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神仙白日来云軿,云中鸾鹤同蹁跹。

丘逢甲清代〕《枚伯以长句题罗浮游草,次韵答之

我有故人子王子,其居乃在天台山。天台四万八千丈,石梁横空不可攀。

桃花流水空人间,仙山缥渺吾情牵,惜未来赋赤城篇。

故人出山到南海,一官绛帐兼高悬。相逢但说道可道,坐令仙山冷落天池莲。

神州尚未陆沉尽,山仍吾山川吾川。我生不辰处东海,中有玉山高拂天。

几年坐啸玉山下,长蛇荐食来蜿蜒。斩之不得避而去,恨满东海何能填?

人生万事一梦耳,当时枉作如雷颠。四海无家一身客,十年潦倒秋风前。

罗浮之山镇南海,一筇径往开秋烟。海上蓬莱此左股,五色雀蝶何翩翩!

神仙白日来云軿,云中鸾鹤同蹁跹。长爪麻姑定识我,共话沧海成桑田。

人间尚有未了事,仙丹虽熟无能仙。沉沉天风引回船,满山灵草何芊芊!

朱明洞天迟吾主,空看日出娱云泉。天下大洞天者十,金银宫阙名山巅。

天台第六罗浮七,洞中阁道原交连。君虽未到罗浮去,天台饱享云霞妍。

丈夫不作神仙亦当作豪杰,莫但留名万古将诗传。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神仙白日云軿云中鸾鹤蹁跹

神仙(神僊)shén xiān
亦作“ 神僊 ”。
(1).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可以超脱尘世,长生不老。《史记·孝武本纪》:“海上 燕 齐 之閒,莫不搤捥而自言有禁方,能神僊矣。”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当此之时, 燕 齐 之士释锄耒,争言神仙方士。” 宋 梅尧臣 《读〈汉书·梅子真传〉》诗:“ 九江 传神僊, 会稽 隐廛閈。” 陈毅 《游桂林》诗:“愿作 桂林 人,不愿作神仙。”
(2).宫殿名。《文选·班固〈西都赋〉》:“ 清凉宣 温 , 神仙 长年 , 金华 玉堂 , 白虎 麒麟 ,区宇若兹,不可殫论。” 李善 注引《三辅黄图》:“ 长乐宫 有 神仙殿 。”  ——《漢語大詞典》
白日 bái rì
(1).太阳;阳光。《楚辞·九辩》:“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鑠而减毁。” 汉 王粲 《登楼赋》:“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南史·苏侃传》:“青关望断,白日西斜。恬源靚雾,垄首暉霞。” 唐 韩愈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诗:“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 清 黄鷟来 《送田月枢归隐王屋》诗:“层林翳远空,白日忽西匿。”
(2).喻指君主。《文选·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张铣 注:“白日喻君,言放逐去君。” 唐 武元衡 《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之二:“ 崑 浪 黄河 注, 崦嵫 白日頽。”
(3).白昼;白天。《后汉书·吴祐传》:“今若背亲逞怒,白日杀人,赦若非义,刑若不忍,将如之何?”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六:“野鹤清晨出,山精白日藏。”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三折:“我白日里就见个簸箕星。”《西游记》第六七回:“白日里尚且难行,黑夜里怎生敢宿?” 管桦 《山谷中》:“从南方吹来的热风,就是在这夜晚也没有减低它的热度,只有压倒了青草的露水,散发出白日所没有的凉气。”
(4).时间;光阴。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此等之儔,既不助长农工女,无有益於世,而坐食嘉穀,消费白日,毁败成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唐 白居易 《浩歌行》:“既无长绳繫白日,又无大药驻朱颜。” 宋 欧阳修 《送孔生再游河北》诗:“志士惜白日,高车无停轮。” 明 李贽 《续藏书·内阁辅臣·岳正》:“世间白日如过隙,谁能耐烦等尔一落笔遂三十年也。”
(5).人世;阳间。 唐 孟郊 《悼幼子》诗:“一闭黄蒿门,不闻白日事。” 唐 杜牧 《忍死留别献盐铁相公二十叔》诗:“青春辞白日,幽壤作黄埃。” 宋 司马光 《祭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文》:“遐福未终,大期奄及。去白日之昭晰,归下泉之窈冥。”  ——《漢語大詞典》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兮!
  13. 姓。
云軿(雲軿)yún pēng
神仙所乘之车。以云为之,故云。 南朝 梁 沈约 《赤松涧》诗:“神丹在兹化,云軿於此陟。” 唐 顾况 《梁广画花歌》:“ 王母 欲过 刘彻 家, 飞琼 夜入云軿车。” 宋 梅尧臣 《题刘道士奉真亭》诗:“芝盖云軿杳无至,不知谁更似 杨权 。” 清 龚自珍 《忆瑶姬》词:“玉京宫殿杳,九霄仙佩,不下云軿。” 周斌 《上巳后楚伧招饮出示〈分湖吊梦图〉》诗之二:“惆悵云軿去不还,墓门瞻拜竟缘慳。”  ——《漢語大詞典》
云中(雲中)yún zhōng
(1).云霄之中,高空。常用指传说中的仙境。《楚辞·九歌·云中君》:“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王逸 注:“云中,云神所居也。”《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四·王子乔》:“ 王子乔 ,参驾白鹿云中遨。” 宋 柳永 《玉蝴蝶》词:“云中鼓吹,游徧 蓬莱 。”
(2).高耸入云的山上。喻尘世外。 宋 严参 《沁园春·自适》词:“吾应有,云中旧隐,竹里柴扉。”
(3).比喻朝廷。 明 高启 《寓感》诗之十六:“ 蜀 琴有奇纹,本是枯桐枝……曾持荐 黄帝 ,云中奏《咸池》。”
(4).古郡名。原为 战国 赵 地, 秦 时置郡,治所在 云中县 (今 内蒙古 托克托 东北)。 汉 代辖境较小。有时泛指边关。《韩非子·喻老》:“故虽有 代 、 云中 之乐,超然已无 赵 矣。”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要途问边急,杂虏入 云中 。” 清 朱彝尊 《送曹侍郎溶备兵大同》诗之二:“知有 冯唐 论将略,不令 魏尚 久 云中 。”
(5).古 云梦泽 。《左传·定公四年》:“ 楚子 涉 雎 济 江 ,入于 云中 。” 杜预 注:“入 云梦泽 中。” 杨伯峻 注:“传説 云梦泽 跨 江 南北,此 江 南之 云梦 。”  ——《漢語大詞典》
鸾鹤(鸞鶴)luán hè
亦作“ 鸞鸖 ”。
(1).鸾与鹤。相传为仙人所乘。 南朝 宋 汤惠休 《楚明妃曲》:“驂驾鸞鹤,往来仙灵。”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烟霞蓊蔚於城隅,鸞鸖盘旋於林表。” 清 高鹗 《题友人山水障子》诗:“林下马牛闲自放,岭头鸞鹤了无奇。”
(2).借指神仙。 唐 白居易 《酬赵秀才赠新登科诸先辈》诗:“莫羡 蓬莱 鸞鹤侣,道成羽翼自生身。”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益彰 叔则 鸞鹤之姿,转映 王恭 神仙之状。” 明 王宠 《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夙有邱壑向,缅怀鸞鹤踪。”  ——《漢語大詞典》
同 ( 衕 ) tóng/tòng《國語辭典》

同 [ tóng ]

  1. 会合、聚集。如:「会同」。《说文解字·𠔼部》:「同,合会也。」唐·钱起〈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诗:「劝君稍尽离筵酒,千里佳期难再同。」
  2. 统一、齐一。《书经·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宋·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3. 一齐分享、从事等。如:「同甘苦,共患难。」《孙子·谋攻》:「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4. 赞成。如:「赞同」、「同意」。
  1. 一样的。如:「同类」、「相同」、「同工同酬」。
  1. 一起、共同。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唐·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一:「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1. 和、与、跟。如:「有事同你商量。」、「我同他一起去看电影。」
  1. 和谐、和平。如:「促进世界大同」。《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 契约。如:「合同」。
  3. 姓。如唐代有同谷。

同 [ tòng ]

  1. 巷弄、小街道。如:「胡同」。
蹁跹(蹁躚)pián xiān
(1).旋转的舞姿。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诗:“掉荡云门发,蹁躚鷺羽振。”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二出:“闹清明鶯声婉囀,荡花枝蝶翅蹁躚。” 冰心 《寄小读者》二五:“我梦见那个雪人,在我刚刚完工之后,她忽然蹁跹起舞。”
(2).行不正貌;跛行貌。 宋 苏轼 《哭干儿》诗之一:“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未期观所好,蹁躚逐书史。” 明 许自昌 《水浒记·渔色》:“须知 子猷 访 戴 步蹁躚,谁知 吕安 题凤惜留连。”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