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他年 tā nián
(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他年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诗:“他年谁识我,心跡在 徐州 。” ——《漢語大詞典》
(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他年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诗:“他年谁识我,心跡在 徐州 。” ——《漢語大詞典》
传说(傳説)chuán shuō
(1).辗转述说。 唐 司空图 《商山》诗之二:“关头传説 开元 事,指点多疑 孟浩然 。”《英烈传》第四一回:“这树向来传説是无烟木,火中烧着时,只有焰,却无烟。” 清 汪懋麟 《寄苕文兄》诗:“ 吴 人好事竞传説,尽道此翁怀抱好。” 杨朔 《铁骑兵》:“ 包头 的百姓纷纷传说八路军有一团人来攻城,差一点把城攻破。”
(2).转告。《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有话我替你传説。”《醒世姻缘传》第八回:“你两个到家时,见了大婶,传説是我嘱咐。”
(3).指民间长期流传下来的对过去事迹的记述和评价等。 唐 韩愈 《谁氏子》:“神仙虽然有传説,知者尽知其妄矣。”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传说之所道,或为神性之人,或为古英雄,其奇才异能神勇为凡人所不及,而由于天授,或天相者, 简狄 吞燕卵而生 商 , 刘媪 得交龙而孕 季 ,皆其例也。” 闻一多 《端节的历史教育》:“据另一传说,竞渡的风俗起于 越王 勾践 ,那也不可靠。”
指解经的书。《汉书·艺文志》:“於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説,皆充祕府。”《晋书·礼志上》:“臣以为今宜参采《礼记》,略取传説,补其未备,一其殊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诗序则同义,传説则异体,总其归涂,实相枝干。” ——《漢語大詞典》
(2).转告。《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有话我替你传説。”《醒世姻缘传》第八回:“你两个到家时,见了大婶,传説是我嘱咐。”
(3).指民间长期流传下来的对过去事迹的记述和评价等。 唐 韩愈 《谁氏子》:“神仙虽然有传説,知者尽知其妄矣。”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传说之所道,或为神性之人,或为古英雄,其奇才异能神勇为凡人所不及,而由于天授,或天相者, 简狄 吞燕卵而生 商 , 刘媪 得交龙而孕 季 ,皆其例也。” 闻一多 《端节的历史教育》:“据另一传说,竞渡的风俗起于 越王 勾践 ,那也不可靠。”
指解经的书。《汉书·艺文志》:“於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説,皆充祕府。”《晋书·礼志上》:“臣以为今宜参采《礼记》,略取传説,补其未备,一其殊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诗序则同义,传説则异体,总其归涂,实相枝干。” ——《漢語大詞典》
仪 ( 儀 ) yí
仪 [ yí ]
- 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
- 礼物:贺~。谢~。
-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
- 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
- 姓。
封 fēng《國語辭典》
封 [ fēng ]
名- 包好的或用來裝東西的紙袋。如:「賞封」、「信封」、「拆封」。
- 量詞。計算包裹或裝上封套物件的單位。如:「一封信」。唐·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詩:「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紅樓夢·第二回》:「至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了兩封銀子……答謝甄家娘子。」
- 疆界。《左傳·僖公三十年》:「(晉)又欲肆其西封。」晉·杜預·注:「封,疆也。」
- 姓。唐代有封演。
- 密閉、緘合。如:「大雪封山」、「封住洞口」。《後漢書·卷六·順帝紀》:「而遠獻大珠,以求幸媚,今封以還之。」唐·白居易〈秦中吟·買花〉:「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
- 封閉、禁止使用。如:「查封」。《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沛公遂入咸陽,封宮室府庫,還軍霸上。」
- 限制。如:「故步自封」。
- 舊時帝王以土地、爵位、名號授給王族或有功的人。《孟子·告子下》:「周公之封於魯,為方百里也。」《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 聚土築墳。《易經·繫辭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唐·孔穎達·正義:「不積土為墳,是不封也。」《禮記·樂記》:「封王子比干之墓,釋箕子之囚。」
- 天子築壇祭天。《管子·地數》:「封於泰山,禪於梁父。封禪之王,七十二家。」
- 富厚、增加。《國語·楚語上》:「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三國吳·韋昭·注:「封,厚也。」唐·杜甫〈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詩:「春草封歸恨,源花費獨尋。」
- 圍棋中以破壞對手的通道而對其實施封鎖的下法。
令 líng/lǐng/lìng《國語辭典》
令 [ lìng ]
名- 命令、法令。如:「军令」、「人事命令」。《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令,反其旄倪。」
- 时节。如:「节令」、「夏令」。《镜花缘·第三九回》:「喜得正是小阳春当令,还不甚冷。」
- 词、曲中小令的简称。
- 姓。如汉代有令勉。
- 发布命令。《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使、让。《战国策·赵策四》:「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文选·李陵·答苏武书》:「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
- 好的、善的。如:「令德」、「令誉」。《诗经·大雅·卷阿》:「如圭如璋,令闻令望。」汉·郑玄·笺:「令,善也。」
- 敬辞。用以尊称他人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今人都只限用于尊称对方之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尊」、「令郎」、「令堂」、「令婿」。
只有 zhǐ yǒu
(1).唯有,仅有。 宋 苏轼 《和陈述古拒霜花》:“千株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明 李贽 《与周友山书》:“煢然孤独,无与晤语,只有一塔墓室可以厝骸,可以娱老。” 老舍 《黑白李》:“我只有这么一个弟弟。”
(2).连词。表示必需的条件,现代汉语中下文多与“才”或“方”呼应。 唐 韩愈 《皇太后挽歌》之三:“只有朝陵日,粧奩一暂开。” 宋 苏轼 《建中靖国元年正月复过虔再次前韵》:“只有貂裘在,犹堪买钓舟。”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 中国 。 ——《漢語大詞典》
(2).连词。表示必需的条件,现代汉语中下文多与“才”或“方”呼应。 唐 韩愈 《皇太后挽歌》之三:“只有朝陵日,粧奩一暂开。” 宋 苏轼 《建中靖国元年正月复过虔再次前韵》:“只有貂裘在,犹堪买钓舟。”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 中国 。 ——《漢語大詞典》
淮阳(淮阳)
史记留侯世家良尝学礼淮阳上又汲黯传会更五铢钱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 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彊予然后奉诏诏召见黯黯为上泣曰臣尝有狗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愿为中郎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上曰君薄淮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六汉书地理志淮阳国高帝十一年置
又韩王信传 年春上以为信壮武北近巩雒南迫宛叶东有淮阳皆天下劲兵处也乃更以太原郡为韩国徙信以备胡都晋阳 后汉书和帝纪章和二年三月丁酉改淮阳为陈国灭晋书宣帝纪四年秋九月帝督诸军击诸葛恪帝以 贼之要在于积谷乃大兴屯守广开淮阳百尺二渠又修诸陂于颍之南北万馀顷 宋书州郡志淮阳太守晋安帝义熙中土断立庐越绝书楚故治郢今南郡南阳汝南淮阳六安九江 江豫章长沙翼轸也 水经注泗水又东南径淮阳城北临泗水枚赵充国屯田奏臣前部士入山伐材木大小六万馀 皆在水次愿罢骑兵留弛刑应募及淮阳汝南步兵与吏士私从者凡合万二百八十一人用谷月二万七千三百六十三斛盐三百八斛分屯要害处昌庾信周大将军侯莫陈君夫人窦氏墓志铭祖以孝 之始主诺淮阳父以正光之初搴帷海岱 邹选金马门赋江都老仲舒之贤淮阳摈汲黯之直榴皇甫曾韦使君宅咏海榴诗淮阳卧理有清风腊月 花带雪红求杜牧初冬夜饮诗淮阳多病偶 欢客袖侵霜举烛盘 ——《骈字类编》
又韩王信传 年春上以为信壮武北近巩雒南迫宛叶东有淮阳皆天下劲兵处也乃更以太原郡为韩国徙信以备胡都晋阳 后汉书和帝纪章和二年三月丁酉改淮阳为陈国灭晋书宣帝纪四年秋九月帝督诸军击诸葛恪帝以 贼之要在于积谷乃大兴屯守广开淮阳百尺二渠又修诸陂于颍之南北万馀顷 宋书州郡志淮阳太守晋安帝义熙中土断立庐越绝书楚故治郢今南郡南阳汝南淮阳六安九江 江豫章长沙翼轸也 水经注泗水又东南径淮阳城北临泗水枚赵充国屯田奏臣前部士入山伐材木大小六万馀 皆在水次愿罢骑兵留弛刑应募及淮阳汝南步兵与吏士私从者凡合万二百八十一人用谷月二万七千三百六十三斛盐三百八斛分屯要害处昌庾信周大将军侯莫陈君夫人窦氏墓志铭祖以孝 之始主诺淮阳父以正光之初搴帷海岱 邹选金马门赋江都老仲舒之贤淮阳摈汲黯之直榴皇甫曾韦使君宅咏海榴诗淮阳卧理有清风腊月 花带雪红求杜牧初冬夜饮诗淮阳多病偶 欢客袖侵霜举烛盘 ——《骈字类编》
葛 gé/gě《國語辭典》
葛 [ gé ]
名- 植物名。豆科葛属,多年生蔓草。茎细长,复叶阔大,花紫赤色,结实成荚。根可入药,亦可取出淀粉,供食用及制糊用。纤维可织布及作造纸原料。
- 夏天所穿的衣服。宋·辛弃疾〈水调歌头·万事几时足〉词:「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
- 国名。夏朝所封的诸侯国。嬴姓。故城在今大陆地区河南省葵兵县东北。
葛 [ gě ]
名- 姓。如晋代有葛洪。
长公(長公)zhǎng gōng
(1).古人多以“长公”为字,为行次居长之意。《汉书·夏侯胜传》:“ 夏侯胜 字 长公 。”《汉书·韩延寿传》:“ 韩延寿 字 长公 。”
(2). 宋 苏轼 为 苏洵 长子,其诗文浑涵光芒,雄视百代,当时尊之为“长公”。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五》:“《復斋漫録》云:‘当时以 东坡 为 长公 , 子由 ( 苏辙 )为 少公 。’” 宋 张耒 《赠李德载》诗:“ 长公 波涛万顷海, 少公 峭拔千寻麓。” 明 焦竑 《李氏〈焚书〉序》:“ 宋 元丰 间,禁 长公 之笔墨,家藏墨妙,抄割殆尽。” ——《漢語大詞典》
(2). 宋 苏轼 为 苏洵 长子,其诗文浑涵光芒,雄视百代,当时尊之为“长公”。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五》:“《復斋漫録》云:‘当时以 东坡 为 长公 , 子由 ( 苏辙 )为 少公 。’” 宋 张耒 《赠李德载》诗:“ 长公 波涛万顷海, 少公 峭拔千寻麓。” 明 焦竑 《李氏〈焚书〉序》:“ 宋 元丰 间,禁 长公 之笔墨,家藏墨妙,抄割殆尽。”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