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几 ( 幾 ) jī/jǐ《國語辭典》
几 [ jǐ ]
讀音名- 小桌子。如:「茶几」、「几案」、「憑几」、「窗明几淨」。→「幾」的異體字(05411)
几 [ jī ]
語音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幾」的異體字(05320)
逃 táo《國語辭典》
逃 [ táo ]
动- 离开、跑走。如:「逃跑」、「逃走」、「畏罪潜逃」。《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下·谢该传》:「猥使良才抱朴而逃」。
- 躲避。如:「逃避」。《孟子·公孙丑上》:「不目逃。」唐·杜甫〈飞仙阁〉诗:「浮生有定分,饥饱岂可逃?」
兵火 bīng huǒ
(1).战争造成的灾火。《汉书·王莽传下》:“ 衍功侯喜 素善卦, 莽 使筮之,曰:‘忧兵火。’”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四三:“兵火有餘烬,贫村纔数家。”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但我想,这些译稿,也许去年已被兵火烧掉了。”
(2).指战争,战乱。《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兵火之际,东逃西躲,不知拆散了几多骨肉!” 清 洪升 《长生殿·弹词》:“ 长安 兵火之后,不知光景如何?” 茅盾 《子夜》十:“现在大局就愈弄愈复杂了。大江的南北都是兵火。” ——《漢語大詞典》
(2).指战争,战乱。《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兵火之际,东逃西躲,不知拆散了几多骨肉!” 清 洪升 《长生殿·弹词》:“ 长安 兵火之后,不知光景如何?” 茅盾 《子夜》十:“现在大局就愈弄愈复杂了。大江的南北都是兵火。” ——《漢語大詞典》
羁危(羁危)
崔涂巴山道中除夜书怀诗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 ——《分类字锦》
极 ( 極 ) jí
极 [ jí ]
- 顶端,最高点,尽头:登~(帝王即位)。登峰造~。
- 指地球的南北两端或电路、磁体的正负两端:~地(极圈以内的地区)。~圈。北~。阴~。
- 尽,达到顶点:~力。~目四望。物~必反。
- 最高的,最终的:~点。~限。~端。~致。
- 副词:表示最高程度:~其。~为(wéi )。
欲 yù《國語辭典》
欲 [ yù ]
名- 愿望,想得到满足的意念。如:「食欲」、「欲望」。《易经·损卦·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 情欲。《礼记·乐记》:「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汉·郑玄·注:「欲,谓淫邪也。」同「欲 」。
- 期望、希求。《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唐·韩愈〈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想要。如:「欲哭无泪」、「畅所欲言」。《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将要。如:「摇摇欲坠」。唐·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厚 hòu《國語辭典》
厚 [ hòu ]
形- 扁平物体上下之间距离较大的。与「薄」相对。如:「厚纸」、「厚唇」。唐·白居易〈新制布裘〉诗:「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唐·李贺〈苦昼短〉诗:「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 多、大。如:「厚利」、「厚礼」、「厚望」。唐·元稹《崔莺莺传》:「兄之恩,活我之家,厚矣。」宋·钱公辅〈义田记〉:「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 浓、深。如:「酒味厚」、「深情厚谊」。《仪礼·士冠礼》:「甘醴惟厚,嘉荐令芳。」
- 不刻薄的。如:「仁厚」、「宽厚」、「憨厚」、「忠厚老实」。
- 扁平物体表面与底面间的距离。如:「这块木板约有二寸厚。」《礼记·檀弓上》:「天子之棺四重,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
- 重视、推崇。如:「厚古薄今」、「厚此薄彼」。《史记·卷五·秦本纪》:「遂复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
- 优待。如:「厚待」。《礼记·中庸》:「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民生 mín shēng
(1).民众的生计、生活。《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匱。” 明 何景明 《应诏陈言治安疏》:“民生已困,寇盗未息,兵马弛备,财力并竭。” 章炳麟 《訄书·商鞅》:“国政陵夷,民生困敝,其危不可以终一餔。” 孙中山 《民生主义》:“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2).人的本性。《书·君陈》:“惟民生厚,因物有迁。” 孔 传:“言人自然之性敦厚。”
(3).人生。《楚辞·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朱熹 集注:“言人生各随气习,有所好乐。”《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鲁 穆叔 会晋归,告 孟孝伯 曰:‘ 赵孟 将死矣!其语偷,不似民主;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 孝伯 曰:‘民生几何,谁能毋偷!’”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十七:“民生故如此,谁令摧折强相看,年去年来自如削,白髮零落不胜冠。”
(4).生民,民众。 南朝 梁 沈约 《均圣论》:“自天地权舆,民生攸始,遐哉眇邈,无得而言焉。” 明 何景明 《忧旱赋》:“嗟民生之何尤兮,憯遘兹之匪辰!”《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民生以德义为本,兵事以民为本。惟有德义者,方能恤民。能恤民者,方能用兵。” 清 钱谦益 《卢维屏授通议大夫制》:“有司益用不职,民生无所告愬。”
(5). 明 清 科举制度,庶民纳粟入官,取得监生资格的称谓。《明史·选举志一》:“迨开纳粟之例,则流品渐淆,且庶民亦得援生员之例以入监,谓之民生,亦谓之俊秀,而监生益轻。”
(6).泛称平民身分的学生,与“官生”相对。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宗室应试之始》:“﹝ 郑世子 ﹞条奏七事,俱为宗藩应试,臚列,一令奉国中尉以下,尽同民生赴考入学。”《清史稿·选举志一》:“少詹事 李若琳 首为祭酒,请仿 明 初制,广收生徒,官生除恩廕外,七品以上官子弟勤敏好学者,民生除贡生外,廪、增、附生员文义优长者,并许提学考选送监。”
(7).谓人口增殖。 严复 《〈原富〉按语》:“地产有限而民生无穷。” ——《漢語大詞典》
(2).人的本性。《书·君陈》:“惟民生厚,因物有迁。” 孔 传:“言人自然之性敦厚。”
(3).人生。《楚辞·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朱熹 集注:“言人生各随气习,有所好乐。”《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鲁 穆叔 会晋归,告 孟孝伯 曰:‘ 赵孟 将死矣!其语偷,不似民主;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 孝伯 曰:‘民生几何,谁能毋偷!’”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十七:“民生故如此,谁令摧折强相看,年去年来自如削,白髮零落不胜冠。”
(4).生民,民众。 南朝 梁 沈约 《均圣论》:“自天地权舆,民生攸始,遐哉眇邈,无得而言焉。” 明 何景明 《忧旱赋》:“嗟民生之何尤兮,憯遘兹之匪辰!”《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民生以德义为本,兵事以民为本。惟有德义者,方能恤民。能恤民者,方能用兵。” 清 钱谦益 《卢维屏授通议大夫制》:“有司益用不职,民生无所告愬。”
(5). 明 清 科举制度,庶民纳粟入官,取得监生资格的称谓。《明史·选举志一》:“迨开纳粟之例,则流品渐淆,且庶民亦得援生员之例以入监,谓之民生,亦谓之俊秀,而监生益轻。”
(6).泛称平民身分的学生,与“官生”相对。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宗室应试之始》:“﹝ 郑世子 ﹞条奏七事,俱为宗藩应试,臚列,一令奉国中尉以下,尽同民生赴考入学。”《清史稿·选举志一》:“少詹事 李若琳 首为祭酒,请仿 明 初制,广收生徒,官生除恩廕外,七品以上官子弟勤敏好学者,民生除贡生外,廪、增、附生员文义优长者,并许提学考选送监。”
(7).谓人口增殖。 严复 《〈原富〉按语》:“地产有限而民生无穷。” ——《漢語大詞典》
意思 yì sī
(1).思想;心思。 晋 葛洪 《抱朴子·遐览》:“虽充门人之洒扫,既才识短浅,又年尚少壮,意思不专,俗情未尽,不能大有所得。”《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陆逊 意思深长,才堪负重。” 宋 苏轼 《渚宫》诗:“当时 郢 人架宫殿,意思絶妙 般 与 倕 。”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科二·谈相》:“ 道州 杨厚菴 尚书,意思深长,貌亦儒雅。”
(2).意义,道理。 唐 韩愈 《与冯宿论文书》:“辱示《初筮赋》,实有意思。”《朱子语类》卷七一:“此处有意思,但是难説出。” 田汉 《卢沟桥》第四幕:“咱们怕的不是死,是怕死得没有意思。”
(3).意图,用意。 汉 王充 《论衡·变动》:“夫正欲得之而犹不能致,况自刑赏,意思不欲求寒温乎!”《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月香 在 贾公 家,一住五年,看看长成。 贾昌 意思要密访个好主儿,嫁他出去了,方才放心。” 丁玲 《梦珂》三:“他又赞美她,又恭维她,又鼓励她,又愿帮助她,意思是要她知道,他总可以使她在 上海 成为一个很出众的明星。”
(4).意志。 伧父 《立宪运动之进行》:“详言之,则必设议院以代表国家意思,制定法律,政府则依国家之意思以执行政务。”
(5).神情。 宋 苏轼 《传神记》:“凡人意思,各有所在,或在眉目,或在鼻口。 虎头 云:‘颊上加三毛,觉精采殊胜。’则此人意思盖在须颊间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巢大郎 ﹞只道 陈定 还未知其奸,照着平日光景前来探望。 陈定 虽不説破甚么,却意思冷淡了好些。”
(6).情趣;趣味。 汉 刘向 《列仙传·鹿皮公》:“小吏白府君,请木工斤斧三十人,作转轮悬阁,意思横生。”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梨花半残意思少,客子渐老寻游非。”《红楼梦》第三一回:“ 迎春 姐妹见众人没意思,也都没意思了。” 李准 《人比山更高》:“嗨!提起那一夜在山顶上睡,可有意思了。”
(7).心情,情绪。 宋 晏几道 《两同心》词:“好意思、曾同明月,恶滋味、最是黄昏。” 宋 朱淑真 《约春游不去》诗:“少年意思懒能酬,爱好心情一向休。”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学道而至於乐,方能真有所得,大概於世间一切声色嗜好洗得净,一切荣辱得失看得破,然后快活意思,方自此生。”
(8).情意;心意。 元 邦哲 《寿阳曲·思旧》曲:“初相见,意思浓,两下爱衾枕如同。”《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四:“县君意思虽然浓重,容貌却是端严。”《秧歌剧选·大家好》:“我来了,意思到了,就算了。”
(9).引申指代表心意的宴请或礼品。《水浒传》第二六回:“ 武松 笑道‘不成意思,众高隣休得笑话则箇。’” 老舍 《茶馆》第二幕:“对,那点意思送到,你省事,我们也省事!”
(10).意见,想法。《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玉格 这话很是,我也是这个意思。” 沈从文 《菜园》:“他蓄了许久的意思今天才有机会说出。” 梁斌 《播火记》十二:“ 张队长 来了,把你们的意思谈谈吧。”
(11).迹象,苗头。《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这两个女子,便都有些盗贼意思,不比前边这几个报仇雪耻,救难解危,方是修仙正路。”《老残游记》第十九回:“能查出这个毒药来歷,就有些意思了。”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一段:“门外阴沉沉的,一股冷气灌进屋里,有下雪的意思了。”
(12).象征性的表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因要后来好赎,十分不典他重价钱,只好三分之一,做个交易的意思罢了。”《醒世姻缘传》第八五回:“因 郭总兵 带有 广西 总兵府自己的勘合,填写夫马,船家希图揽带私货,支领廪给,船价不过意思而已,每只做了五两船钱。” ——《漢語大詞典》
(2).意义,道理。 唐 韩愈 《与冯宿论文书》:“辱示《初筮赋》,实有意思。”《朱子语类》卷七一:“此处有意思,但是难説出。” 田汉 《卢沟桥》第四幕:“咱们怕的不是死,是怕死得没有意思。”
(3).意图,用意。 汉 王充 《论衡·变动》:“夫正欲得之而犹不能致,况自刑赏,意思不欲求寒温乎!”《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月香 在 贾公 家,一住五年,看看长成。 贾昌 意思要密访个好主儿,嫁他出去了,方才放心。” 丁玲 《梦珂》三:“他又赞美她,又恭维她,又鼓励她,又愿帮助她,意思是要她知道,他总可以使她在 上海 成为一个很出众的明星。”
(4).意志。 伧父 《立宪运动之进行》:“详言之,则必设议院以代表国家意思,制定法律,政府则依国家之意思以执行政务。”
(5).神情。 宋 苏轼 《传神记》:“凡人意思,各有所在,或在眉目,或在鼻口。 虎头 云:‘颊上加三毛,觉精采殊胜。’则此人意思盖在须颊间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巢大郎 ﹞只道 陈定 还未知其奸,照着平日光景前来探望。 陈定 虽不説破甚么,却意思冷淡了好些。”
(6).情趣;趣味。 汉 刘向 《列仙传·鹿皮公》:“小吏白府君,请木工斤斧三十人,作转轮悬阁,意思横生。”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梨花半残意思少,客子渐老寻游非。”《红楼梦》第三一回:“ 迎春 姐妹见众人没意思,也都没意思了。” 李准 《人比山更高》:“嗨!提起那一夜在山顶上睡,可有意思了。”
(7).心情,情绪。 宋 晏几道 《两同心》词:“好意思、曾同明月,恶滋味、最是黄昏。” 宋 朱淑真 《约春游不去》诗:“少年意思懒能酬,爱好心情一向休。”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学道而至於乐,方能真有所得,大概於世间一切声色嗜好洗得净,一切荣辱得失看得破,然后快活意思,方自此生。”
(8).情意;心意。 元 邦哲 《寿阳曲·思旧》曲:“初相见,意思浓,两下爱衾枕如同。”《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四:“县君意思虽然浓重,容貌却是端严。”《秧歌剧选·大家好》:“我来了,意思到了,就算了。”
(9).引申指代表心意的宴请或礼品。《水浒传》第二六回:“ 武松 笑道‘不成意思,众高隣休得笑话则箇。’” 老舍 《茶馆》第二幕:“对,那点意思送到,你省事,我们也省事!”
(10).意见,想法。《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玉格 这话很是,我也是这个意思。” 沈从文 《菜园》:“他蓄了许久的意思今天才有机会说出。” 梁斌 《播火记》十二:“ 张队长 来了,把你们的意思谈谈吧。”
(11).迹象,苗头。《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这两个女子,便都有些盗贼意思,不比前边这几个报仇雪耻,救难解危,方是修仙正路。”《老残游记》第十九回:“能查出这个毒药来歷,就有些意思了。”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一段:“门外阴沉沉的,一股冷气灌进屋里,有下雪的意思了。”
(12).象征性的表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因要后来好赎,十分不典他重价钱,只好三分之一,做个交易的意思罢了。”《醒世姻缘传》第八五回:“因 郭总兵 带有 广西 总兵府自己的勘合,填写夫马,船家希图揽带私货,支领廪给,船价不过意思而已,每只做了五两船钱。” ——《漢語大詞典》
深 shēn《國語辭典》
深 [ shēn ]
形- 从高到下,从表面到底部的距离很大。与「浅」相反。如:「深海」、「深渊」。
- 高奥、精微。如:「他这句话的用意很深。」
- 浓厚。如:「一往情深」、「深蓝色」。
- 形容时间的久、晚。如:「年深日久」。
- 茂盛。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很、非常。如:「深得人缘」、「深加赞美」。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