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建极御寰宇,垂衣临万方。

曹义明代〕《海印祥瑞诗

天命眷大德,宝历归圣皇。建极御寰宇,垂衣临万方。

好生均化育,治道超虞唐。敬天恤斯民,夙夜恒遑遑。

覃恩临梵刹,对越严齐庄。敛福锡厥民,欲其寿而康。

宸衷轸深念,仁孝孚穹苍。适当演法初,溥地呈嘉祥。

卿云丽霄汉,璀璨昭文章。梵相现金身,烨煜腾祥光。

天花竞飞舞,散漫奚雕妆。彼苍不爱道,甘露垂瀼瀼。

松头凝玉液,叶底悬琳琅。后土不爱宝,玉井生琼浆。

清醇酿春色,嘉味孚天香。太和惟潜达,閟瑞斯昭彰。

盛世瑞骈集,灵异尤非常。紫芝与嘉谷,叠见何足方。

知天符泰运,圣德日以昌。四方尽归化,万姓歌礼穰。

微臣睹盛美,拜舞联鹓行。愿歌天保诗,圣寿同天长。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建极寰宇垂衣万方

建极(建極)jiàn jí
(1).建立中正之道。语本《书·洪范》“皇建其有极”。 孔颖达 疏:“皇,大也。极,中也。施政教,治下民,当使大得其中,无有邪僻。”一说谓建立法度、准则。 蔡沉 集传:“建,立也。极,犹北极之极。至极之义,标準之名,中立而四方之所取正焉者也。”《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庆元八年》:“自 胡紘 、 刘德秀 去位, 侂胄 亦厌前事,故 鏜 等令言者以‘建极’之説投之。 侂胄 用其言,学禁渐弛。”
(2).指帝王即位。 唐 崔融 《为朝集使于思言等请封中岳表》:“陛下宝命絪緼,元期肸蠁,包混元而建极,宅造化而开阶,剖灵符於天,合至德於地。”  ——《漢語大詞典》
御 ( 禦 ) yù《國語辭典》

御 [ yù ]

  1. 駕馭車馬。如:「駕御」、「御馬」。《說文解字·彳部》:「御,使馬也。」《韓非子·難三》:「知伯出,魏宣子御,韓康子為驂乘。」
  2. 統治、治理。《書經·大禹謨》:「臨下以簡,御眾以寬。」《國語·周語上》:「瞽告有協風至,王即齋宮,百官御事。」
  3. 侍奉。《書經·五子之歌》:「厥弟五人,御其母以從。」漢·孔安國·傳:「御,侍也。」
  4. 進獻。《禮記·曲禮上》:「御食於君,君賜餘器之溉者,不寫,其餘皆寫。」
  5. 抵擋、阻止。《詩經·邶風·谷風》:「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史記·卷一一○·匈奴傳》:「是歲漢兵之出擊匈奴者,不得言功多少,功不得御。」通「禦」。
  1. 天子的、帝王的。如:「御膳」、「御醫」、「御花園」。
  1. 駕車的人。《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左傳·成公十六年》:「其御屢顧,不在馬。」
  2. 侍從、僕役。《國語·吳語一》:「一介嫡男,奉槃匜以隨諸御。」唐·李白〈南奔書懷〉詩:「賓御如浮雲,從風各消散。」
  3. 姓。如周代有御鞅。

御 [ yà ]

  1. 迎接。《詩經·召南·鵲巢》:「之子于歸,百兩御之。」漢·鄭玄·箋:「御,迎也。」《楚辭·屈原·離騷》:「飄風屯其相離兮,帥雲霓而來御。」
寰宇 huán yǔ
犹天下。旧指国家全境,今亦指全世界。 汉 焦赣 《易林·升之临》:“权既在手,寰宇可驱。” 唐 骆宾王 《帝京篇》诗:“声名冠寰宇,文物象昭回。”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访道》:“敢将长剑撑寰宇,欲挽天河洗甲兵。” 赵朴初 《历史博物馆》诗之一:“ 天安门 外庄严海,寰宇名都未有双。” 李瑛 《一月的哀思》:“你不许我们为你谱一支颂歌,对你的传颂却响彻寰宇。”  ——《漢語大詞典》
垂衣 chuí yī
见“ 垂衣裳 ”。  ——《漢語大詞典》
临 ( 臨 ) lín
临 [ lín ]
  1. 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照~。~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
  2. 到,来:光~。莅~。亲~。
  3. 遭遇,碰到:~时。面~。
  4. 挨着,靠近:~近。~街。~终。~危。~阵磨枪。
  5. 照样子摹仿字画:~摹。~帖。~写。
  6. 旧时指帝王上朝:~朝。~政。
  7. 姓。
万方(萬方)wàn fāng
(1).万邦;各方诸侯。《书·汤诰》:“王归自克 夏 ,至于 亳 ,诞告万方。”
(2).引申指天下各地;全国各地。《汉书·张安世传》:“圣王褒有德以怀万方,显有功以劝百寮,是以朝廷尊荣,天下乡风。” 唐 杜甫 《登楼》诗:“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宋 王安石 《皇帝还大次憩安之曲乐章》:“有奕明堂,万方时会。” 清 李渔 《奈何天·攅羊》:“看扫靖烽烟,万方寧静。” 毛泽东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词:“一唱雄鷄天下白,万方乐奏有 于闐 。”
(3).多方面;多种多样。《文选·宋玉〈高唐赋〉》:“思万方,忧国害,开贤圣,辅不逮。” 李周翰 注:“思万方之事,忧国之利害。”《汉书·艺文志》:“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宋 杨万里 《初夏即事》诗:“一似老夫堪笑死,万方口业拙谋生。”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补遗》:“﹝ 赵三 ﹞足翘细笋,腰折迴风,尤觉颠掉纤柔,具有万方仪态。” 徐迟 《井冈山记》七:“它们举止雍容,仪态万方。”
(4).多种方法。《史记·周本纪》:“ 褒姒 不好笑, 幽王 欲其笑万方,故不笑。”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宣王 既与 亮 对 渭 而陈, 亮 设诱譎万方, 宣王 果大忿,将欲应之以重兵。”
(5).指用多种方法(对待)。 明 高攀龙 《答史玉池书》:“吾辈若透却名利关,人安能轩輊我?纵毁我、誉我、万方我,只消不见不闻,便都了却。”
(6).万官。《国语·郑语》:“出千品,具万方。” 韦昭 注:“五物之官,陪属万位,谓之万方。”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