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无所事,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左誉宋代〕《失调名

无所事,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无所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无所(無所)wú suǒ
(1).没有地方;没有处所。 汉 枚乘 《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 唐 韩愈 《祭张给事文》:“上不负汝,为此不祥,将死无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积数月,乞食无所,憔悴自归。”
(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周礼·考工记·轮人》:“无所取之,取诸圜也。” 郑玄 注:“非有他也,圜使之然也。”《后汉书·杜乔传》:“先是 李固 见废,内外丧气,羣臣侧足而立,唯 乔 正色无所回橈。”《通典·食货九》:“ 后魏 初至 太和 钱货无所用也。” 明 陈文烛 《〈少室山房笔丛〉序》:“大哉 孔子 !博学无所成名。” 瞿秋白 《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漂亮是美,‘艺术的价值’也是美--抽象的美,无所附丽的美。”  ——《漢語大詞典》
事 shì《國語辭典》

事 [ shì ]

  1. 工作、职务。《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礼记·祭法》:「以死勤事则祀之。」
  2. 人类所作所为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活动,都称为「事」。如:「人事」、「国事」。《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 变故。如:「多事之秋」、「平安无事」。
  1. 侍奉。《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2. 做、为。《论语·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 插入。《汉书·卷四五·蒯通传》:「慈父孝子所以不敢事刃于公之腹者,畏秦法也。」通「剚」。
盈盈秋水 yíng yíng qiū shuǐ
秋水:比喻清澈的眼波。形容女子双眼含泪的眼神。例如:一般情况,几回断肠,只落得盈盈秋水泪汪汪。——·张凤翼《红拂记·华夷一统》  ——《漢語大詞典》
淡淡 dàn dàn
(1).形容颜色浅淡。 唐 杜甫 《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 宋 徐铉 《寒食日作》诗:“过社纷纷燕,新晴淡淡霞。” 宋 陆游 《泛舟至东村》诗:“颼颼风渐冷,淡淡月初生。”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一:“他到底等什么来着?舍不得那淡淡的月儿么?”
(2).轻淡,微弱。 宋 晏殊 《寓意》诗:“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杏花初落疎疎雨,杨柳轻摇淡淡风。” 曹禺 《雷雨》第三幕:“那时天边上淡淡地浮着两三片白云。”
(3).冷淡,不热情。《宋书·王景文传》:“人情向 粲 ,淡淡然亦復不改常。” 宋 陆游 《筑舍》诗:“与人元淡淡,不是故相忘。”《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把当时贫交看不在眼裡,放不在心上,全无一毫照顾周恤之意,淡淡相看,用不着他一分气力。”《红楼梦》第五五回:“虽然脸上淡淡的,皆因是 赵姨娘 那老东西閙的,心里却是和 宝玉 一样呢。”
(4).不经意,漫不经心。《儿女英雄传》第二回:“﹝ 河 臺﹞因又动了个忌才之意,淡淡的问了几句话,就起身让走,送出来了。” 茅盾 《子夜》十:“ 吴荪甫 不置可否地淡淡一笑,转身就坐在一张椅子里。” 巴金 《春》一:“‘不见得,说不定就讲五爸五婶吵架的事。’ 觉民 淡淡地说了一句。”
(5).同“ 澹澹 ”。水波动貌。 晋 潘岳 《金谷集作》诗:“緑池汎淡淡,青柳何依依。”《南齐书·乐志三》:“《碣石辞》:东临 碣石 ,以观沧海。水河淡淡,山嶋竦峙。”
水流平满貌。《文选·宋玉〈高唐赋〉》:“濞汹汹其无声兮,溃淡淡而并入。” 李善 注:“淡,以冉切,安流平满貌。”
隐隐约约。《列子·汤问》:“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识其状。”  ——《漢語大詞典》
春山 chūn shān
(1).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唐 王维 《鸟鸣涧》诗:“人閒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归来心魄为动荡,晓梦月落春山空。”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潘太守诗》:“莫待 瀟湘 芳草緑,春山处处子规声。”
(2).春日山色黛青,因喻指妇人姣好的眉毛。 唐 李商隐 《代董秀才却扇》诗:“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元 吴昌龄 《端正好·美妓》套曲:“秋波两点真,春山八字分。” 清 洪楝园 《后南柯·释酗》:“问何时消除芥蔕,终不免愁锁春山未展开。”
(3).指春神。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春》:“立春日, 大兴 、 宛平 县令设案於午门外正中,奉恭进皇帝、皇太后、皇后芒神土牛,配以春山。”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