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命长寿,官位至三公。

佚名两汉〕《汉元光镜铭 其一

汉造作尚方明竟,幽炼三商。周照无极,山海光明,长乐未央。

富且昌,宜侯王。□命长寿,官位至三公。寿如东王父,西王母仙人。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长寿官位三公

命 mìng《國語辭典》

命 [ mìng ]

  1. 差遣、下命令。如:「命人送信」。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2. 取定。如:「命名」、「命题」。
  3. 以为。如:「自命不凡」。
  1. 生物生存的机能。如:「生命」、「性命」。《文选·李密·陈情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2. 先天注定的穷通得失本分,不是后天所能改变的。《论语·颜渊》:「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汉·王充《论衡·命义》:「操行善恶者,性也;祸福吉凶者,命也。」
  3.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如:「遵命」、「奉命」。《左传·成公十三年》:「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
长寿(長壽)cháng shòu
(1).寿命长久。《管子·内业》:“平正擅胸,论治在心,此以长寿。” 晋 傅玄 《菊赋》:“服之者长寿,食之者通神。” 清 赵翼 《陔馀丛考·长寿》:“古来所传长寿人最多。”
(2).谓维持的时间长久。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民权保障会大概是不会长寿的,且听下回分解吧。”  ——《漢語大詞典》
官位 guān wèi
官吏的职位、职称。《管子·禁藏》:“ 夏 赏五德,满爵禄,迁官位,礼孝悌,復贤力,所以劝功也。”《史记·日者列传》:“才贤不为,是不忠也;才不贤而託官位,利上奉,妨贤者处,是窃位也。” 唐 韩愈 《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王公神道碑铭》:“﹝公﹞读书著文,其誉蔼鬱,当时名公皆折官位辈行,愿为交。”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州县官僚、僧道、百姓有进蒸餬者,仰先具州县官位、姓名、蒸餬数目申来,待凭进呈。”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女侍中, 魏元义 妻也。女学士, 孔贵嬪 也。女校书, 唐 薛涛 也。女进士, 宋 女郎 林妙玉 也。女状元, 蜀 黄崇嘏 也。’ 麟 案:‘女子有官位者,《巵言》採摭几尽。’”  ——《漢語大詞典》
至 zhì《國語辭典》

至 [ zhì ]

  1. 到达、来到。《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1. 大、完善。《孝经·开宗明义章》:「先王有至德要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1. 极、甚。《吕氏春秋·杂俗览·为欲》:「天子至贵也,天下至富也,彭祖至寿也。诚无欲,则是三者不足以劝。」《文选·李密·陈情表》:「今臣亡王国贱俘,至微至陋。」
  1. 表示转折的语气。《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1. 二十四节气之一。如:「冬至」、「夏至」。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三公 sān gōng
(1).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周 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一说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序》
(2).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西汉 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 东汉 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见《通典·职官一》
(3).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唐 宋 沿 东汉 之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但已非实职。
(4).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明 清 沿 周 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见《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
(5).星名。《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 张守节 正义:“三公三星在北斗杓东,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并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主变出阴阳,主佐机务。”《晋书·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调七政,和阴阳之官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