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才溢下位,蹇步徒猖狂。
今日霖雨霁,飒然高馆凉。秋风吹二毛,烈士加慨慷。
忆昔皇运初,众宾俱龙骧。解巾佐幕府,脱剑升明堂。
郁郁被庆云,昭昭翼太阳。鲸鱼纵大壑,鸑鷟鸣高冈。
信矣草创时,泰阶速贤良。一言顿遭逢,片善蒙恩光。
我生属圣明,感激窃自强。崎岖郡邑权,连骞翰墨场。
天朝富英髦,多士如珪璋。盛才溢下位,蹇步徒猖狂。
闭门对群书,几案在我旁。枕席相远游,聊欲浮沧浪。
八月白露降,玄蝉号枯桑。舣舟临清川,迢递愁思长。
我有同怀友,各在天一方。离披不相见,浩荡隔两乡。
平生霞外期,宿昔共行藏。岂无蓬莱树,岁晏空苍苍。
忆昔皇运初,众宾俱龙骧。解巾佐幕府,脱剑升明堂。
郁郁被庆云,昭昭翼太阳。鲸鱼纵大壑,鸑鷟鸣高冈。
信矣草创时,泰阶速贤良。一言顿遭逢,片善蒙恩光。
我生属圣明,感激窃自强。崎岖郡邑权,连骞翰墨场。
天朝富英髦,多士如珪璋。盛才溢下位,蹇步徒猖狂。
闭门对群书,几案在我旁。枕席相远游,聊欲浮沧浪。
八月白露降,玄蝉号枯桑。舣舟临清川,迢递愁思长。
我有同怀友,各在天一方。离披不相见,浩荡隔两乡。
平生霞外期,宿昔共行藏。岂无蓬莱树,岁晏空苍苍。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盛才 shèng cái
高才。 汉 徐干 《中论·智行》:“ 仲尼 亦奇 颜渊 之有盛才也。”《北齐书·魏收传》:“﹝ 扬愔 ﹞以 收 一代盛才,难於率尔,久而未讫。” 唐 杜甫 《入衡州》诗:“中有古刺史,盛才冠巖廊。” ——《漢語大詞典》
溢 yì《國語辭典》
溢 [ yì ]
动- 液体漫出外流。《礼记·王制》:「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新唐书·卷九七·魏征传》:「是岁,大雨,谷、洛溢,毁宫寺十九,漂居人六百家。」
- 泛指外流、流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四回》:「现在我们中国所用的全是墨西哥银圆,利权外溢,莫此为甚!」
- 流露、充满。如:「热情洋溢」。《文选·陆机·文赋》:「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 盈耳。」
- 过分、过度。如:「溢美」。汉·桓宽《盐铁论·错币》:「故人主积其食,守其用,制其有余,调其不足,禁溢羡,厄利涂,然后百姓可家给人足也。」南朝宋·鲍照〈征北世子诞育上疏〉:「不胜殊欢溢喜,谨奉表以闻。」
- 量词。古代计算重量的单位。二十两为一溢。《战国策·秦策一》:「白壁百 双,黄金万溢。」汉·高诱·注:「万溢,万金也。二十两为一溢也。」通「镒」。
下位 xià wèi
(1).低下的地位;卑贱的地位。《易·乾》:“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左传·襄公九年》:“今我妇人,而与於乱。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谓元。” 晋 卢谌 《览古》诗:“ 藺 生在下位, 繆 子称其贤。” 明 刘基 《郑士亨东游集序》:“彼二子者好为文,则不取诸时人之所趋,而独慕於居下位之 郑子 何邪?” 清 鲁仕骥 《〈四书通义〉后序》:“公生当末世,居下位,不得致身人主之侧。”
(2).坐次低的席位。 元 杨梓 《敬德不伏老》第一折:“有功者上首而坐,簪花饮酒,功少者下位而次之,只饮酒,不簪花。” ——《漢語大詞典》
(2).坐次低的席位。 元 杨梓 《敬德不伏老》第一折:“有功者上首而坐,簪花饮酒,功少者下位而次之,只饮酒,不簪花。” ——《漢語大詞典》
蹇步 jiǎn bù
谓步履艰难。 南朝 宋 谢瞻 《张子房》诗:“四达虽平直,蹇步愧无良。”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谐谑·嘉兴谑语》:“书中车马多如簇, 钱举人 独身走躑躅。 钱 居贫不克具舆马,又蹇步不良於行也。” 清 吴檠 《咏怀》:“曲径非不捷,由之转穷途。欲速嗟无成,蹇步愧亨衢。” ——《漢語大詞典》
徒 tú《國語辭典》
徒 [ tú ]
動- 步行。《說文解字·辵部》:「徒,步行也。」《易經·賁卦·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
- 步卒、兵卒。《詩經·魯頌·閟宮》:「公徒三萬。」《左傳·隱公四年》:「諸侯之師,敗鄭徒兵,取其禾而還。」
- 人,多指壞人。如:「暴徒」、「匪徒」、「不法之徒」。
- 服膺、信仰某一宗教或學說的人。如:「信徒」、「教徒」、「基督徒」、「佛教徒」。
- 門人、弟子。如:「學徒」、「門徒」、「徒弟」。《論語·先進》:「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 一種拘禁犯人,強服勞役的刑罰。如:「無期徒刑」、「他被判有期徒刑二年,得併科罰金。」
- 空的,不憑藉什麼的。如:「徒手搏虎」、「徒手體操」。
- 但、僅。如:「徒增煩惱」。《孟子·公孫丑上》:「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孤非徒對諸君說此也,常以語妻妾,皆令深知此意。」
- 白白的、平白。如:「徒然」、「徒勞無功」、「徒託空言」。漢·無名氏〈長歌行〉:「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卻、竟然。《莊子·天地》:「吾聞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見功多者,聖人之道。今徒不然。」《荀子·子道》:「吾以夫子為無所不知,夫子徒有所不知。」
猖狂 chāng kuáng
(1).谓随心所欲,无所束缚。《庄子·在宥》:“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 成玄英 疏:“无心妄行,无的当也。” 南朝 宋 鲍照 《侍郎报满辞阁疏》:“幼性猖狂,因顽慕勇,释担受书,废耕学文。” 明 唐寅 《烟波钓叟歌》:“芦花荡里醉眠时,就解蓑衣作衾枕;撑开老眼恣猖狂,仰视青天大如饼。”
(2).指清虚以自守的境界。 唐 沈佺期 《答魑魅代书寄家人》诗:“独坐寻《周易》,清晨咏《老》《庄》;此中因悟道,无问入猖狂。”
(3).狂妄而放肆。 汉 扬雄 《赵充国颂》:“明灵惟 宣 ,戎有 先零 。 先零 猖狂,侵 汉 西疆。” 唐 刘禹锡 《谢兵马使朱郑等官表》:“遂使感激之士,希勇爵以捐躯;猖狂之徒,聆圣泽而悛性。” 宋 苏轼 《上富丞相书》:“ 軾 也西南之匹夫……翰林 欧阳公 不知其不肖,使与於制举之末而发其猖狂之论,是以輒进説於左右。”《红楼梦》第五回:“子係 中山 狼,得志便猖狂。”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三章:“不管敌机多么猖狂,公路上的车辆照旧扬着飞尘不绝地驰骋。”
(4).形容思想、感情、文章气势激荡奔放。 晋 陶潜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悠悠待秋稼,寥落将赊迟。逸想不可淹,猖狂独长悲。” 逯钦立 注:“猖狂,情怀激动。” 唐 柳宗元 《答韦珩示韩愈相推以文墨事书》:“ 雄 之遣言措意,颇短局滞澁,不若 退之 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六节:“ 韩 柳 是好友,又互相了解彼此的造诣, 柳 称 韩 文‘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所谓猖狂云云,就是 韩愈 兴儒反佛,理直气壮,表现阳刚爽朗,文章雄伟的气象。”
(5).形容气势猛烈。 唐 元稹 《有酒》诗之八:“阴火然兮众族沸渭,颶风作兮昼夜猖狂。”《水浒传》第六六回:“烟迷城市,火燎楼臺……斑毛老子,猖狂燎尽白髭鬚;緑髮儿郎,奔走不收华盖伞。”
(6).狂乱貌。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吴夫差传》:“ 吴王 率羣臣遁去,昼驰夜走,三日三夕达於 秦餘杭山 ,胸中愁忧,目视茫茫,行步猖狂,腹馁口饥。” 宋 叶适 《宿觉庵记》:“盖世有畏日暮,疾走猖狂而迷惑者,然犹反顾不已。” ——《漢語大詞典》
(2).指清虚以自守的境界。 唐 沈佺期 《答魑魅代书寄家人》诗:“独坐寻《周易》,清晨咏《老》《庄》;此中因悟道,无问入猖狂。”
(3).狂妄而放肆。 汉 扬雄 《赵充国颂》:“明灵惟 宣 ,戎有 先零 。 先零 猖狂,侵 汉 西疆。” 唐 刘禹锡 《谢兵马使朱郑等官表》:“遂使感激之士,希勇爵以捐躯;猖狂之徒,聆圣泽而悛性。” 宋 苏轼 《上富丞相书》:“ 軾 也西南之匹夫……翰林 欧阳公 不知其不肖,使与於制举之末而发其猖狂之论,是以輒进説於左右。”《红楼梦》第五回:“子係 中山 狼,得志便猖狂。”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三章:“不管敌机多么猖狂,公路上的车辆照旧扬着飞尘不绝地驰骋。”
(4).形容思想、感情、文章气势激荡奔放。 晋 陶潜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悠悠待秋稼,寥落将赊迟。逸想不可淹,猖狂独长悲。” 逯钦立 注:“猖狂,情怀激动。” 唐 柳宗元 《答韦珩示韩愈相推以文墨事书》:“ 雄 之遣言措意,颇短局滞澁,不若 退之 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六节:“ 韩 柳 是好友,又互相了解彼此的造诣, 柳 称 韩 文‘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所谓猖狂云云,就是 韩愈 兴儒反佛,理直气壮,表现阳刚爽朗,文章雄伟的气象。”
(5).形容气势猛烈。 唐 元稹 《有酒》诗之八:“阴火然兮众族沸渭,颶风作兮昼夜猖狂。”《水浒传》第六六回:“烟迷城市,火燎楼臺……斑毛老子,猖狂燎尽白髭鬚;緑髮儿郎,奔走不收华盖伞。”
(6).狂乱貌。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吴夫差传》:“ 吴王 率羣臣遁去,昼驰夜走,三日三夕达於 秦餘杭山 ,胸中愁忧,目视茫茫,行步猖狂,腹馁口饥。” 宋 叶适 《宿觉庵记》:“盖世有畏日暮,疾走猖狂而迷惑者,然犹反顾不已。”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