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风来秋扇屏,月出夜灯吹。

王僧孺南北朝〕《秋闺怨诗

斜光隐西壁,暮雀上南枝。风来秋扇屏,月出夜灯吹。

深心起百际,遥泪非一垂。徒劳妾辛苦,终言君不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风来秋扇月出夜灯

风来(风来)
唐 李益 度破讷沙二首 其一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唐 杜牧 齐安郡晚秋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唐 李山甫 春日商山道中作 风来花落帽,云过雨沾衣。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九十七 海上风来吹杏枝,昆崙山上看花时。
宋 刘筠 馆中新蝉 风来玉女乌先转,露下金茎鹤未知。  ——《骈字类编》
秋扇 qiū shàn
(1). 汉 班婕妤 《怨歌行》:“新裂 齐 紈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絶。”后因以“秋扇”比喻妇女年老色衰而见弃。 南朝 梁 刘孝绰 《班婕妤怨》诗:“妾身似秋扇,君恩絶履綦。”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旧宠悲秋扇,新恩寄早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君无二心,妾岂不知;但众口纷紜,恐不免秋扇之捐。”
(2).秋日团扇。 南朝 梁元帝 《锺山飞流寺碑》:“月如秋扇,花疑春雪。” 唐 褚亮 《奉和望月应魏王教》:“落影临秋扇,虚轮入夜弦。” 明 何景明 《七夕》诗:“楼台送暑催秋扇,关塞迎寒起暮砧。”  ——《漢語大詞典》
屏 píng/bǐng《國語辭典》

屏 [ píng ]

  1. 當門的小牆。即照壁。《爾雅·釋宮》:「屏謂之樹。」晉·郭璞·注:「小牆當門中。」《淮南子·時則》:「授車以級,皆正設于屏外。」漢·高誘·注:「屏,樹垣也。」
  2. 泛指像牆的遮蔽物。《詩經·小雅·桑扈》:「君子樂胥,萬邦之屏。」唐·白居易〈冷泉亭記〉:「山樹為蓋,巖石為屏。」
  3. 屏風。如:「素屏一張」。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
  4. 字畫裱成的條幅,通常以四幅或八幅為一組。如:「畫屏」、「字屏」。《老殘遊記 ·第九回》:「抬頭看見北牆上掛著四輻大屏,草書寫得龍飛鳳舞。」
  1. 保護、做為屏障。《國語·齊語》:「君有此士也三萬人,以方行於天下,以誅無道,以屏周室,天下大國之君莫之能禦。」唐·元稹〈贈鄭餘慶太保制〉:「而今而後,誰其屏余?」
  2. 隱瞞、蒙蔽。呂氏春秋《慎行論·慎行》:「亡夫太子建,殺連尹奢,屏王之耳目。」

屏 [ bīng ]

  1. 參見「屏營 」條。

屏 [ bǐng ]

  1. 排除。《論語·堯曰》:「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南朝梁·劉勰 《文心雕龍·情采》:「正采耀乎朱藍,間色屏於紅紫。」
  2. 斥退。《戰國策·秦策三》:「秦王屏左右,宮中虛無人。」《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侯生乃屏人閒語曰:『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
  3. 退避、隱藏。如:「屏居」、「屏跡」。宋·王安石〈答孫莘老書〉:「丘園自屏,煩公遠屈,衰疾不獲奉迓。」
  4. 停止、壓制。如:「屏住呼吸」、「屏息靜觀」。《論語·鄉黨》:「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
  5. 放逐。《禮記·王制》:「屏之四方,唯其所之。」宋·蘇軾〈答王莊叔〉二首之一:「 某罪廢遠屏,有玷知識。」
月出
魏晋 刘桢 公燕诗 月出照园中,珍木郁苍苍。
唐 杜甫 渼陂行 船舷暝戛云际寺,水面月出蓝田关。  ——《骈字类编》
夜灯(夜灯)
唐 李绅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 其一 肥河维舟阻冻袛待敕命 夜灯空应渔家火,朝食还依雁宿滩。  ——《骈字类编》
吹 chuī《國語辭典》

吹 [ chuī ]

  1. 噘著嘴将气体用力从口中呼出来。如:「吹奏」、「吹口哨」。《诗经·小雅·鹿鸣》:「鼓瑟吹笙。」
  2. 气流顺著某方向流动。如:「风吹雨打」。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九首之二:「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3. 夸口、说大话。如:「吹牛」、「吹嘘」。
  4. 事情作罢或关系断绝。如:「他们的婚事,早就吹了。」

吹 [ chuì ]

  1. 参见「鼓吹」(一)​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