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皇用风后,傅说是星精。
王维〔唐代〕《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
功德冠群英,弥纶有大名。轩皇用风后,傅说是星精。
就第优遗老,来朝诏不名。留侯常辟谷,何苦不长生。
谋猷为相国,翊戴奉宸舆。剑履升前殿,貂蝉托后车。
齐侯疏土宇,汉室赖图书。僻处留田宅,仍才十顷馀。
旧里趋庭日,新年置酒辰。闻诗鸾渚客,献赋凤楼人。
北首辞明主,东堂哭大臣。犹思御朱辂,不惜污车茵。
久践中台座,终登上将坛。谁言断车骑,空忆盛衣冠。
风日咸阳惨,笳箫渭水寒。无人当便阙,应罢太师官。
就第优遗老,来朝诏不名。留侯常辟谷,何苦不长生。
谋猷为相国,翊戴奉宸舆。剑履升前殿,貂蝉托后车。
齐侯疏土宇,汉室赖图书。僻处留田宅,仍才十顷馀。
旧里趋庭日,新年置酒辰。闻诗鸾渚客,献赋凤楼人。
北首辞明主,东堂哭大臣。犹思御朱辂,不惜污车茵。
久践中台座,终登上将坛。谁言断车骑,空忆盛衣冠。
风日咸阳惨,笳箫渭水寒。无人当便阙,应罢太师官。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轩皇(軒皇)xuān huáng
即 黄帝 轩辕氏 。 汉 张衡 《同声歌》:“众夫所希见,天老教 轩皇 。” 唐 张说 《圣德颂》:“稽诸瑞典,昔祚 轩皇 ,而今表圣,土德以昌。” 清 魏源 《观往吟》之一:“君不见, 轩皇 画井始 辽东 。”参见“ 轩辕 ”。 ——《漢語大詞典》
用 yòng《國語辭典》
用 [ yòng ]
名- 功效。如:「功用」、「效用」、「作用」、「有用」。《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
- 钱财的花费。如:「家用」、「费用」。《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器物。如:「器用」。《国语·周语上》:「司空除坛于籍,命农大夫咸戒农用。」
- 姓。如汉代有用虬。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任命。如:「任用」。《论语·阳货》:「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 行使、施行。如:「运用」、「应用」。《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孟子·告子上》:「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进食、吃喝。如:「用餐」、「用茶」。《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孔子侍坐于鲁哀公,哀公赐之桃与黍。哀公曰:『请用。』」
- 要、需要。如:「不用急」、「反正今天没课,你不用来。」唐·李白〈与韩荆州书〉:「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 表示行为的方式、凭借。相当于「以」。如:「用手蒙住眼睛。」《孟子·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 表示原因。相当于「因」、「因为」。唐·柳宗元〈梓人传〉:「又不能备其工,以至败绩,用而无所成也。」孙文〈心理建设自序〉:「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用能鼓励风潮,造成时势。」
风后(風后)fēng hòu
相传为 黄帝 臣之一。《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举 风后 、 力牧 、 常先 、 大鸿 以治民。”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曰:“ 风后 , 黄帝 三公也。” 张守节 正义:“四人皆帝臣也。” 唐 杨炯 《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借如 风后 、 力牧 ,左右 轩皇 , 萧何 、 曹参 ,谋猷 汉 室。”《云笈七籤》卷一百:“﹝ 黄帝 ﹞得 风后 於海隅,得 力牧 於大泽,即举 风后 以理民,初为侍中,后登为相。” ——《漢語大詞典》
傅 fù《國語辭典》
傅 [ fù ]
动- 辅助。《孟子·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子房虽病,彊卧而傅太子。」
- 教导、教授。《孟子·滕文公下》:「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 附著、依附。《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擦抹、涂抹。如:「傅粉施朱」。《新唐书·卷一三六·李光弼传》:「身被数创,肃宗躬为傅药。」
- 携带。《后汉书·卷二一·耿纯传》:「选敢死二千人,俱持彊弩,各傅三矢。」《宋史·卷三三一·沈遘传》:「边人驩激,执弓傅矢,唯恐不得进。」
- 教师,教导传授技艺或学业的人。如:「师傅」。《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 姓。如晋朝时有傅玄。
说 ( 說 説 ) shuō/shuì/yuè
说 [ shuō ]
◎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
◎ 古同“悦”。
- 用话来表达意思:~话。~明。演~。解~。
- 介绍:~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媒。
- 言论,主张:学~。著书立~。
- 责备:数~。
-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
◎ 古同“悦”。
是 shì《國語辭典》
是 [ shì ]
名- 对、正确。如:「自以为是」、「积非成是」。
- 事情。如:「国是」。
- 姓。如唐代有是光。
- 赞成、称赞。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 表示肯定判断的话。如:「我是学生」、「他是外国人」、「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 表示存在的事实。如:「全身是伤」、「满身是汗」。
- 对命令的应答之词。如:「是,我这就去。」、「是,我马上就来。」
- 这。指示形容词。如:「是人」、「是日」。《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 此。指示代名词。《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 于是,表示前后相关。《书经·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管子·心术下》:「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
- 用于句中,使宾语提前。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
星精 xīng jīng
犹言星之灵气。 北周 庾信 《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祥符云气,庆合星精。” 前蜀 贯休 《商山道者》诗:“澄潭龙气来縈砌,月冷星精下听琴。” 清 顾炎武 《雒阳》诗:“三川通地络,鶉火叶星精。”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