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天定 tiān dìng
宿命论者谓人间的吉凶、祸福、贵贱等皆由天命所定,谓之“天定”。《史记·伍子胥列传》:“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 明 李东阳 《对鸥阁赋》:“数虽天定,业乃人为。”《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万事都有天定,这如何是人力防得来的?” ——《漢語大詞典》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名-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 姓。如明代有人杰。
- 二一四部首之一。
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副-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泯 mǐn《國語辭典》
泯 [ mǐn ]
动- 消除、消灭。如:「泯灭」、「泯没」。唐·杜甫〈赠郑十八〉诗:「古人日已远,青史字不泯。」
吾 wú/yù《國語辭典》
吾 [ wú ]
代- 我。《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楚辭·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我的。《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唐·杜甫〈詠懷古蹟〉詩五首之二:「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 姓。如漢代有吾扈。
吾 [ yú ]
- 參見「吾吾 」條。
语 ( 語 ) yǔ/yù
语 [ yǔ ]
- 话:~言。汉~。英~。~录。~汇。~重心长。
- 指“谚语”或“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旗~。
- 说:细~。低~。
- 告诉:不以~人。
克 ( 剋 ) kè《國語辭典》
克 [ kè ]
动- 胜任。《说文解字·克部》:「克,肩也。」清·段玉裁·注:「郑笺云:『仔肩,任也。』许云:『胜任也。』」唐·刘禹锡〈为杜司徒谢赐追赠表〉:「常惧不克负荷,以忝前人。」
- 战胜、攻破。如:「克敌」、「攻无不克」。《左传·庄公十年》:「彼竭我盈,故克之。」《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然操遂能克绍,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 制服、约束。如:「克服」、「以柔克刚」。《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何晏集解引马融注:「克己,约身。」
- 约定。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淮使戒装,克日当发。」
- 克扣。《水浒传·第八三回》:「寡人御赐之酒,一瓶克减半瓶。」
- 消化。如:「多吃水果能克食。」
- 量词。计算重量的单位。为英语gram的义译。即公克的简称。公制一克等于千分之一 公斤。
- 能。如:「不克分身」。《书经·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邦。」唐·柳宗元〈封建论〉:「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
斋 ( 齋 ) zhāi
斋 [ zhāi ]
- 屋舍,常指书房、学舍、饭店或商店:书~。聊~。荣宝~。
- 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戒。封~(亦称“把斋”)。~月。~坛。~会。~果。
- 佛教、道教等教徒、道徒吃的素食:~饭。~堂。吃~。
- 舍饭给僧人吃:~僧。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