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三】而今汝阳斋掩绿苔,豫章城噪晚鸦,金山寺草长满题诗塔。

杨立斋元代〕《【般涉调】哨遍_张五牛、商

张五牛、商正叔编《双渐小卿》,赵真卿善歌,立斋见杨玉娥唱其曲,因作
〔鹧鸪天〕及〔哨遍〕以咏之。
  【鹧鸪天】烟柳风花锦作园,霜芽露叶玉装船。谁知皓齿纤腰会,只在轻衫
短帽边。啼玉靥,咽冰弦,五牛身后更无传。词人老笔佳人口,再唤春风到眼前。
  【哨遍】世事抟沙嚼蜡,等闲荣辱休惊讶。日月不饶咱,晓窗前拂净菱花,
试觑咱。虽是闲愁无种,闲闷无芽,子敢衡种出星星发。知进退宜休罢,便今日
苏秦六国,明日早贾宜长沙。不如买牛学种洛阳田,抱瓮自浇邵平瓜。向甚云栈
挥鞭,沧海撑舟,斗牛泛槎。
  【幺】好向名利场中一纳头,剩告取些松宽暇。且莫住山凹,清闲中不见个
生涯。问甚末,南邻富贵,北里奢华,只有此身无价。幸遇明时德化,除徭役拯
济贫乏。救得这困鱼腮惊急列地脱了香钩,盖因那饿虎血模糊地污了烟过,方
表圣德无加。
  【耍孩儿】对江山满目真堪画,休把这媚景良辰作塌。清风明月不拈钱,闻
未老只合欢洽。问甚往来燕子春秋社,说怎末辛苦蜂儿早晚衙。休呆发,便得征
西车马,争如杜曲桑麻。
  【幺】莫将愁字儿眉尖上挂,得一笑处笑一时半霎。百钱长向杖头挑,没拘
束到处行踏。饥时节选着那六局全食店里添些个气,渴时节拣那百尺高楼上咽数
盏儿巴。更那碗清茶罢,听俺几回儿把戏也不村呵。
  【七煞】据小的每セ,大厮八,着几条坐木做陈蕃榻。谢尊官肯把荒场降,
劳贵脚还将贱地来踏。棚上下,对文星乐宿,唱唱沙沙。
  【六】前汉又陈,后汉又乏,古尚书团扌若损殷周夏。五代史止是谈些更变,
三国志无过说些战伐。也不希咤,终少些团香弄玉,惹草粘花。
  【五】这个才子文艺高,那个佳人聪俊雅,可知道共把青鸾跨。一个是纱巾
蕉扇睁睁道,一个是翠靥金毛俏鼻凹。无人坐,一个是玉堂学士,一个是金斗名
娃。
  【四】又有个员外村,有个商贾沙,一弄儿黑漆筋红油靶。一个向丽春园大
碗里空床了酒,一个扬子江江船中就与茶。精神儿大,著敲棍也门背后合伏地
巴背,中毒拳也教铛里仰卧地寻叉。
  【三】而今汝阳斋掩绿苔,豫章城噪晚鸦,金山寺草长满题诗塔。唯有长天
倒影随流水,孤鹜高飞送落霞。成潇洒,但见云间汀树,不闻江上琵琶。
  【二】静俏俏的谁念他?冷清清的谁问他?尚有人见鞍思马。张五牛创制似
选石中玉,商正叔重编如添绵上花。碎把那珠玑撒,四头儿热闹,枝节儿熟滑。
  【一】俺学唱咱,学说咱,谁敢和前辈争高下?赵真真先占了头名榜?杨玉
蛾权充个第二家。替佛传法,锣敲月面,板撒红牙。
  【尾】须不教一句儿讹,半字儿差。唱一本多愁多绪多情话,教您听一遍风
流浪子煞。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而今汝阳绿苔豫章晚鸦金山寺草长题诗

三 sān《國語辭典》

三 [ sān ]

  1. 介于二和四之间的自然数。如:「二、三、四、五……」。大写作「参」,阿拉伯数字作「3」。
  2. 姓。如明代有三成志。
  1. 第三位的。如:「这次比赛他得了第三名。」
  2. 表多数或多次的。如:「举一反三」、「三番两次」、「一问三不知」。

三 [ sàn ]

  1. 屡次、再三。参见「三思」、「三复」等条。

三 [ sā ]

  1. 同「仨 」。
而今 ér jīn
如今,现在。 唐 张安世 《苦别》诗:“向前不信别离苦,而今自到别离处。”《儒林外史》第三回:“我们而今且派两人跟定了 范老爷 。”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四段:“直到而今,许多 中国 古代的风俗、习惯、语言、服装,在 朝鲜 还看的见。”参见“ 而今而后 ”。  ——《漢語大詞典》
汝阳(汝阳)
唐 杜甫 八哀诗 其四 赠太子师汝阳郡王琎 汝阳让帝子,眉宇真天人。  ——《骈字类编》
斋 ( 齋 ) zhāi
斋 [ zhāi ]
  1. 屋舍,常指书房、学舍、饭店或商店:书~。聊~。荣宝~。
  2. 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戒。封~(亦称“把斋”)。~月。~坛。~会。~果。
  3. 佛教、道教等教徒、道徒吃的素食:~饭。~堂。吃~。
  4. 舍饭给僧人吃:~僧。
掩 yǎn《國語辭典》

掩 [ yǎn ]

  1. 遮蔽。《礼记·月令》:「君子齐戒,处必掩身。」《红楼梦·第五七回》:「三人听说,忙掩了口,不提此事。」
  2. 关闭。如:「虚掩房门」。《南史·卷二六·袁湛传》:「席门常掩,三迳裁通。」唐·李白〈拟恨赋〉:「若夫陈后失宠,长门掩扉。」
  3. 停止。汉·班昭〈女诫〉:「是故室人和则谤掩,外内离则恶扬。」《红楼梦·第一五回》:「贾赦等见执意不从,只得告辞谢恩回来,命手下人掩乐停音。」
  4. 袭击、偷袭。《史记·卷九○·彭越传》:「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雒阳。」《隋书·卷七○·李密传》:「密发伏自后掩之,须陁众溃。」
绿苔(绿苔)
唐 虞世南 怨歌行 镜前红粉歇,阶上绿苔侵。
唐 孟浩然 来阇黎新亭作 碧网交红树,清泉尽绿苔。
唐 耿湋 许下书情寄张韩二舍人 绕院绿苔闻雁处,满庭黄叶闭门时。
唐 姚合 和刘禹锡主客冬初拜表怀上都故人 林疏晓日明红叶,尘静寒霜覆绿苔。
唐 朱庆馀 宿山居 上国求丹桂,衡门长绿苔。
唐 韩琮 题圭峰下长孙家林亭 赵国林亭二百年,绿苔如毯葛如烟。  ——《骈字类编》
豫章 yù zhāng
(1).亦作“ 豫樟 ”。木名。枕木与樟木的并称。《左传·哀公十六年》:“ 子期 曰:‘昔者吾以力事君,不可以弗终。抉豫章以杀人而后死。’”《战国策·宋卫策》:“荆有长松、文梓、楩、柟、豫樟, 宋 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枏豫章。” 张守节 正义:“案:《活人》云:‘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 唐 杜甫 《赠蜀僧闾邱师兄》诗:“豫章夹日月,岁久空深根。” 唐 白居易 《寓意》之一:“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 清 钱芳标 《长椿寺病马行》:“乃知不材造物怜,豫章见斵樗散全。”一说,指樟木。《后汉书·王符传》:“今者京师贵戚,必欲 江 南檽梓豫章之木。” 李贤 注:“豫章,即樟木也。”
(2).比喻栋梁之材,有才能的人。《南史·王俭传》:“ 丹阳 尹 袁粲 闻其名,及见之曰:‘宰相之门也。栝栢豫章虽小,已有栋梁气矣,终当任人家国事。’”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闻系》:“儿呵,他风流顿折豫章材。”
(3).古台观名。《文选·班固〈西都赋〉》:“集乎 豫章 之宇,临乎 昆明 之池。” 李善 注引《三辅黄图》:“ 上林 有 豫章观 。”《文选·张衡〈西京赋〉》:“ 豫章 珍馆,揭焉中峙。” 薛综 注:“皆豫章木为臺馆也。”《文选·张衡〈西京赋〉》:“登 豫章 ,简矰红。” 薛综 注:“ 豫章 ,池中臺也。”
(4).指 宋 黄庭坚 。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二:“极风雅之变,尽比兴之体,包括众作,本以新意者,唯 豫章 一人。”按, 黄 为 江西 人。 豫章 ,古郡名,治所在今 江西 南昌 。  ——《漢語大詞典》
城 chéng《國語辭典》

城 [ chéng ]

  1. 古时环绕京师或围绕某一区域以供防守的大围墙。《广韵·平声·清韵》:「城,城郭。」《墨子·七患》:「城者,所以自守也。」唐·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遶东城。」
  2. 都市。如:「京城」、「城市」。
  3. 姓。如战国时有城浑。
  1. 筑城。《诗经·小雅·出车》:「天子命我,城彼朔方。」《明史·卷三·太祖本纪三》:「是月,城西宁。」
噪 zào《國語辭典》

噪 [ zào ]

  1. 喧闹、吵闹。如:「鼓噪」、「聒噪不休」。
  2. 虫鸟争鸣。如:「群鸦乱噪」。唐·王维〈酬诸公见过〉诗:「雀噪荒村,鸡鸣空馆。」
晚鸦(晚鸦)
唐 钱起 送崔十三东游 丹凤城头噪晚鸦,行人马首夕阳斜。  ——《骈字类编》
金山寺 jīn shān sì
在 江苏省 镇江市 西北 金山 上。 东晋 时创建。为国内佛教禅宗名寺。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 金山寺 即指此。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一折:“则你那脩道的 玉清菴 ,索强如题笔的 金山寺 。” 清 陈维嵩 《蝶恋花·五月词仍用前韵》词之五:“忆看 京江 江万里,烂若银盘倒插 金山寺 。”  ——《漢語大詞典》
草长(草长)
唐 裴杞 风光草际浮 澹荡和风至,芊绵碧草长。  ——《骈字类编》
满 ( 滿 ) mǎn
满 [ mǎn ]
  1.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足。~意。充~。饱~。美~。~腔热血。琳琅~目。~载而归。
  2. 到了一定的限度:~员。~月。不~周岁。
  3. 骄傲,不虚心:自~。志得意~。
  4. 十分,全:~世界(到处)。~堂灌。~天飞。~园春色。
  5. 使满,斟酒:~上一杯酒。
  6.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族。~文。~汉全席。
  7. 姓。
题诗(題詩)tí shī
(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皿之上。 唐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崔颢》:“后游 武昌 ,登 黄鹤楼 ,感慨赋诗。及 李白 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顥 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顷见一士题诗隣壁,甚佳。”
(2).指所题写的诗句。 鲁迅 《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你的姊妹》木刻七幅,题诗一幅。”  ——《漢語大詞典》
塔 tǎ《國語辭典》

塔 [ tǎ ]

  1. 形高頂尖的建築物,築於佛寺內用以藏舍利和經卷等。源出於印度。層數多為單數,用木、磚、石等材料建成。也稱為「佛圖」、「浮圖」、「浮屠」、「窣堵波」。
  2. 高聳而形狀似塔的建築物。如:「燈塔」、「水塔」、「瞭望塔」、「金字塔」。
  3. 一種西式點心。為英語tart的音譯。指上層無皮露餡的小甜餅或水果派。如:「蛋塔」、「椰子塔」。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