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悠然发孤咏,远思浩难收。

安熙元代〕《封龙十咏 其五 中溪书院

炎氛绝高岑,悲风振林丘。吟台一以眺,动我怀古愁。

李公英妙年,于焉此藏修。坐令山中民,莘莘洙泗俦。

规模未云远,芜秽馀嵓陬。圣像空复存,荒凉几经秋。

不遇敬斋翁,遗迹谁能求。亦赖明主恩,遂兹圣泽流。

今皇复神圣,丕承拟西周。弦歌独不嗣,嵓壑知应羞。

怀贤既伊郁,抚事增绸缪。悠然发孤咏,远思浩难收。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悠然孤咏远思

悠然 yōu rán
(1).闲适貌;淡泊貌。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五:“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唐 杜甫 《寄贾司马严使君》诗:“故人俱不利,謫宦两悠然。” 明 张居正 《送毛青城谪滇南》诗:“浮名看自薄,謫宦转悠然。” 叶圣陶 《游临潼》:“荷池里只剩荷梗了,几只鸭悠然浮在池面。”
(2).深远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戴公 从东出, 谢太傅 往看之。 谢 本轻 戴 ,见但与论琴书。 戴 既无吝色,而谈琴书愈妙。 谢 悠然知其量。” 宋 叶适 《朝奉郎致仕俞公墓志铭》:“入其塾,诵读之鏘然,覃思之悠然,人雅多公父子不穷於儒也。”
(3).以形容韵味不尽。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其事,其诗,俱足千古。篇终结句,餘韵悠然。” 刘半农 《〈瓦釜集〉序》:“但若用品评文艺的眼光看去,反觉割裂之后,愈见干净漂亮,神味悠然。”
(4).久远貌;辽阔貌。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至於流名雅颂,著名风诗,年代悠然,寂寥无纪,其能继兹歌咏者,司空 侯使君 乎!”《旧唐书·郭虔瓘传》:“ 秦 陇 之西,人户渐少, 凉州 已去,沙磧悠然。”
(5).忧伤貌。 宋 梅尧臣 《朔风寄永叔》诗:“悠然伤我心,歷乱非可拟。”
(6).徐缓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王下凡诏书二》:“女官若有小过,暂且宽恕,即使教导,亦要悠然,使他无惊慌之心。”  ——《漢語大詞典》
发 ( 發 髮 ) fā/fà
发 [ fā ]
  1.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
  2. 放,射:~射。百~百中。焕~。
  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
  4. 散开,分散:~散。
  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
  6. 打开,揭露:~现。~掘。
  7. 产生,出现:~生。~愤。奋~。
  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
  9. 显现,显出:~病。~抖。~憷。
  10. 开始动作:~动。
  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
  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
  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发 [ fà ]
◎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鬓~。怒~冲冠。
    孤咏(孤詠)gū yǒng
    独自吟咏。 宋 杨万里 《临贺别驾李子西同年寄五字诗和以谢焉》:“小醉即孤咏,自遣不要奇。”  ——《漢語大詞典》
    远思(遠思)yuǎn sī
    (1).从长远考虑。《汉书·文帝纪》:“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必望审察而远思之,务使合於 孔子 之道。”
    (2).指深远的思虑。 明 高启 《晚晴远眺》诗:“ 楚 天无物不堪诗,登眺唯愁动远思。” 清 黄鷟来 《秋日寄淮阴》诗:“西风吹鸿雁,惻愴多远思。”  ——《漢語大詞典》
    浩 hào《國語辭典》

    浩 [ hào ]

    1. 水势盛大。如:「浩瀚江河」、「水势浩淼」。明·张自烈《正字通·水部》:「浩,大水盛貌。」《书经·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2. 大、广大。如:「浩劫」、「浩气长存」。唐·韦应物〈夕次盱眙县〉诗:「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明·宋濂〈谢翱传〉:「然其志汗漫超越,浩不可御。」
    3. 繁多、众多。如:「费用浩繁」、「浩如烟海」。
    4. 参见「浩浩 」条。
    1. 姓。如汉代有浩赏。
    难 ( 難 ) nán/nàn/nuó
    难 [ nán ]
    1.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度。~点。~关。~熬。~耐。~产。~堪。~题。~以。~于。困~。畏~。急人之~。
    2.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免。~为。~保。~怪。~倒(dǎo )。~道。~能可贵。
    3. 不好:~听。~看。
    难 [ nàn ]
    1. 灾祸,困苦:~民。灾~。遇~。逃~。殉~。患~。遭~。避~。排扰解~。
    2. 仇怨:排~解纷。
    3. 诘责,质问:发~。非~。责~。
    难 [ nuó ]
    1. 古同“傩”。
    收 shōu《國語辭典》

    收 [ shōu ]

    1. 拘押、捉拿。如:「收押禁见」、「收捕罪犯」、「收妖降奸」。
    2. 收回、取回。如:「收复」、「资源回收」、「鸣金收兵」。
    3. 获得、索取。如:「收入」、「收支」、「征收税款」。
    4. 接到、接受。如:「收信」、「签收」、「验收」、「查收」、「接收」。
    5. 割取成熟的农作物。如:「秋收冬藏」、「收割稻子」。
    6. 保存储藏。如:「收藏」、「这张字画,要小心收好!」
    7. 聚敛、缩合。如:「收敛」、「收缩」、「把伞收起来,摆到门外。」、「疮伤已经收口儿了。」
    8. 容纳、接纳。如:「收容」、「收留」、「这本诗集收了他的诗。」
    9. 整饬、整理。如:「收拾行李」、「院子的杂物,赶快收一收,客人快来了。」
    10. 埋葬。如:「收埋尸体」。《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11. 购买。如:「大肆收购一番。」、「专收便宜货。」
    12. 结束、停止。如:「收工」、「收摊」、「收假」。
    13. 控制、约束。如:「收不住脚」、「收心不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