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老松
广志千岁老松子色黄白味似栗可食 ——《韵府拾遗 冬韵》
立地 lì dì
(1).立刻;即时。 唐 吕岩 《五言》诗之十:“耄年服一粒,立地变冲童。” 宋 杨万里 《江山道中蚕麦大熟》诗:“新晴户户有欢颜,晒茧摊丝立地乾。”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五幕:“把歌辞和谱交给她,她说好得很,她们立地就练习。”
(2).站立着。 宋 无名氏 《步蟾宫》词:“夜深著緉小鞋儿,斜靠著屏风立地。”《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忽一日, 潘松 在门前立地。” ——《漢語大詞典》
(2).站立着。 宋 无名氏 《步蟾宫》词:“夜深著緉小鞋儿,斜靠著屏风立地。”《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忽一日, 潘松 在门前立地。” ——《漢語大詞典》
同 ( 衕 ) tóng/tòng《國語辭典》
同 [ tóng ]
动- 会合、聚集。如:「会同」。《说文解字·𠔼部》:「同,合会也。」唐·钱起〈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诗:「劝君稍尽离筵酒,千里佳期难再同。」
- 统一、齐一。《书经·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宋·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一齐分享、从事等。如:「同甘苦,共患难。」《孙子·谋攻》:「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 赞成。如:「赞同」、「同意」。
- 一样的。如:「同类」、「相同」、「同工同酬」。
- 一起、共同。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唐·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一:「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和、与、跟。如:「有事同你商量。」、「我同他一起去看电影。」
- 和谐、和平。如:「促进世界大同」。《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契约。如:「合同」。
- 姓。如唐代有同谷。
同 [ tòng ]
名- 巷弄、小街道。如:「胡同」。
高节(高節)gāo jié
(1).高其节操,坚守高尚的节操。《庄子·让王》:“若 伯夷 、 叔齐 者,其於富贵也,苟可得已,则必不赖,高节戾行,独乐其志,不事於世,此二士之节也。”《吕氏春秋·离俗》:“高节厉行,独乐其意,而物莫之害。”《宋书·宗悫传》:“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 炳 ( 宗炳 )素高节,诸子羣从皆好学。”
(2).高尚的节操。《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鲁仲连 者, 齐 人也。好奇伟俶儻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 唐 顾况 《哭从兄萇》诗:“立身有高节,满卷多好诗。” 清 周亮工 《寄潍县杨再蘧蔡漫夫于鸣岐》诗之二:“ 箕山 高节推 徐干 , 北海 雄姿重 孔融 。”
(3).高耸的竹竿。竹有节,故称。 唐 方干 《方著作画竹》诗:“叠叶与高节,俱从毫末生。”
(4).指使臣所持的旄节。其长八尺,故称。 唐 贾岛 《颂德上贾长侍》诗:“高节羽书期独传,分符 絳郡 滞长材。” ——《漢語大詞典》
(2).高尚的节操。《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鲁仲连 者, 齐 人也。好奇伟俶儻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 唐 顾况 《哭从兄萇》诗:“立身有高节,满卷多好诗。” 清 周亮工 《寄潍县杨再蘧蔡漫夫于鸣岐》诗之二:“ 箕山 高节推 徐干 , 北海 雄姿重 孔融 。”
(3).高耸的竹竿。竹有节,故称。 唐 方干 《方著作画竹》诗:“叠叶与高节,俱从毫末生。”
(4).指使臣所持的旄节。其长八尺,故称。 唐 贾岛 《颂德上贾长侍》诗:“高节羽书期独传,分符 絳郡 滞长材。” ——《漢語大詞典》
芳草 fāng cǎo
(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沈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漢語大詞典》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漢語大詞典》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代-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心 xīn《國語辭典》
心 [ xīn ]
名- 內臟之一。參見「心臟 」條。
- 我國古代認為心主管思維,故相沿以為腦的代稱。如:「用心」、「勞心勞力」。《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則思。」
- 思想、意念、感情。如:「傷心」、「心中不安」、「心情煩悶」。《文選·曹丕·與吳質書》:「東望於邑,裁書敘心。」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心凝形釋。」
- 思慮、謀畫。如:「有心人」、「有口無心」。《呂氏春秋·審應覽·精諭》:「紂雖 多心,弗能知矣。」
- 性情。如:「心性」。《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于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
- 平面或物體的中央或內部。如:「江心」、「掌心」、「圓心」。唐·劉禹錫〈洞庭秋月行〉:「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鎔金。」
- 植物的花蕊或苗尖。如:「花心」。南朝梁·簡文帝〈上巳侍宴林光殿曲水詩〉:「林花初墮蔕,池荷欲吐心。」
-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五宿,有三顆星。《詩經·唐風·綢繆》:「三星在天。」漢·鄭玄·箋:「三星,謂心星也。」
- 二一四部首之一。
吊 diào《國語辭典》
吊 [ diào ]
動- 懸掛。如:「懸吊」、「吊頸」、「上吊」。
- 收回、扣留。如:「他因違規駕駛而被吊銷執照。」
- 提取。如:「吊卷」。
- 到喪家慰問祭奠。如:「吊祭」、「哀吊」。同「弔 」。
- 懸掛的。如:「吊鐘」、「吊燈」、「吊橋」。
- 量詞。古代計算錢幣的單位。同「弔 」。
谪仙(謫僊)zhé xiān
亦作“ 謫僊 ”。
(1).谪居世间的仙人。常用以称誉才学优异的人。《南齐书·高逸传·杜京产》:“ 永明 中 会稽 钟山 有人姓 蔡 ,不知名。山中养鼠数十头,呼来即来,遣去便去。言语狂易。时谓之‘謫仙’。” 唐 李白 《玉壶吟》:“世人不识 东方朔 ,大隐 金门 是謫仙。”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吴彩鸾所写之书》:“ 吴彩鸞 ,世传謫仙也。”
(2).专指 李白 。 唐 孟棨 《本事诗·高逸》:“ 李太白 初自 蜀 至京师,舍於逆旅。 贺监 知章 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復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謫仙’。” 唐 韩愈 《石鼓歌》:“ 少陵 无人 謫僊 死,才薄将奈石鼓何!”一本作“ 謫仙 ”。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李太白》:“故 李謫仙 《吹笛》诗:‘ 黄鹤楼 中吹玉笛, 江城 五月《落梅花》。’”
(3).借指被谪降的官吏。 唐 刘禹锡 《寄唐州杨八归厚》诗:“謫仙年月今应满,戇諫声名众所知。”
见“ 謫仙 ”。 ——《漢語大詞典》
(1).谪居世间的仙人。常用以称誉才学优异的人。《南齐书·高逸传·杜京产》:“ 永明 中 会稽 钟山 有人姓 蔡 ,不知名。山中养鼠数十头,呼来即来,遣去便去。言语狂易。时谓之‘謫仙’。” 唐 李白 《玉壶吟》:“世人不识 东方朔 ,大隐 金门 是謫仙。”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吴彩鸾所写之书》:“ 吴彩鸞 ,世传謫仙也。”
(2).专指 李白 。 唐 孟棨 《本事诗·高逸》:“ 李太白 初自 蜀 至京师,舍於逆旅。 贺监 知章 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復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謫仙’。” 唐 韩愈 《石鼓歌》:“ 少陵 无人 謫僊 死,才薄将奈石鼓何!”一本作“ 謫仙 ”。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李太白》:“故 李謫仙 《吹笛》诗:‘ 黄鹤楼 中吹玉笛, 江城 五月《落梅花》。’”
(3).借指被谪降的官吏。 唐 刘禹锡 《寄唐州杨八归厚》诗:“謫仙年月今应满,戇諫声名众所知。”
见“ 謫仙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