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袍,织成金翠毛。

张可久元代〕《【南吕】金字经_刘氏瑞莲种

刘氏瑞莲

种带联地露,藕香玉井湫,曾向苕溪溪上游。愁,结花成并斗,何时又,共登仙叶舟。

观泉

靖节黄花径,子猷苍玉亭,千涧飞来六月冰。清,素琴无意听。阑干静,白云钟一声。

观猎

雪点苍鹰俊,玉花骢马骄,广利将军猎近郊。袍,织成金翠毛。随军乐,绣旗双皂雕。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织成金翠

袍 páo《國語辭典》

袍 [ páo ]

  1. 宽大而夹层中有棉絮的外衣。如:「外袍」、「睡袍」、「长袍马褂」。《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2. 长衣。如:「旗袍」、「锦袍」、「战袍」。
  3. 衣服前襟。《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反袂拭面涕沾袍。」汉·何休·注:「袍,衣前襟也。」
织成(織成)zhī chéng
古代名贵的丝织物。以彩丝及金缕交织出花纹图案, 汉 以来一般为帝王公卿大臣所服用。一说出自 西域 。《后汉书·舆服志下》:“衣裳玉佩备章采,乘舆刺绣,公侯九卿以下皆织成, 陈留 襄邑 献之云。” 晋 杨方 《合欢诗》之二:“寝共织成被,絮用同功绵。” 唐 杜甫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诗:“客从西北来,遗我翠织成。”  ——《漢語大詞典》
金翠 jīn cuì
(1).金黄、翠绿之色。 晋 陆机 《百年歌》之五:“罗衣綷粲金翠华,言笑雅舞相经过。” 唐 崔涂 《放鹧鸪》诗:“满身金翠画不得,无限烟波何处归。”《红楼梦》第五二回:“ 宝玉 看时,金翠辉煌,碧彩熌灼。”
(2).黄金和翠玉制成的饰物。《文选·曹植〈洛神赋〉》:“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续汉书》:“太皇后花胜上为金凤,以翡翠为毛羽,步摇贯白珠八。”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或微言美事,置於闲散,是缀金翠於足脛,靚粉黛於胸臆也。” 明 王世贞 《宛委馀编》十一:“侍妾数十,皆佩金翠,曳罗綺。”  ——《漢語大詞典》
毛 máo《國語辭典》

毛 [ máo ]

  1. 动植物表皮或果实表皮所生的丝状物。如:「羊毛」、「羽毛」、「桃子的果皮上有很小的细毛。」
  2. 特指人身上的须发。如:「眉毛」、「鬓毛」、「睫毛」、「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3. 植物的泛称,多指五谷、蔬菜。如:「不毛之地」。宋·辛弃疾〈鹧鸪天·石壁虚云积渐高〉词:「呼玉友,荐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
  4. 借指走兽、兽类。《礼记·乐记》:「羽者妪伏,毛者孕鬻。」
  5. 我国钱币中「角」的俗称。如一角称为「一毛」。
  6. 姓。如汉代有毛亨。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惊慌失措的样子。如:「把他吓毛了。」
  2. 生气、发怒、急躁的样子。如:「毛毛躁躁」、「别把我惹毛了!」《官场现形记·第一五回》:「若把老爷弄毛了,他一动气,要顶真办起来,你们吃得住吗?」
  3. 粗糙的、未加工的。如:「毛米」、「毛货」、「毛胚」。
  4. 约略、不纯的。如:「毛利」、「毛重」。
  5. 小。如:「毛孩子」、「毛丫头」、「毛毛雨」、「毛驴」。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