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野云墟月空荒寺,两袖寒风一帽尘。

杨万里宋代〕《宿金陵镇稳寺,望横山

再见横山滴眼新,山曾劝我脱官身。
灯笼箫鼓年年社,酒醆莺花处处人。
忽忆诸公牡丹会,转头五柞去年春。
野云墟月空荒寺,两袖寒风一帽尘。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野云空荒两袖寒风一帽

野云(野云)
唐 李嘉祐 和袁郎中破贼后经剡县山水上太尉 鸣笳山月晓,摇旆野云低。
唐 白居易 西掖早秋直夜书意 冠盖栖野云,稻粱养山鸟。
唐 李程 春台晴望 静看迟日上,闲爱野云平。
唐 李群玉 湖寺清明夜遣怀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唐 张乔 题广信寺 野云来影远,沙鸟去行低。
唐 韦庄 龙潭 激石悬流雪满湾,九龙潜处野云闲。
宋 梅尧臣 寄许主客 野云不散低侵水,鱼艇无依尚盖蓬。
宋 陆游 深居 零落野云寒傍水,霏微山雨晚成泥。  ——《骈字类编》
墟 xū《國語辭典》

墟 [ xū ]

  1. 大土堆。《孔子家語·卷六·執轡》:「墟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細。」唐·韓愈〈圬者王承福傳〉:「有一至者焉,又往過之,則為墟矣。」
  2. 荒廢的城市、村落。如:「廢墟」、「殷墟」。《戰國策·齊策六》:「破燕兵,復齊墟。」明·梅鼎祚《玉合記·第二十七齣》:「閭里成墟,門庭易主。」
  3. 泛指村莊、村落。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一:「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唐·王維〈渭川田家〉詩:「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4. 農村定期的市集。如:「牛墟」、「趕墟」。
  1. 毀滅。《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句踐世家》:「王不聽諫,後三年吳其墟乎!」
月 yuè《國語辭典》

月 [ yuè ]

  1. 月亮、月球。如:「新月」、「殘月」、「日月星辰」。
  2. 月球繞行地球一周所需的時間。十二個月為一年。
  3. 月光。唐·杜甫〈夢李白〉詩二首之一:「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4.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年有十二個月。如:「這個企劃案花了數月時間才完成。」
  5. 姓。如明代有月文憲。
  6.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圓形像月亮的。如:「月餅」。《新唐書·卷一三六·李光弼傳》:「治塹溝,築月城以守。」
  2. 每月的。如:「月會」、「月刊」、「月薪」。
空荒 kōng huāng
荒凉。《宋书·索虏传论》:“村井空荒,无復鸣鸡吠犬。” 宋 陈师道 《舟中》诗:“岸上空荒夜火明,舟中起坐待残更。”  ——《漢語大詞典》
寺 sì《國語辭典》

寺 [ sì ]

  1. 古代的官舍、官署。如:「大理寺」、「太常寺」。《说文解字·寸部》:「寺,廷也。」《新唐书·卷四十六·百官志一》:「其官司之别,曰省、曰台、曰寺、曰监、曰卫、曰府,各统其属,以分职定位。」
  2. 佛教的庙宇,僧人所居住的地方。如:「少林寺」、「善导寺」。唐·张籍〈野寺后池寄友〉诗:「佛寺连野水,池幽夏景清。」
  3. 宦官。如:「寺人」、「阉寺」。《洛阳伽蓝记·卷一·昭仪尼寺》:「太后临朝,阍寺专宠。」
两袖(两袖)
宋 苏轼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其二 朝回两袖天香满,头上银幡笑阿咸。
宋 范成大 宴坐庵四首 其一 衲被蒙头笼两袖,藜床无地著功名。
元 袁桷 安山晓泊 两袖飞仙舞玉龙,晓来朝岳日华东。
元 袁士元 送信孚中住龙翔集庆寺 上人昔年住东海,两袖天香云霭霭。
元 叶颙 晚步 两袖天风明月上,杖头挑得树阴归。  ——《骈字类编》
寒风(寒風)hán fēng
(1).北风;寒冷的风。《吕氏春秋·有始》:“何谓八风……北方曰寒风。” 南朝 宋 王微 《杂诗》:“孟冬寒风起,东壁正中昏。” 管桦 《将军河》第一部第三六章:“淹没在雪里的衰草,露出尖梢,在寒风中摇动。”
(2).亦称“ 寒风子 ”。古代传说中人名。以善相马称。《吕氏春秋·观表》:“古之善相马者, 寒风是 相口齿, 麻朝 相颊。” 许维遹 集释:“ 毕沅 曰: 寒风 ,《淮南子·齐俗训》作 韩风 。又‘是’字 朱 本作‘氏’。案:‘寒’、‘韩’,‘是’、‘氏’,古皆通用。 维遹 案:《事类赋》二十一引无‘是’字。” 唐 李白 《天马歌》:“不逢 寒风子 ,谁採逸景孙?” 王琦 注:“《吕氏春秋》:古之善相马者, 寒风氏 相口齿,天下之良工也。”  ——《漢語大詞典》
一帽
北史宋世景传发奸摘伏有若神明尝有一吏休满还郡食人难豚又有一干受人一帽世景叱而告之吏干叩头服罪  ——《骈字类编》
尘 ( 塵 ) chén
尘 [ chén ]
  1. 飞扬的灰土:~土。~埃。~垢。~芥(尘土和小草,喻轻微的事物)。粉~。烟~。甚嚣~上。望~莫及。
  2. 佛家、道家指人间:红~。~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