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践中台座,终登上将坛。
王维〔唐代〕《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
功德冠群英,弥纶有大名。轩皇用风后,傅说是星精。
就第优遗老,来朝诏不名。留侯常辟谷,何苦不长生。
谋猷为相国,翊戴奉宸舆。剑履升前殿,貂蝉托后车。
齐侯疏土宇,汉室赖图书。僻处留田宅,仍才十顷馀。
旧里趋庭日,新年置酒辰。闻诗鸾渚客,献赋凤楼人。
北首辞明主,东堂哭大臣。犹思御朱辂,不惜污车茵。
久践中台座,终登上将坛。谁言断车骑,空忆盛衣冠。
风日咸阳惨,笳箫渭水寒。无人当便阙,应罢太师官。
就第优遗老,来朝诏不名。留侯常辟谷,何苦不长生。
谋猷为相国,翊戴奉宸舆。剑履升前殿,貂蝉托后车。
齐侯疏土宇,汉室赖图书。僻处留田宅,仍才十顷馀。
旧里趋庭日,新年置酒辰。闻诗鸾渚客,献赋凤楼人。
北首辞明主,东堂哭大臣。犹思御朱辂,不惜污车茵。
久践中台座,终登上将坛。谁言断车骑,空忆盛衣冠。
风日咸阳惨,笳箫渭水寒。无人当便阙,应罢太师官。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久践(久践)
元 圆至 送勤灭宗 疾进气虽锐,久践途乃熟。 ——《骈字类编》
中台(中臺)zhōng tái
(1).内台。古代天子会诸侯时,为诸侯所设的台。分内外台,内台比外台尊贵。《逸周书·王会》:“中臺之外,其左泰士,臺右弥士。” 朱右曾 校释:“中臺即内臺,其外则下等也。”
(2).即尚书省。 秦 汉 时尚书称中台,谒者称外台,御史称宪台,合称三台。 魏 晋 宋 齐 并称尚书台, 梁 陈 后魏 北齐 隋 则称尚书省。 唐 时曾更名中台,后又改为尚书省。参阅《初学记·尚书令》。《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故遣中臺近官迎致犒赐,以旌茂功,以慰劬劳。” 唐 韩愈 《赠刑部马侍郎》诗:“红旗照海压南荒,徵入中臺作侍郎。” 宋 苏舜卿 《杜公让官表》:“寻被峻命,入官中臺。”
(3).旧时演戏,例由次要演员先演开场戏,而后才由主要演员演出正本戏,称为中台。《红楼梦》第七一回:“直到歇了中臺, 贾母 方进来歇息。”
(1).星名。《晋书·天文志上》:“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次二星,曰中台。” 唐 白居易 《司徒令公分守东洛移镇北都云云寄献以抒下情》诗:“天上中台正,人间一品高。”详“ 三台 ”。
(2). 汉 代以来,以三台当三公之位,中台比司徒或司空,后遂成为司徒或司空的代称。《后汉书·郎顗传》:“白虹贯日,以甲乙见者,则谴在中台……宜黜司徒,以应天意。”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韦昭达墓志铭》:“属上将之韜光,逢中台之掩曜。” 唐 王维 《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久践中台座,终登上将坛。”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四折:“又不是相府中台,御史西臺,打的你肉绽也那皮开。” ——《漢語大詞典》
(2).即尚书省。 秦 汉 时尚书称中台,谒者称外台,御史称宪台,合称三台。 魏 晋 宋 齐 并称尚书台, 梁 陈 后魏 北齐 隋 则称尚书省。 唐 时曾更名中台,后又改为尚书省。参阅《初学记·尚书令》。《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故遣中臺近官迎致犒赐,以旌茂功,以慰劬劳。” 唐 韩愈 《赠刑部马侍郎》诗:“红旗照海压南荒,徵入中臺作侍郎。” 宋 苏舜卿 《杜公让官表》:“寻被峻命,入官中臺。”
(3).旧时演戏,例由次要演员先演开场戏,而后才由主要演员演出正本戏,称为中台。《红楼梦》第七一回:“直到歇了中臺, 贾母 方进来歇息。”
(1).星名。《晋书·天文志上》:“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次二星,曰中台。” 唐 白居易 《司徒令公分守东洛移镇北都云云寄献以抒下情》诗:“天上中台正,人间一品高。”详“ 三台 ”。
(2). 汉 代以来,以三台当三公之位,中台比司徒或司空,后遂成为司徒或司空的代称。《后汉书·郎顗传》:“白虹贯日,以甲乙见者,则谴在中台……宜黜司徒,以应天意。”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韦昭达墓志铭》:“属上将之韜光,逢中台之掩曜。” 唐 王维 《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久践中台座,终登上将坛。”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四折:“又不是相府中台,御史西臺,打的你肉绽也那皮开。” ——《漢語大詞典》
座 zuò《國語辭典》
座 [ zuò ]
名- 位子、席位。如:「让座」、「入座」、「高朋满座」。
- 器物的托架。如:「瓶座」、「钟座」、「香炉座」。也称为「座子」。
- 星座。如:「狮子座」、「猎户座」。
- 量词。计算有底座或大型物体的单位。如:「一座山」、「两座钟」、「三座楼房」。
终 ( 終 ) zhōng
终 [ zhōng ]
- 末了(liǎo ),完了(liǎo),与“始”相对:年~。~场(末了一场)。~极。~审(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端。靡不有初,鲜克有~(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
- 从开始到末了:~年。~生。饱食~日。
- 人死:临~。送~。
- 到底,总归:~归。~究。~于。~将成功。
- 姓。
登 dēng《國語辭典》
登 [ dēng ]
动- 上、升。由低处到高处。如:「登山」、「登峰造极」、「一步登天」、「捷足先登」。《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宋·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词:「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 进用、提拔。《管子·小匡》:「退而察问其乡里,以观其所能,而无大过,登以为上卿之佐。」唐·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昨者州前搥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 成熟。《孟子·滕文公上》:「五谷不登,禽兽偪人。」宋·苏轼〈荔支叹〉:「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 记录、刊载。如:「登记」、「登报」、「登帐」、「刊登」。
- 科举考试合格被录取。唐·郑谷〈赠刘神童〉诗:「还家虽解喜,登第未知荣。」《新唐书·卷一六八·刘禹锡传》:「登博学弘词科,工文章。」
- 收取别人物品时的敬词。如:「拜登厚赐」。
- 北方方言。指穿。如:「脚登长筒靴」。《文明小史·第四九回》:「上面套著枣红铁线纱夹马褂,底下登著缎靴。」
- 姓。如三国时蜀国有登定。
上将(上將)shàng jiàng
(1).主将,统帅。《孙子·地形》:“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咸谓勇力絶伦者,则上将之器;洽闻治乱者,则三九之才也。” 宋 王安石 《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投戈更讲诸儒艺,免胄争趋上将风。” 清 孙枝蔚 《读兵书》诗:“虚名羞 管 葛 ,上将失 孙 吴 。”
(2).泛指高级将领。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二折:“俺不曾与 吕布 交战,先斩了一员上将。”
(3).星名。《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
(4).军衔,将官的一级,在中将之上。 ——《漢語大詞典》
(2).泛指高级将领。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二折:“俺不曾与 吕布 交战,先斩了一员上将。”
(3).星名。《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
(4).军衔,将官的一级,在中将之上。 ——《漢語大詞典》
坛 ( 壇 罈 ) tán
坛 [ tán ]
- 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土和石筑的高台:天~。地~。登~拜将。
- 用土堆成的平台:花~。
- 僧道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神~。法~。
- 文艺界、体育界或舆论阵地:艺~。文~。球~。论~。
- 一种口小肚大的陶器:~子。水~。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