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窗外幽花,开遍处、这枝奇绝。

冒德娟清代〕《满江红 咏并蒂虞美人

窗外幽花,开遍处、这枝奇绝。染猩红、带雨拖烟,倚栏娇怯。

似为当年亡国恨,至今犹吐同心结。爱迎风、款款并香肩,迷蝴蝶。

心未冷,情还热。叹玉碎,怜簪折。羡一邱荒土,茁生英烈。

一叶半花堪再拜,同生同死无分别。笑青青、吕雉戚姬坟,难言说。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窗外幽花遍处奇绝

窗外
唐 綦毋潜 过融上人兰若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唐 方干 题桐庐谢逸人江居 鸟自树梢随果落,人从窗外卸帆过。  ——《骈字类编》
幽花
唐 杜甫 过南邻朱山人水亭 幽花欹满树,小水细通池。
唐 皮日休 李处士郊居 几多狎鸟皆谙性,无限幽花未得名。
宋 苏轼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析枝二首 其二 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
宋 张耒 夏日三首 其三 幽花避日房房敛,翠树含风叶叶香。  ——《骈字类编》
开 ( 開 ) kāi
开 [ kāi ]
  1.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2. 分割:对~。三十二~本。
  3. 通,使通:~导。~窍。
  4.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5. 扩大、发展:~扩。~拓。
  6. 发动或操纵:~动。~车。
  7. 起始:~始。~宗明义。
  8. 设置、建立:~创。~国。~设。
  9.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10. 支付:~销。~支。
  11. 沸腾,滚:~水。
  12. 举行:~运动会。
  13.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遍处(遍處)biàn chǔ
到处;处处。《禅真逸史》第三回:“侠骨天生金百炼,芳声遍处人钦羡。” 清 俞蛟 《梦厂杂著·轶事·双凤传觞齐昌江》:“ 齐昌 境内,遍处皆池沼,既可灌田,復可养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便带了全眷,来到 上海 ,在静安寺路租了一所洋房住下,遍处访问名医。”  ——《漢語大詞典》
这 ( 這 ) zhè/zhèi
这 [ zhè ]
  1. 代词,此,指较近的时间、地点或事物,与“”相对:~里。~些。~个。~样。
  2. 这时候,指说话的同时:他~就来。
这 [ zhèi ]
     ◎ “这(zhè)一”二字的合音,但指数量时不限于一:~个。~点儿。~些年。
枝 zhī/qí《國語辭典》

枝 [ zhī ]

  1. 树干从旁生出的枝条。如:「枯枝」、「嫩枝」。《说文解字·木部》:「枝,木别生条也。」
  2. 凡自同一本源而分出者。《左传·庄公六年》:「《诗》云:『本枝百世。』」《荀子·儒效》:「故以枝代主而非越也。」
  3. 四肢。《庄子·大宗师》:「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通「肢」。
  4. 量词。计算细长物体的单位。如:「一枝花」、「三枝毛笔」。
  5. 姓。如汉代有枝百英。
  1. 不中肯的、不一致的。《易经·系辞下》:「中心疑者,其辞枝。」

枝 [ qí ]

  1. 多出的脚趾。如:「骈拇枝指」。《集韵·平声·支韵》:「跂,《说文》:『足多指也。』或作枝。」同「跂 」。
奇绝(奇絶)qí jué
奇妙非常。 晋 陶潜 《和郭主簿》诗之二:“陵岑耸逸峯,遥瞻皆奇絶。” 宋 欧阳修 《送田画秀才宁亲万州序》:“由此而上泝江湍,入 三峡 ,险怪奇絶,乃可爱也。” 清 厉鹗 《东城杂记·锺馗图》:“不惟诗画奇絶,而 郑君 之友道,有足取焉。” 陈毅 《飞越喀喇昆仑山喜赋》诗:“朝阳东出,光景奇絶。”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