁分迢迢经两岁,谁能脉脉待三秋。
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不复下山能借问,
更向卢家字莫愁。
还雁应过洛水瀍.洛水傍连帝城侧,帝宅层甍垂凤翼。
铜驼路上柳千条,金谷园中花几色。柳叶园花处处新,
洛阳桃李应芳春。妾向双流窥石镜,君住三川守玉人。
此时离别那堪道,此日空床对芳沼。芳沼徒游比目鱼,
幽径还生拔心草。流风回雪傥便娟,骥子鱼文实可怜。
掷果河阳君有分,货酒成都妾亦然。莫言贫贱无人重,
莫言富贵应须种。绿珠犹得石崇怜,飞燕曾经汉皇宠。
良人何处醉纵横,直如循默守空名。倒提新缣成慊慊,
翻将故剑作平平。离前吉梦成兰兆,别后啼痕上竹生。
别日分明相约束,已取宜家成诫勖。当时拟弄掌中珠,
岂谓先摧庭际玉。悲鸣五里无人问,肠断三声谁为续。
思君欲上望夫台,端居懒听将雏曲。沉沉落日向山低,
檐前归燕并头栖。抱膝当窗看夕兔,侧耳空房听晓鸡。
舞蝶临阶只自舞,啼鸟逢人亦助啼。独坐伤孤枕,
春来悲更甚。峨眉山上月如眉,濯锦江中霞似锦。
锦字回文欲赠君,剑壁层峰自纠纷。平江淼淼分清浦,
长路悠悠间白云。也知京洛多佳丽,也知山岫遥亏蔽。
无那短封即疏索,不在长情守期契。传闻织女对牵牛,
相望重河隔浅流。谁分迢迢经两岁,谁能脉脉待三秋。
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不复下山能借问,
更向卢家字莫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锦字(錦字)jǐn zì
(1).指锦字书。 唐 李频 《古意》诗:“虽非 竇滔 妇,锦字已成章。” 宋 范成大 《道中》诗:“客愁无锦字,乡信有灯花。” 清 纳兰性德 《清平乐》词:“塞鸿去矣,锦字何时寄。”参见“ 锦字书 ”。
(2).喻华美的文辞。 唐 卢照邻 《乐府杂诗序》:“霜臺有暇,文律动於京师;绣服无私,锦字飞於天下。” 明 何景明 《怀高铁溪先生》诗之二:“新诗裁锦字,丽赋掷金声。” ——《漢語大詞典》
(2).喻华美的文辞。 唐 卢照邻 《乐府杂诗序》:“霜臺有暇,文律动於京师;绣服无私,锦字飞於天下。” 明 何景明 《怀高铁溪先生》诗之二:“新诗裁锦字,丽赋掷金声。” ——《漢語大詞典》
回文(迴文)huí wén
(1).修辞手法之一。某些诗词字句,回环往复读之均能成诵。如 南朝 齐 王融 《春游回文诗》:“池莲照晓月,幔锦拂朝风。”回复读之则为“风朝拂锦幔,月晓照莲池。”起源说法不一。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回文所兴,则 道原 为始。联句共韵,则柏梁餘制。”按, 道原 作品已佚。一说起源于 前秦 窦滔 妻 苏蕙 的《璇玑图》诗。参阅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六》、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第七编十一。
(2).回复的公文。《清平山堂话本·曹伯明错勘赃记》:“解 曹伯明 并赃物、文卷,到府厅交割了,讨了回文自回。”
亦作“ 迴纹 ”。亦作“廻文”。亦作“逥纹”。 1.指编织物上回旋曲折的纹理。 南朝 梁 沈约 《相逢狭路间》诗:“大妇遶梁歌,中妇迴文织。” 元 顾瑛 《唐宫词次铁雅先生无题韵》之二:“莲花池畔暑风凉,玉竹迴文宝簟光。” 元 袁桷 《次韵马伯庸题〈凌波仙图〉》:“石痕生左角,松影印逥纹。”
(2).指回文诗。 北周 庾信 《荡子赋》:“合欢无信寄,迴纹织未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书写了数幅纸,更不算织锦廻文。” 明 叶小鸾 《艳体连珠·手》:“故春日迴文,逞掺掺于机锦;秋风捣练,响皎皎于砧声。” ——《漢語大詞典》
(2).回复的公文。《清平山堂话本·曹伯明错勘赃记》:“解 曹伯明 并赃物、文卷,到府厅交割了,讨了回文自回。”
亦作“ 迴纹 ”。亦作“廻文”。亦作“逥纹”。 1.指编织物上回旋曲折的纹理。 南朝 梁 沈约 《相逢狭路间》诗:“大妇遶梁歌,中妇迴文织。” 元 顾瑛 《唐宫词次铁雅先生无题韵》之二:“莲花池畔暑风凉,玉竹迴文宝簟光。” 元 袁桷 《次韵马伯庸题〈凌波仙图〉》:“石痕生左角,松影印逥纹。”
(2).指回文诗。 北周 庾信 《荡子赋》:“合欢无信寄,迴纹织未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书写了数幅纸,更不算织锦廻文。” 明 叶小鸾 《艳体连珠·手》:“故春日迴文,逞掺掺于机锦;秋风捣练,响皎皎于砧声。” ——《漢語大詞典》
欲 yù《國語辭典》
欲 [ yù ]
名- 愿望,想得到满足的意念。如:「食欲」、「欲望」。《易经·损卦·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 情欲。《礼记·乐记》:「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汉·郑玄·注:「欲,谓淫邪也。」同「欲 」。
- 期望、希求。《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唐·韩愈〈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想要。如:「欲哭无泪」、「畅所欲言」。《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将要。如:「摇摇欲坠」。唐·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赠君(贈君)zèng jūn
犹赠公。 清 钮琇 《觚賸·自怡编序》:“先赠君 芥葊公 ,春秋六十有八,性喜读书。” ——《漢語大詞典》
剑壁(劍壁)jiàn bì
峭壁。 唐 武元衡 《同幕中诸公送李侍御归朝》诗:“ 巴江 暮雨连 三峡 ,剑壁危梁上九霄。” 宋 林逋 《湖山小隐》诗之二:“云喷石花生剑壁,雨敲松子落琴牀。” ——《漢語大詞典》
层峰 céng fēng
层层重叠的山峰 ——《整理自网络》
自 zì《國語辭典》
自 [ zì ]
名- 起源的地方。如:「其来有自」。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自,自之通训当为始。」《礼记·中庸》:「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
- 姓。如明代有自勖。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己身。如:「自言自语」、「自给自足」、「自以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
- 主动。如:「自觉」、「自愿」。
- 本来。唐·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诗:「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 自然、当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红楼梦·第四回》:「姊姊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 依然。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从、由。如:「自古以来」、「自远而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柳宗元〈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 如果,表示假设的语气。《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 虽然。《礼记·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纠纷(糾紛)jiū fēn
亦作“糺纷”。
(1).交错杂乱貌。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岑崟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干青云。” 晋 左思 《蜀都赋》:“山阜相属,含谿怀谷;岗峦糺纷,触石吐云。” 唐 沈佺期 《神龙初废逐南荒途出郴口北望苏耽山》:“重崖下縈映,嶛嶢上糺纷。”
(2).纷忧;杂乱。《宋书·刘勔传》:“ 勔 以世路纠纷,有怀止足,求 东阳郡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详夫 天竺 之称,异议纠纷,旧云 身毒 ,或曰 贤豆 ,今从正音,宜云 印度 。” 郭沫若 《文艺论集续集·我们的文学新运动》:“不则彻底奋斗,做个纠纷的人生之战士与丑恶的社会交绥。”
(3).犹纠缠。 清 唐甄 《潜书·权实》:“细事纠纷,要政委弃。” 鲁迅 《书信集·致孟十还》:“我们要以页计,他们要以字数计,即此一端,就纠纷了十多天,尚无结果。”
(4).争执的事情。 巴金 《关于〈春天里的秋天〉》:“这一对夫妇有了两个女儿,生活虽不算宽裕,家庭中却没有纠纷。” 老舍 《茶馆》第一幕:“今天又有一起打群架的,据说是为了一只家鸽,惹起非用武力解决不可的纠纷。” 赵树理 《登记》:“也有两件不准的,那就是有破绽,一件是假岁数报得太不相称,一件是从前有过纠纷。” ——《漢語大詞典》
(1).交错杂乱貌。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岑崟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干青云。” 晋 左思 《蜀都赋》:“山阜相属,含谿怀谷;岗峦糺纷,触石吐云。” 唐 沈佺期 《神龙初废逐南荒途出郴口北望苏耽山》:“重崖下縈映,嶛嶢上糺纷。”
(2).纷忧;杂乱。《宋书·刘勔传》:“ 勔 以世路纠纷,有怀止足,求 东阳郡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详夫 天竺 之称,异议纠纷,旧云 身毒 ,或曰 贤豆 ,今从正音,宜云 印度 。” 郭沫若 《文艺论集续集·我们的文学新运动》:“不则彻底奋斗,做个纠纷的人生之战士与丑恶的社会交绥。”
(3).犹纠缠。 清 唐甄 《潜书·权实》:“细事纠纷,要政委弃。” 鲁迅 《书信集·致孟十还》:“我们要以页计,他们要以字数计,即此一端,就纠纷了十多天,尚无结果。”
(4).争执的事情。 巴金 《关于〈春天里的秋天〉》:“这一对夫妇有了两个女儿,生活虽不算宽裕,家庭中却没有纠纷。” 老舍 《茶馆》第一幕:“今天又有一起打群架的,据说是为了一只家鸽,惹起非用武力解决不可的纠纷。” 赵树理 《登记》:“也有两件不准的,那就是有破绽,一件是假岁数报得太不相称,一件是从前有过纠纷。”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