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轧强成章,句鄙不任拈。
洪适〔宋代〕《用雪诗韵谢三外弟见和》
我昔槜李寓,君方锡山潜。欲驰咫尺书,駃足无飞廉。
相望参与商,引首徒遐瞻。朅来萍梗踪,远野得茅檐。
获与谭垒接,何询龟筮占。青山整烟鬟,澄波开鉴奁。
乔松与怪柏,如虬老龙髯。悠然一望间,野色皆可觇。
范甑飞埃尘,墨突寒不黔。好友岂厌频,鸡黍供炊爓。
外家三遗珠,颖脱皆囊尖。交情谢流俗,不问凉及炎。
著鞭挹清风,从者屡我淹。高论极根源,师友识所渐。
大略搉治忽,细谈析毫纤。皮里有阳秋,褒贬追齐歼。
古称学如殖,秋成观执镰。吾匪董夫子,家居下帷幨。
言经虽败绩,宁防整冠嫌。抽轧强成章,句鄙不任拈。
骪骳且艰涩,疵瑕费针砭。君诗粲珠琲,光焰古人兼。
讵覆伧父酒,不道胡儿盐。陈檄愈头疾,杜词逐寒痁。
轻缣边幅富,健笔锋铓铦。语句既遒丽,格律何森严。
我穷思已竭,君方涌泉添。三峡争倒流,未肯波澜恬。
短才愧非正,尚期膏馥沾。吟罢觉夜永,明窗耿孤蟾。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抽 chōu《國語辭典》
抽 [ chōu ]
动- 引出。如:「抽丝」、「抽纱」。《广韵·平声·尤韵》:「抽,引也。或作䌷,䌷引其端绪也。」
- 将放在中间的东西取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戌怒抽戈逐王子围,弗及。」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 从全部中取出一部分。如:「抽税」、「抽空」、「抽签」、「从一叠信中抽出一封来。」
- 除去。《仪礼·丧服》:「缌者十五升,抽其半。」
- 萌发、长出。如:「稻子抽穗」、「抽出嫩芽」。唐·韩愈〈苦寒〉诗:「草木不复抽,百味失苦甜。」
- 吸。如:「抽烟」、「抽水」、「倒抽了一口气。」
- 收、缩。如:「抽筋」、「抽搐」。宋·苏轼〈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诗句对君难出手,云泉劝我早抽身。」
- 鞭、打。如:「拿鞭子抽你一顿。」
轧 ( 軋 ) yà
轧 [ yà ]
- 圆轴或轮子等压在物体上转:~场(cháng )。~轹(➊碾,滚压:➋排挤倾轧)。
- 排挤:倾~(在一个组织中排挤不同派系的人)。
- 象声词,形容机器开动时发出的声响:机声~~。
- 姓。
- 用机器把钢坯压成一定形状的钢材:~钢。
- 挤;拥挤。
- 结交:~朋友得小心。
- 结算;核对:~账。
- 观察;揣测:~苗头。
强 ( 強 ) qiáng/qiǎng/jiàng《國語辭典》
- 「強 」的異體字。
成章 chéng zhāng
(1).乐竟为一章。引申之,凡积渐生变,自成格局,皆可称成章。《易·说卦》:“故易六位而成章。”《孟子·尽心上》:“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达。” 明 李贽 《与友人书》:“又爱其狂,思其狂,称之为善人,望之以中行,则其狂可以成章,可以入室。”
(2).谓积辞成篇,作成诗文。《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卷六:“盖古人之诗,非如今人牵强輳合,要得之自然。如思不到,则不肯成章。” ——《漢語大詞典》
(2).谓积辞成篇,作成诗文。《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卷六:“盖古人之诗,非如今人牵强輳合,要得之自然。如思不到,则不肯成章。” ——《漢語大詞典》
句 jù/gōu《國語辭典》
句 [ jù ]
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词组成,含有主语、述语,能表达一个完全的意思的,称为「句」。如:「诗句」、「语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
- 量词。计算言语的单位。如:「三句话不离本行。」
- 古代由下传话以告上的礼制。《汉书·卷四三·叔孙通传》:「大行设九宾,胪、句传。」颜师古注引苏林曰:「上传语告下为胪,下告上为句也。」
句 [ gòu ]
- 同「勾 」(二)。
句 [ gōu ]
动- 屈曲、弯曲。《说文解字·句部》:「句,曲也。」晋·傅玄〈鹰赋〉:「句爪县芒,足如枯荆。」
- 谦恭。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一下·释诂》:「句,下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与其倨也,宁句。」北周·卢辩·注:「句,以喻敬。」
- 搜捕、拘拿。如:「句魂」。
- 钩子。如:「钓句」。同「钩 」。
- 姓。如春秋时越王句践。
- 系绊、停滞。唐·白居易〈春题湖上〉诗:「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鄙 bǐ《國語辭典》
鄙 [ bǐ ]
名- 古代地方区域名称。五百家为「鄙」。《说文解字·邑部》「鄙」字·清·段玉裁·注:「鄙,五百家也。」《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
- 边远地区。《左传·僖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晋·杜预·注:「鄙,郑边邑。」唐·韩愈〈争臣论〉:「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
- 郊外。《国语·齐语》:「参其国而伍其鄙。」三国吴·韦昭·注:「国,郊以内也。……鄙,郊以外。」
- 轻视、瞧不起。《左传·宣公十四年》:「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
- 粗俗、低贱。如:「卑鄙」、「鄙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文选·张衡·东京赋》:「鄙哉予乎!习非而遂迷也。」《乐府诗集˙卷三八˙相和歌辞十三˙三国魏˙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君今出语一何鄙!」
- 自谦之词。如:「鄙人」、「鄙见」。汉·刘向《古列女传·卷六·赵津女娟》:「君欲杀之,妾愿以鄙躯易父之死。」
鄙 [ bì ]
- (一)之又音。
不任 bù rèn
(1).不能忍受;不能胜任。《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寿》:“ 操 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捨。’” 唐 韩愈 《复志赋》:“既识路又疾驱兮,孰知余力之不任。”
(2).犹不胜,表示程度极深。 南朝 梁 沈约 《谢赐甘露启》:“慈旨曲洽,颁此祥賚,不任欣荷,谨以啟事谢以闻。” 唐 韩愈 《答魏博田仆射书》:“即日 愈 蒙免,蒙恩改职事,不任感惧。” ——《漢語大詞典》
(2).犹不胜,表示程度极深。 南朝 梁 沈约 《谢赐甘露启》:“慈旨曲洽,颁此祥賚,不任欣荷,谨以啟事谢以闻。” 唐 韩愈 《答魏博田仆射书》:“即日 愈 蒙免,蒙恩改职事,不任感惧。” ——《漢語大詞典》
拈 niān《國語辭典》
拈 [ nián ]
动- 用手指夹取、捏取。如:「拈龟」、「拈香」、「拈花微笑」。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九首之七:「舍西柔桑叶可拈,江畔细麦复纤纤。」《红楼梦·第四○回》:「里面盛著一排十根玉簪花棒,拈了一根,递与平儿。」
- 耍弄、习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自家陈豹,年长一十八岁,膂力过人,十八般武艺,无有不拈,无有不会。」
拈 [ diān ]
动- 将物品放置手中,估量轻重。如:「他拈了拈小石块,随手打了个水漂儿。」《孤本元明杂剧·大劫牢·第一折》:「也不索昼夜思量心内想,也不索拈斤播两显耀我这英雄猛将。」通「掂」。
拈 [ niǎn ]
动- 用手指搓揉。如:「拈线」、「拈灯心」。《红楼梦·第一○五回》:「贾政在外,心惊肉跳,拈须搓手的等候旨意。」通「捻」。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