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纸袄麻衣,教人说短。

王哲金朝〕《夜行船·王哲害风都不管

王哲害风都不管。乐清闲、恣情慵懒。纸袄麻衣,教人说短。我咱自知凉暖。一炷名香经十卷。三千日、行成功满。稳驾祥云,独通霄汉。尽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纸袄麻衣教人

纸袄(紙襖)zhǐ ǎo
纸制的有衬里的上衣。古代道家、隐士或贫民常有衣之者。 唐 殷尧藩 《赠惟俨师》诗:“云锁木龕聊息影,雪香纸袄不生尘。” 宋 曾慥 《集仙传》:“ 王先生 隐 王屋山 ,常衣纸袄,人呼 王纸袄 。” 元 张可久 《醉太平·山中小隐》曲:“裹白云纸袄,挂翠竹麻絛。一壶村酒话渔樵,望 蓬莱 縹緲。”  ——《漢語大詞典》
麻衣 má yī
(1).即深衣。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时穿的常服。《诗·曹风·蜉蝣》:“蜉蝣掘閲,麻衣如雪。” 郑玄 笺:“麻衣,深衣。诸侯之朝,朝服;朝夕则深衣也。”参见“ 深衣 ”。
(2).古时丧服。《礼记·间传》:“又期而大祥,素縞麻衣。” 郑玄 注:“谓之麻者,纯用布,无采饰也。” 唐 王建 《送阿史那将军安西迎旧使灵榇》诗:“ 汉 家都护边头没,旧将麻衣万里迎。” 刘白羽 《英雄城--平壤》:“有一次,在一个农民热诚者大会上,有一个六十几岁的老人,他穿戴了麻衣麻帽到会场上来,他说:‘同志们,我的麻衣是为了我们那里被 美国 兵杀死的一百一十七个女人穿的。’”
(3).麻布衣。古时平民所穿。 唐 杜甫 《前苦寒行》:“ 楚 人四时皆麻衣, 楚 天万里无晶辉。” 宋 谢翱 《青篛亭》诗:“归路逢樵子,麻衣草结裳。” 清 阎尔梅 《燕赵杂吟》:“麻衣桃杖出都门, 燕 赵 风光细讨论。”
(4).旧时举子所穿的麻织物衣服。 唐 李贺 《野歌》:“麻衣黑肥衝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王琦 汇解:“ 唐 时举子皆着麻衣,盖苧葛之类。” 宋 苏轼 《监试呈诸试官》诗:“麻衣如再著,墨水真可饮。”
(5).借指应试举子。 唐 韩偓 《及第过堂日作》诗:“暗惊凡骨升仙籍,忽讶麻衣謁相庭。”
(6).见“ 麻衣相法 ”。  ——《漢語大詞典》
教人
后汉书蔡邕传风者天之号令所以教人也  ——《分类字锦》
说 ( 說 説 ) shuō/shuì/yuè
说 [ shuō ]
  1. 用话来表达意思:~话。~明。演~。解~。
  2. 介绍:~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均读轻声)。~媒。
  3. 言论,主张:学~。著书立~。
  4. 责备:数~。
  5.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说 [ shuì ]
◎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
    说 [ yuè ]
    ◎ 古同“”。
      短 duǎn《國語辭典》

      短 [ duǎn ]

      1. 长的相反词:➊ ​ 指距离或长度小。如:「短刀」、「短裙」。➋ ​ 指时间少。如:「昼长夜短」。《书经·尧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➌ ​ 指才气少。如:「短才」。《晋书·卷六二·刘琨传》:「以臣愚短,当此至难,忧如循环,不遑寝食。」
      1. 过失、缺点。如:「护短」、「揭短」、「说长道短」、「截长补短」。
      1. 缺少。《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我这儿短了两只白皮箱。」
      2. 说别人坏话。《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3. 抢劫。《儒林外史·第四回》:「严乡绅执意不肯,把小的的驴和米同稍袋都叫人短了家去。」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