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泾阳平野草初春,遥望家乡泪滴频。

佚名唐代〕《与崔渥冥会杂诗

万里同心别九重,定知涉历此相逢。
谁人翻向群峰路,不得苍梧徇玉容。
春鸟交交引思浓,岂期尘迹拜仙宫。
鸾歌凤舞飘珠翠,疑是阳台一梦中。
鸾舆昔日出蒲关,一去苍梧更不还。
若是不留千古恨,湘江何事竹犹斑。
愁闻黄鸟夜关关,沩汭春来有梦还。
遗美代移刊勒绝,唯闻留得泪痕斑。
方承恩宠醉金杯,岂为干戈骤到来。
亡国破家皆有恨,捧心无语泪苏台。
桃花流水两堪伤,洞口烟波月渐长。
莫道仙家无别恨,至今垂泪忆刘郎。
泾阳平野草初春,遥望家乡泪滴频。
当此不知多少恨,至今空忆在灵姻。
目断魂销正惘然,九疑山际路漫漫。
何人知得心中恨,空有湘江竹万竿。
常说仙家事不同,偶陪花月此宵中。
锦屏银烛皆堪恨,惆怅纱窗向晓风。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泾阳平野初春遥望家乡

泾阳(泾阳)
诗猃狁匪茹整居焦穫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笺言猃狁之来侵非其所当度为也乃自整齐而处周之焦穫来侵至泾水之北言其大恣也有战国策范睢曰臣居山东闻齐之内有田单不闻其 王闻秦之有太后穰侯泾阳华阳不闻其有王夫擅国之谓王能专利害之谓王制杀生之威之谓王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泾阳华阳击断无讳高陵进退不请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 史记范睢传穰侯华阳君昭王母宣太后之弟也而泾阳君高陵君皆昭王同母弟也穰侯相三人者更将有封邑以太后故私家富重于王室时汉书地理志安定郡县泾阳之又匈奴传当周宣王 猃狁内侵至于泾阳命将征 尽境而还其视戎狄之侵譬犹蚊虻之螫驱之而已深宋书自序传吾闻泾阳梗棘伊滑荐遁鸟集弦绝患 自古 唐书地理志京兆府泾阳畿泾元史河渠志至大三年陜西行台御史王承德言阳 洪口展修石渠为万世之利由是会集奉元路三原泾阳临潼高陵诸县洎泾阳渭南栎阳诸屯官及耆老议如准所言展修石渠八十五步计四百二十五尺深二丈广一丈五尺  ——《骈字类编》
平野 píng yě
平坦广阔的原野。语出 汉 晁错 《言兵事书》:“平原广野,此车骑之地,步兵十不当一。” 南朝 宋 鲍照 《送盛侍郎饯候亭》诗:“高墉宿寒雾,平野起秋尘。” 宋 叶适 《代人上书》:“且其地广人寡,平野茫然,朝廷屡议劝耕。”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敕诸将诱至山外平野之地,聚而歼之。” 郭小川 《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千巅万壑,平野高原,当然充满战斗的气势。”  ——《漢語大詞典》
草 cǎo《國語辭典》

草 [ cǎo ]

  1. 草本植物的总称。如:「草木」、「花草」、「碧草如茵」。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是岁大旱,野无草。」
  2. 田野、荒野。如:「草泽」。《商君书·垦令》:「农不败而有余日,则草必垦矣。」
  3. 一种书法字体。如:「狂草」、「行草」。
  4. 底稿、文稿。如:「起草」、「拟草」。
  5. 姓。如汉代有草中。
  1. 马虎、粗率、不细腻。如:「潦草」。
  2. 初步的、尚未决定的。如:「草案」、「草图」、「草约」。
  3. 用草编成的。如:「草席」、「草绳」、「草履」。
  4. 用草搭盖的。如:「草棚」、「草房」、「草庵」。
  1. 起稿、拟订。《汉书·卷三○·艺文志》:「萧何草律,亦著其法。」《晋书·卷八三·江逌传》:「冀以免咎,使太常博士草其制。」
  2. 草写。清·郑板桥〈清季野闻〉:「板桥却之不得,亦草『难得糊涂』,付之。」
  1. 草率。如:「草草了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草办妆奁,粗陈筵席。」
初春 chū chūn
春季的第一个月。又称孟春。 晋 傅玄 《又答程晓》诗:“嘉庆形三朝,美德扬初春。”《红楼梦》第七十回:“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更新。” 鲁迅 《彷徨·伤逝》:“初春的夜,还是那么长。”  ——《漢語大詞典》
遥望 yáo wàng
往远处看。《楚辞·招魂》:“倚沼畦瀛兮,遥望博。”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步登 北芒坂 ,遥望 洛阳山 。”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四:“ 青海 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 玉门关 。” 茅盾 《子夜》十三:“他掏出表来看了一看,又探头到窗外去遥望,末后就开了房门出去。”  ——《漢語大詞典》
家乡(家鄉)jiā xiāng
自己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故乡。 唐 贺知章 《回乡偶书》诗之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唯有门前 镜湖 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明 张居正 《给假治疾疏》:“近访得一医人自家乡来,自言能治此疾。” 清 李渔 《奈何天·计左》:“一路行来,已是家乡地面,少不得要暂驻旌旄,略停车马。” 刘半农 《敲冰》诗:“你应当喝一杯胡桃滋味的家乡酒。”  ——《漢語大詞典》
泪 ( 淚 ) lèi《國語辭典》
  1. 「泪 」的异体字。
滴 dī《國語辭典》

滴 [ dī ]

  1. 点状的液体。如:「水滴」、「雨滴」、「汗滴」。
  2. 量词。计算液体下滴数量的单位。如:「几滴雨」、「两滴眼泪」、「数滴汗水」。
  1. 液体呈点状往下掉。如:「汗水直往下滴。」、「滴上眼药水。」南唐·李煜〈忆江南·多少泪〉词:「心事莫将和泪滴,凤笙休向月明吹。」宋·陆游〈江上对酒作〉诗:「把酒不能饮,苦泪滴酒觞。」
频 ( 頻 ) pín/bīn
频 [ pín ]
  1. 屡次,连次:~繁。~仍。~数(shù)(次数多而接连)。~率()。~谱。捷报~传。
  2. 危急:“国步斯~”。
  3. 并列:“百嘉备舍,群神~行”。
  4. 古同“颦”。
频 [ bīn ]
  1. 古同“濒”,水边地。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