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传声(傳聲)chuán shēng
(1).传播声音。 北魏 温子升 《捣衣》诗:“香杵纹砧多远近,传声递响何凄凉。” 南朝 梁 萧绎 《咏歌》:“传声入鐘磬,餘转杂箜篌。” 唐 杜甫 《示獠奴阿段》诗:“病渴三更迴百首,传声一注湿青云。”
(2).谓传播声威。 宋 苏辙 《大行皇太后换词》之二:“定策从中禁,传声震海隅。”
(3).传达语言。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下詔选郎署,传声典 信州 。” 宋 曾巩 《陈睦鸿胪卿制》:“传声赞导之官,所以宾接四方之使客,位在九列,礼秩甚隆。” 清 缪艮 《沈秀英传》:“后屡託友人 赵小补 传声邀予,久未践约。” ——《漢語大詞典》
(2).谓传播声威。 宋 苏辙 《大行皇太后换词》之二:“定策从中禁,传声震海隅。”
(3).传达语言。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下詔选郎署,传声典 信州 。” 宋 曾巩 《陈睦鸿胪卿制》:“传声赞导之官,所以宾接四方之使客,位在九列,礼秩甚隆。” 清 缪艮 《沈秀英传》:“后屡託友人 赵小补 传声邀予,久未践约。” ——《漢語大詞典》
吴会(吴會)wú huì
(1). 秦 汉 会稽 郡治在 吴县 ,郡县连称为 吴会 。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吴会》:“ 西汉 时 会稽 郡治本在 吴县 ,时俗以郡县连称,故云 吴会 。”
(2). 东汉 分 会稽郡 为 吴 会稽 二郡,并称 吴 会 。后亦泛称此两郡故地为 吴会 。《后汉书·蔡邕传》:“ 邕 虑卒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跡 吴 会 。”《三国志·吴志·孙贲传》:“时 策 已平 吴 会 二郡。” 宋 苏轼 《喜刘景文至》诗:“平生所乐在 吴 会 ,老死欲葬 杭 与 苏 。”《金史·完颜纲传》:“僭称位号,偷生 吴 会 。”
唐 以后,俗亦称 平江府 (今 江苏 苏州 )为 吴会 。 元 陆友仁 《吴中旧事》:“府署之南名 吴会坊 。”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一:“世多称 平江 为 吴会 ,意谓 吴 为东南一都会也。自 唐 以来如此,今郡中有 吴会亭 ,府治前有 吴会坊 。” ——《漢語大詞典》
(2). 东汉 分 会稽郡 为 吴 会稽 二郡,并称 吴 会 。后亦泛称此两郡故地为 吴会 。《后汉书·蔡邕传》:“ 邕 虑卒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跡 吴 会 。”《三国志·吴志·孙贲传》:“时 策 已平 吴 会 二郡。” 宋 苏轼 《喜刘景文至》诗:“平生所乐在 吴 会 ,老死欲葬 杭 与 苏 。”《金史·完颜纲传》:“僭称位号,偷生 吴 会 。”
唐 以后,俗亦称 平江府 (今 江苏 苏州 )为 吴会 。 元 陆友仁 《吴中旧事》:“府署之南名 吴会坊 。”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一:“世多称 平江 为 吴会 ,意谓 吴 为东南一都会也。自 唐 以来如此,今郡中有 吴会亭 ,府治前有 吴会坊 。” ——《漢語大詞典》
名家 míng jiā
(1). 战国 时诸子百家之一。以正名辨义为主,主要代表为 邓析 、 惠施 、 公孙龙 等。《庄子·天下》有名家辩辞的记录。《史记·太史公自序》:“名家苛察缴绕……故曰‘使人俭而善失真’。”《汉书·艺文志》:“名家者流,盖出於礼官。” 梁启超 《论诸家之派别》:“名家言起於 郑 之 邓析 ,而 宋 之 惠施 及 赵 之 公孙龙 大昌之。”
(2).犹名门。《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昔 甘茂 之孙 甘罗 ,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 晋 陆机 《吴趋行》:“八族未足侈,四姓实名家。” 宋 欧阳修 《刘公墓志铭》:“自其皇祖以尚书郎有声 太宗 时,遂为名家。” 清 洪升 《长生殿·定情》:“妃子世胄名家,德容兼备。”
(3).谓有专长而自成一家。《汉书·艺文志》:“ 汉 兴有 齐 鲁 之説。传《齐论》者……惟 王阳 名家。” 唐 韩愈 《祭张给事文》:“惟君之先,以儒学名家。”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赵安定提研制》:“《研谱》称 唐 人最重 端溪 石,每得一佳石,必梳而为数板,用精铁为周郭。 青州 人作此,至有名家者,歷代宝□。” 清 任泰学 《质疑·经义》:“传之解经,注之解传,各自名家,其实未必尽得。”
(4).指有专长的著名人物。 明 胡应麟 《诗薮·唐下》:“大家名家之目,前古无之。”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诗有大家,有名家。大家不嫌庞杂,名家必选字酌句。” 冰心 《晚晴集·空巢》:“请名家写一篇书评比登天还难。” ——《漢語大詞典》
(2).犹名门。《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昔 甘茂 之孙 甘罗 ,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 晋 陆机 《吴趋行》:“八族未足侈,四姓实名家。” 宋 欧阳修 《刘公墓志铭》:“自其皇祖以尚书郎有声 太宗 时,遂为名家。” 清 洪升 《长生殿·定情》:“妃子世胄名家,德容兼备。”
(3).谓有专长而自成一家。《汉书·艺文志》:“ 汉 兴有 齐 鲁 之説。传《齐论》者……惟 王阳 名家。” 唐 韩愈 《祭张给事文》:“惟君之先,以儒学名家。”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赵安定提研制》:“《研谱》称 唐 人最重 端溪 石,每得一佳石,必梳而为数板,用精铁为周郭。 青州 人作此,至有名家者,歷代宝□。” 清 任泰学 《质疑·经义》:“传之解经,注之解传,各自名家,其实未必尽得。”
(4).指有专长的著名人物。 明 胡应麟 《诗薮·唐下》:“大家名家之目,前古无之。”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诗有大家,有名家。大家不嫌庞杂,名家必选字酌句。” 冰心 《晚晴集·空巢》:“请名家写一篇书评比登天还难。” ——《漢語大詞典》
后 ( 後 ) hòu《國語辭典》
后 [ hòu ]
名- 君王。《詩經·商頌·玄鳥》:「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左傳·僖公三 十二年》:「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 諸侯。《書經·舜典》:「班瑞于群后。」唐·柳宗元〈封建論〉:「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設五等,邦群后。」
- 君王的嫡妻。如:「王后」、「皇后」。《漢書·卷五·景帝紀》:「朕親耕,后親桑,以奉宗廟粢盛祭服,為天下先。」清·陸次雲〈費宮人傳〉:「后自縊,袁貴妃亦自縊。帝拔劍刃嬪妃數人。」
- 姓。如春秋時齊國有孔子的弟子后處,漢代有后蒼。
- 時間上較晚的。與「先」、「前」相對。《禮記·大學》:「知止而后有定。」通「後」。
探道
苏辙诗感君探至道劝我减粱肉 ——《韵府拾遗 皓韵》
农黄(農黄)nóng huáng
神农 和 黄帝 的并称。 晋 伍辑之 《园桃赋》:“ 农 黄 品其味, 汉 帝惊其珍。” 唐 陆龟蒙 《〈耒耜经〉序》:“恍若登 农 黄 之庭,受播种之法。”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何晏 王弼 ,祖述玄宗,递相夸尚,景附草靡,皆以 农 黄 之化,在乎己身。” ——《漢語大詞典》
邃古 suì gǔ
远古。《后汉书·班固传下》:“伊考自邃古,乃降戾爰兹,作者七十有四人。” 唐 裴守真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之三:“太平超邃古,万寿乐无疆。” 罗惇曧 《文学源流》:“徵其文词疏畅,岂邃古之言?” ——《漢語大詞典》
初 chū《國語辭典》
初 [ chū ]
名- 根本、本原。《淮南子·俶真》:「是故圣人之学也,欲以返性于初,而游心于虚也。」《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进取不忘其初。」
- 起源、开始。如:「年初」、「月初」、「和好如初」。唐·柳宗元〈封建论〉:「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 姓。如宋代有初暐。
- 从前、原来。如:「初衷」、「初心」。
- 最先、开头。如:「初秋」、「初民」、「初雪」。
- 最低的。如:「初级」、「初等」。
- 阴历每月一日到十日,皆冠上「初」字,表上旬的。如:「初一」、「初二」。
- 第一次的。如:「初恋」、「初学」、「初试啼声」。
- 甫、刚刚。如:「初出茅庐」。《书经·召诰》:「呜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贻哲命。」《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天下初定未久,继嗣不明。」
- 全、始终。用于否定句,表范围。《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彭修传》:「受教三日,初不奉行,废命不忠,岂非过邪?」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