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餐秀色,挹高致。

刘克庄宋代〕《贺新郎(宋庵·访梅)

鹊报千林喜。还猛省、谢家池馆,早寒天气。要与瑶姬叙离索,草草杯盘藉地。怅减尽、何郎才思。不愿玉堂并金屋,愿年年、岁岁花间醉。餐秀色,挹高致。
西园飞盖东山妓。问何如、半山雪里,孤山烟外。管甚夜深风露冷,人与长瓶共睡。任翠羽、枝头多事。老子平生无他过,为梅花、受取风流罪。簪白发,莫教坠。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秀色高致

餐 cān《國語辭典》

餐 [ cān ]

  1. 吃、食。如:「聚餐」、「野餐」。《詩經·鄭風·狡童》:「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2. 捱、受。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呼保義哥哥見責,我李山兒情願餐柴。」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有一日受法,餐刀正典刑。」
  3. 採取、聽取。《文選·王儉·褚淵碑文》:「餐輿誦於丘里,瞻雅詠於京國。」
  1. 食物、飯食。如:「早餐」、「西餐」。
  2. 量詞。計算飲食次數的單位。如:「一天三餐飯」。
秀色 xiù sè
(1).秀美的容色。 汉 张衡 《七辩》:“淑性窈窕,秀色美艷。” 晋 傅玄 《明月篇》:“玉颜盛有时,秀色随年衰。” 唐 李白 《古风》之二六:“秀色空絶世,馨香谁为传?” 宋 曾巩 《明妃曲》之一:“ 明妃 未出 汉 宫时,秀色倾人人不知。”
(2).优美的景色。 南朝 宋 王僧达 《答颜延年》诗:“麦垄多秀色,杨园流好音。” 唐 杜甫 《次晚洲》诗:“ 晚洲 适知名,秀色固异状。” 宋 王特起 《梅花引》词:“山之麓,河之曲,一湾秀色盘虚谷。” 郭沫若 《歌颂中朝友谊·洪命熹副首相陪游金刚山》诗:“同上 金刚 幸有缘,胸中秀色几迴旋。”  ——《漢語大詞典》
挹 yì《國語辭典》

挹 [ yì ]

  1. 舀取。《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2. 牵引。《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三》:「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3. 谦退、退让。《荀子·宥坐》:「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
  4. 推崇。《北史·卷三八·裴文举传》:「父邃,性方严,为州里所推挹。」通「揖」。
高致 gāo zhì
(1).极致,最高程度的。《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颂声作矣” 汉 何休 注:“颂声者,太平歌颂之声,帝王之高致也。”《汉书·萧望之传》:“至乎耳顺之年,履折衝之位,号至将军,诚士之高致也。”
(2).高尚或高雅的情致、格调。《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 程普 不睦”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干 ( 蒋干 )还,称 瑜 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牧之》:“古乐府中《木兰诗》《焦仲卿诗》,皆有高致。” 明 王廷相 《雅述》下篇:“ 晋 永嘉 之后, 谢鯤 、 王澄 旷达虚诞之风污被时流,而朝士大夫竞相祖习,以为高致。”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现在有钱的人住在租界里,雇花匠种数十盆菊花,便做诗,叫作‘秋日赏菊效 陶彭泽 体’,自以为合于 渊明 的高致。”
(3).清高雅致。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王维 好释氏,故字 摩詰 。立性高致。得 宋之问 輞川 别业,山水胜絶,今 清源寺 是也。”
(4).指致仕高隐。《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父亲 潘郎 ,曾做 长沙 太守,高致在家。”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