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酒仰秫田陶令宅,井分丹水葛洪山。

张雨元代〕《题西湖何氏隐真馆

鸡犬云中豹一斑,路邻仙冢昔跻攀。说经僧去黄龙卧,负药童归白鹤闲。

酒仰秫田陶令宅,井分丹水葛洪山。不因草结昭台约,此地从知几往还。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秫田陶令宅丹水葛洪

酒 jiǔ《國語辭典》

酒 [ jiǔ ]

  1. 用米、麦或水果等发酵酿制而成,内含酒精的刺激性饮料。如:「米酒」、「葡萄酒」。宋·陆游〈假中闭户终日偶得绝句〉三首之三:「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
仰 yǎng/áng《國語辭典》

仰 [ yǎng ]

  1. 抬头。唐·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2. 朝上、向上。《淮南子·天文》:「冬日至则阳乘阴,是以万物仰而生。」
  3. 敬慕。如:「敬仰」、「景仰」。《儒林外史·第九回》:「如今若救出杨先生来,这一镇的人,谁不感仰。」
  4. 旧时公文用语。上行文中置于恳、祈、请之前,表示尊敬,如:「仰恳鉴察」;下行文中,表示命令,如:「令仰遵照」。《通俗编·政治》引孔平仲《谈苑》:「今公家文移,以上临下,皆用仰字。」
  5. 依赖。如:「仰仗」、「仰赖」。《后汉书·卷一六·邓禹传》:「今吾众虽多,能战者少,前无可仰之积,后无转馈之资。」
  1. 姓。如宋代有仰忻。
秫田 shú tián
种稙黏粟之田。 宋 方岳 《次韵田园居》:“带郭林塘儘可居,秫田虽少不如归。” 元 方澜 《渊明》诗:“尚不归莲社,谁能爱秫田?” 明 高启 《题朱泽民荆南旧业图》诗:“秫田半顷连芋区,茅屋三间倚萝薜。”  ——《漢語大詞典》
陶令宅 táo lìng zhái
晋 诗人 陶潜 的家宅。后用指隐者居所。 唐 顾非熊 《万年厉员外宅残菊》诗:“今朝 陶令 宅,不醉却应难。”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呈茂中前章纪广济仓事》词:“种柳已成 陶令 宅,散花更满 维摩 室。”  ——《漢語大詞典》
井 jǐng《國語辭典》

井 [ jǐng ]

  1. 為汲水而挖掘的深洞。如:「水井」、「枯井」。《孟子·公孫丑上》:「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
  2. 像井的坑洞。如:「鹽井」、「油井」。
  3. 人口聚居的地方。如:「市井」。《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臣迺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從之。」唐·陳子昂〈謝賜冬衣表〉:「三軍協慶,萬井相歡。」
  4. 家鄉。如:「鄉井」、「離鄉背井」。
  5. 周代田制以百畝為一井。參見「井田 」條。
  6.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巽(☴)​下坎(☵)​上。表示君子修德,終始無變之象。
  7. 姓。如明代有井源。
  1. 整齊的樣子。如:「井井有條」。
分 fēn/fèn《國語辭典》

分 [ fēn ]

  1. 將整體變成若干部分,或使聯在一起的事物離開。與「合」相對。如:「分割」、「劃分」、「分離」。《論語·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文選·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四首之二》:「逝者如流水,哀此遂離分。」
  2. 配與、給與。《左傳·莊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史記·卷一 ○九·李將軍傳》:「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
  3. 分擔。如:「分憂解勞」。《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起)​與士卒分勞苦。」
  4. 辨別。《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呂氏春秋·慎行傳·察傳》:「是非之經,不可不分。」
  1. 由總機構中分出來的。如:「分局」、「分隊」、「分校」、「分公司」。
  2. 清楚的、明白的。如:「是非分明」。唐·杜甫〈新婚別〉詩:「妾身未分明,何以 拜姑嫜?」
  1. 區別、不一樣之處。《荀子·不苟》:「是君子、小人之分也。」
  2. 成績或競賽勝負的記數。如:「滿分」、「零分」。
  3. 時間的名稱。六十分為一小時。
  4. 量詞:➊ ​ 計算重量的單位。一兩的百分之一。➋ ​ 計算地積的單位。一畝的十分之一。➌ ​ 計算貨幣的單位。一元的百分之一。➍ ​ 計算時間的單位。六十分為一小時。如:「他花了數分的時間完成這項實驗。」➎ ​ 計算角度的單位。一度的六十分之一。➏ ​ 計算程度深淺的單位。如:「一分努力,一分收穫。」、「逢人只說三分話。」
  5. 數學上用來表示分數,或直接指分數。如:「二分之一」、「百分之一」、「約分」。

分 [ fèn ]

  1. 個人在社會中所擁有的名位、職責與權利的範圍。如:「身分」、「本分」。《禮記·禮運》:「男有分,女有歸。」
  2. 情誼、關係。如:「情分」、「緣分」。《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元·秦𥳑夫《東堂老·楔子》:「老夫與居士,通家往來,三十餘年,情同膠漆,分若陳、雷。」
  3. 成分。如:「糖分」、「養分」。
  4. 整體中一個單位。如:「部分」、「我的分」。同「份 」。
丹水 dān shuǐ
(1).传说中的水名。《山海经·南山经》:“ 丹穴 之山,其上多金玉, 丹水 出焉,而南流注於 渤海 。”《楚辞·贾谊〈惜誓〉》:“涉 丹水 而驰骋兮,右大 夏 之遗风。” 王逸 注:“ 丹水 ,犹 赤水 也。《淮南》言 赤水 出 崑崙 也。” 北周 庾信 《谨赠司寇淮南公》诗:“ 商山 隐士石, 丹水 凤凰磯。” 清 黄遵宪 《感事》诗之二:“ 元洲 长洲 本幻渺, 丹水 赤水 疑有无。”
(2).水名。在今 河南 沁阳县 北。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怀州 北有 丹水 ,其源出 长平山 下。传云 秦 杀 赵 卒,其水变赤,因以为名。”  ——《漢語大詞典》
葛洪 gě hóng
(284-364)东晋道家、医学家、炼丹术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自幼好神仙导养之法。先后从郑隐、鲍玄学炼丹术和道术。后闻交趾出丹砂,求为勾漏令。携子侄至广州,止于罗浮山炼丹。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神仙传》《西京杂记》等。  ——《漢語大詞典》
山 shān《國語辭典》

山 [ shān ]

  1. 陆地上高起的部分。如:「崇山峻岭」。《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吴师奔,登山以 望,见楚师不继复逐之。」
  2. 坟墓。唐·李华〈含元殿赋〉:「靡迤秦山,陂陀汉陵。」
  3. 姓。如晋代有山涛。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山中的。如:「山村」、「山寨」。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