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安平障东流,咽喉称鹿耳。

卓肇昌清代〕《七鲲身行

台疆一线天,南北相对峙。安平障东流,咽喉称鹿耳。

爰有七鲲身,固此邦之址。鼓山发其源,势与昆崙比。

腾跃海东西,断续自逶迤。鳌首戴山峥,鲸背负天咫。

排琲走金盘,影射北斗里。左旋右抱如画图,寒树依微映闉阇。

鲲身晚照清如洗,风远飞帆细欲无。嘘气微号鼓鬐鬣,远控万里城之隅。

熬素螺壳散成雪,点缀骊龙累累珠。有时鲲怒走沙石,羊角扶摇抟鹏翮。

喧豗嘘烟红珊擎,比目鲽翻银涛白。下有蜃蚌争变化,喷沬腾掀几千尺。

斯须浪静氛气收,空中隐现十二楼。云水青冥浮七岛,三壶萦带净于秋。

阴火荧荧海人市,逐蜻尚有拟来游。古坞閒花明灭树,独茧欲下月鳌钩。

挠歌唱罢人何处,残霞空锁数峰头。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安平东流咽喉鹿耳

安平 ān píng
平安。《韩非子·六反》:“君上之於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汉 焦赣 《易林·旅之家人》:“土陷四维,安平不危,利以居止,保有玉女。” 宋 司马光 《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一状》:“况所受祖宗光明盛大之基业,岂可不为之深思远虑,措之於安平坚固之地,以保万世无疆之休哉。” 明 方孝孺 《答郑仲辩书》:“閔夫人之陷溺,而欲拯之于安平之涂,诚不自知其过虑也。”丝弦剧《空印盒》第八场:“事到临危,常转安平,苍天不绝无路人。”  ——《漢語大詞典》
障 zhàng《國語辭典》

障 [ zhàng ]

  1. 阻塞、阻隔。《呂氏春秋·貴直論·貴直》:「欲聞枉而惡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二上·江右遊日記》:「壟北一崗,橫障溪前,若為當關。」
  2. 遮蔽、遮擋。《三國演義·第一一九回》:「張節可憐忠國死,一拳怎障泰山高!」
  3. 保護、防衛。如:「保障」。唐·韓愈〈進學解〉:「障百川而東之,迴狂瀾於既倒。」宋·文天祥〈贈祕書王監丞〉詩:「人生晚節良不易,頹波直下誰障東?」
  1. 堤防。《文選·馬融·長笛賦》:「於是山水猥至,渟涔障潰。」
  2. 古代在邊塞險要處所築的城寨。《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築亭障以逐戎人。」
  3. 類似屏風的帷幕或物品。《北史·卷八一·儒林傳·張景仁傳》:「每送步障,為遮風寒。」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二·謬誤》:「有筆工善畫水,召使畫便廳掩障。」
  4. 缺點、毛病。如:「機器發生故障。」
东流(東流)dōng liú
(1).流向东方。《书·禹贡》:“ 嶓冢 导 漾 ,东流为 汉 。”《孟子·告子上》:“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唐 杜甫 《别赞上人》诗:“百川日东流,客去亦不息。”《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晓风飘薄已堪愁,更伴东流流水过秦楼。”
(2).东去的流水。亦比喻事物消逝,不可复返。《庄子·徐无鬼》:“故海不辞东流,大之至也。”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四十餘帝三百秋,功名事跡随东流。”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惊讹》:“谁道暂离,竟为永别,万里游魂惊夜月,百年宠爱付东流。”《红楼梦》第三四回:“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也无足叹息了。”  ——《漢語大詞典》
咽喉 yān hóu
(1).咽与喉的并称。《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飢於附子,止渴於酖毒,未入肠胃,已絶咽喉,岂可为哉!” 唐 姚合 《寄陕府内兄郭冏端公》诗:“永昼吟不休,咽喉乾无声。”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六:“咽喉的外围肌筋在发音时应是极度紧张的。”
(2).喻指扼要之处或关键部门。《战国策·秦策四》:“ 韩 ,天下之咽喉; 魏 ,天下之胸腹。”《史记·滑稽列传》:“ 洛阳 有武库、 敖仓 ,当关口,天下咽喉。” 宋 陈亮 《酌古论·先主》:“ 夷陵 者, 荆州 之咽喉也。”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三节:“因此,它们就不但在商品竞争上压倒了 中国 的民族资本主义,而且在金融上、财政上扼住了 中国 的咽喉。”  ——《漢語大詞典》
称 ( 稱 ) chēng/chèn/chèng
称 [ chēng ]
  1. 量轻重:~量(liáng )。
  2. 叫,叫做:自~。~呼。~帝。~臣。~兄道弟。
  3. 名号:名~。简~。~号。~谓。职~。
  4. 说:声~。~快。~病。~便。
  5. 赞扬:~道。~许。~颂。~赞。
  6. 举:~兵。~觞祝寿。
称 [ chèn ]
◎ 适合:~心。~职。相~。匀~。对~。
    称 [ chèng ]
    ◎ 同“”。
      鹿耳 lù ěr
      (1).鹿的耳朵。 唐 孟郊 《寄洺州李大夫》诗:“鸟巢忧迸射,鹿耳骇惊闻。”
      (2).见“ 鹿耳门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