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对熏炉茗椀,扪虱纵雄谭。

朱晞颜宋代〕《八声甘州 题西山爽气楼

向青汜坊底午桥边,新买屋三间。有嘉蔬半席,修篁数个,分占宽閒。

著取层梯直上,阑楯出高寒。不见终南径,惟有西山。

门外红尘似海,待抽手版,同拟君看。对熏炉茗椀,扪虱纵雄谭。

笑当年、多情王粲,赋终非吾土,泪空弹。任俗子、卧之楼下,那许跻攀。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熏炉扪虱

对 ( 對 ) duì
对 [ duì ]
  1. 答,答话,回答:~答如流。无言以~。
  2. 朝着:~酒当歌。
  3. 处于相反方向的:~面。
  4. 跟,和:~他商量一下。
  5. 互相,彼此相向地:~立。~流。~接。~称(chèn)。~峙。
  6. 说明事物的关系:~于。~这事有意见。
  7. 看待,应付:~待。
  8. 照着样检查:核~。校(jiào )~。
  9. 投合,适合,使相合:~应(yìng )。~劲。
  10.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神色不~。
  11. 双,成双的:配~。~偶。~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
  12. 平分,一半:~开。
  13. 搀和(多指液体):~水。
  14. 量词,双:一~鹦鹉。
熏炉(熏爐)xūn lú
亦作“燻炉”。 用以熏香或取暖的炉子。 唐 卢照邻 《释疾文·悲夫》:“御燻炉兮长不暖,对巵酒兮忧恒满。” 唐 张曙 《浣溪沙》词:“枕障熏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尔应知。”《新唐书·仪卫志上》:“朝日,殿上设黼扆、躡席、熏炉、香案。” 宋 李清照 《浣溪沙》词:“玉鸭熏炉閒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遗犀还解辟寒无?” 宋 范成大 《卜算子》词:“半夜清香入梦来,从此燻炉冷。”  ——《漢語大詞典》
茗 míng《國語辭典》

茗 [ míng ]

  1. 本指较晚采取的茶叶,现为茶的通称。如:「品茗」、「香茗」。

茗 [ ​mǐng ]

  1. (一)​之又音。
椀 wǎn《國語辭典》
  1. 「碗 」的异体字。
扪虱(捫虱,捫蝨)mén shī
(1). 前秦 王猛 少年时很穷苦。 东晋 大将 桓温 兵进 关中 时,他去谒见,一面侃侃谈天下事,一面在扪虱,旁若无人。 桓温 见他不凡,问他:我奉天子之命讨逆,“而三 秦 豪杰未有至者何也”? 王猛 说:你不远数千里而来,但“ 长安 咫尺而不渡 灞水 ”,百姓还不知你到底要怎么样,所以不至。 桓温 无言以对。见《晋书·王猛传》。后以“捫蝨”形容放达从容,侃侃而谈。 唐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诗:“披云睹青天,捫虱话良图。” 宋 王禹偁 《五哀诗·故国子博士郭公忠恕》:“早佐 襄阴 幕, 汉 鼎入 周 室;失志罢屠龙,佯狂遂捫蝨。” 清 石韫玉 《折桂令·自题归来图》套曲:“一个个妙技屠龙,雄谈捫虱,壮志闻鸡。”
(2).泛指任情自适。 唐 李颀 《野老曝背》诗:“有时捫虱独搔首,目送归鸿篱下眠。” 元 揭傒斯 《题牧羊图》诗:“白昼捫蝨眠,清风满高树。”   ——《漢語大詞典》
纵 ( 縱 ) zòng/zǒng
纵 [ zòng ]
  1. 放:~虎归山。~火。
  2. 放任;不拘束:放~。~目四望。~情。~观全局。
  3. 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身。
  4. 即使:~然。~使。~令。
  5. 竖,直,南北的方向,与“”相对:~横交错。~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贯。~深。
  6. 起皱纹:~花(用有皱纹的纸做成的花)。这张纸都~了。
  7. 指连队编制上的“纵队”。
纵 [ zǒng ]
  1. 急遽的样子:“丧事欲其~~尔”。
雄 xióng《國語辭典》

雄 [ xióng ]

  1. 公鸟。唐·杜甫〈义鹘行〉:「雄飞远求食,雌者鸣辛酸。」
  2. 勇敢杰出的人或强大的国家。如:「战国七雄」、「一代枭雄」。《汉书·卷四三·郦食其传》:「且两雄不俱立,楚汉久相持不决,百姓骚动,海内摇荡。」
  3. 胜利。《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1. 阳性的或指生物中能产生精细胞的。如:「雄鸭」、「雄鸡」。《诗经·齐风·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绥绥。」
  2. 超群的、杰出的。《三国志·卷二二·魏书·陈矫传》:「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
  3. 威武有力。如:「雄壮」。唐·刘禹锡〈奉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诗:「行色旌旗动,军声鼓角雄。」
谭 ( 譚 ) tán
谭 [ tán ]
  1. 同“”。
  2.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