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中间里王莽挂起一面新家的匾,

贾凫西明代〕《木皮散人鼓词

释闷怀,破岑寂,只照着热闹处说来。
十字街坊,几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声醒木万人惊。
凿破混沌作两间,
五行生克苦歪缠。
兔走鸟飞催短景,
龙争虎斗耍长拳。
生下都从忙里老,
死前谁会把心宽!
一腔填满荆棘刺,
两肩挑起乱石山。
试看那汉陵唐寝埋荒草,
楚殿吴宫起暮烟。
倒不如淡饭粗茶茅屋下,
和风冷露一蒲团。
科头跣足剜野菜,
醉卧狂歌号酒仙。
正是那:“日上三竿眠不起,
算来名利不如闲。”
从古来争名夺利的不干净,
教俺这江湖老子白眼看。

忠臣孝子是冤家,
杀人放火享荣华。
太仓里的老鼠吃的撑撑饱,
老牛耕地使死倒把皮来剥!
河里的游鱼犯下什么罪?
刮净鲜鳞还嫌刺扎。
那老虎前生修下几般福?
生嚼人肉不怕塞牙。
野鸡兔子不敢惹祸,
剁成肉酱还加上葱花。
古剑杀人还称至宝,
垫脚的草鞋丢在山洼。
杀妻的吴起倒挂了元帅印,
顶灯的裴瑾挨些嘴巴。
活吃人的盗跖得了好死,
颜渊短命是为的什么?
莫不是玉皇爷受了张三的哄!
黑洞洞的本帐簿那里去查?
好兴致时来顽铁黄金色,
气煞人运去铜钟声也差。
我愿那来世的莺莺丑似鬼,
石崇脱生没个板渣。
世间事风里孤灯草头露,
纵有那几串铜钱你慢扎煞!
俺虽无临潼关的无价宝,
只这三声鼍鼓走遍天涯。

老子江湖漫自嗟,
贩来古今作生涯。
从古来三百二十八万载,
几句街谈要讲上来。
权当作蝇头细字批青史,
撇过了之乎者也矣焉哉。
但凭着一块破皮两页板,
不教他唱遍生旦不下台!

你看起初时茹毛饮血心已狠,
燧人氏泼油添盐又加上熬煎。
有巢氏不肯在山窝里睡,
榆林遭殃才滚就了椽。
庖牺氏人首蛇身古而怪,
鼓弄着百姓结网打净了湾。
自古道“牝鸡司晨家业败”,
可怎么伏羲的妹子坐了金銮!
女娲氏炼石补天空费了手,
到于今抬头不见那补钉天。
老神农伸着个牛头尝百草,
把一些旺相相的孩子提起病源。
黄帝平了蚩尤的乱,
平稳稳的乾坤又起了争端。
造作了那枪刀和弓箭,
这才是惯打仗的祖师不用空拳。
嫌好那毛达撒的皮子不中看,
弄斯文又制下衣和冠。
桑木板顶在脑盖子上,
也不怕滴溜着些泥弹打了眼圈!
这些都是平白里生出来的闲枝节,
说不尽那些李四与张三!

隔两辈帝挚禅位把兄弟让,
那唐尧虽是个神圣也遭了磨难。
爬爬屋三间当了大殿,
衮龙袍穿这一领大布衫。
沽突突洪水滔天谁惹的祸?
百姓们鳖嗑鱼吞死了万千。
拿问了治水大臣他儿子续了职,
穿着些好古董鞋子跑的腿酸。
教伯益放起了一把无情火,
那狼虫虎豹也不得安然。
有一日十日并出晃了一晃,
吓得那狐子妖孙尽胆寒。
多亏了后羿九枝雕翎箭,
十个红轮只剩了一个圆。
说不尽这桩桩件件蹊跷事,
再把那揖让盛典表一番。
常言道“明德之人当有后”,
偏偏的正宫长子忒痴顽!
放着个钦明圣父不学好,
教了他一盘围棋也不会填。
四岳九官举大舜,
倒赘个女婿掌江山。
商均不肖又是臣作了主,
是怎么神禹为君他不传贤?
从今后天下成了个子孙货,
不按旧例把样子翻。
中间里善射的后羿篡了位,
多亏了少康一旅整朝权。
四百年又到了商家手,
桀放南巢有谁哀怜!
虽然是祖辈的家业好过活,
谁知道保子孙的方法不如从前。
再说那成汤解网称仁主,
就应该风调雨顺万民安,
为什么大旱七年不下雨?
等着他桑林摆桌铺起龙坛!
更可笑剪爪当牲来祷告,
不成个体统真是歪缠。
那迂学包子看书只管瞎赞叹,
只怕这其间的字眼有些讹传!
自从他伐桀为君弄开手,
要算他征诛起稿第一位老先。
到后来自家出了个现世报,
那老纣的结果比老桀还憨。
现成成的天下送给周家坐,
不道个生受也没赏过钱。
净赔本倒拐上一个脖儿冷,
霎时间白牛犊变成了大红犍。
这才是“浆了捞来水里去,
一更里荷包照样儿穿!”

这周朝的王业根茎里旺,
你看他辈辈英雄都不差。
这才是栽竹成林后来的大,
到西伯方才发了个大粗芽。
可恨那说舌头的杀才崇侯虎,
挑唆着纣王昏君把他拿。
打在南牢里六七载,
受够了那铁锁和铜枷。
多亏了散宜生定下胭粉计,
献上个兴周灭商的女娇娃。
一霎时蛟龙顿断了黄金锁,
他敢就摇头摆尾入烟霞。
更喜的提调两陕新挂印,
驾前里左排钺斧右金瓜。
他生下了儿子一百个,
那一个是个善菩萨?
不消说长子武王是圣主,
就是他令弟周公也是个通家。
渭水打猎作了好梦,
添上个惯战能征的姜子牙。
儿媳妇娶了邑姜女,
绣房里习就夺槊并滚叉。
到于今有名头的妇人称“十乱”,
就是孔圣人的书本也把他夸。
他爷们昼夜铺排着行仁政,
那纣王还闭着俩瞎眼在黑影里爬。
多少年软刀子割头不知死,
直等到太白旗悬才把口吧!

老纣王倘然留得一口气,
他还有七十万雄兵怎肯安宁?
万一间黄金钺斧折了刃,
周武王,只怕你甲子日回不得孟津城!
再加上二叔保住武庚的驾,
朝歌地重新扎起了商家营。
姜太公杀花老眼溜了阵,
护驾军三千丧上命残生。
小武庚作起一辈中兴主,
诛杀逆臣屠了镐京。
监殷的先讨过周公的罪,
撇下那新鲜红鞋穿不成。
净弄的火老鸦落屋没有正讲,
河崖上两场瞎关了兵。
到其间武王纵有千张嘴,
谁是谁非也说不分明!

(所以武王就下了个毒手,一刀斫下纣王的头来……)
都说是“无道昏君合该死!”
把一个新殿龙爷称又尊。
全不念六百年的故主该饶命,
都说“这新皇帝的处分快活煞人!”
这个说:“没眼色的饿莩你叩的什么马?”
那个说:“干舍命的忠臣你剖的什么心?”
这个说:“你看那白胡子的元帅好气概!”
那个说:“有孝行的君王还载着个木父亲!”
满街上拖男领女去领钜桥的粟,
后宫里秀女佳人都跟了虎贲。
给了他个泰山压顶没有躲闪,
直杀的血流漂杵堵了城门。
眼见他一刀两断君臣定,
他可才稳坐在龙床不用动身。

灵长自古数周朝,
王迹东迁渐渐消。
周天子二衙管不着堂上的事,
空守着几个破鼎惹气淘。
春秋出头有二十国,
一霎时七雄割据把兵鏖。
这其间孔孟周流跑杀马,
须知道不时行的文章谁家瞧?
陕西的秦家得了风水,
他那蚕食方法起的心高。
那知道异人返国着了道,
又被个姓吕的光棍顶了包。
他只说化家为国王作了帝,
而其实是以吕易嬴李代了桃。
原来这杂种羔子没有长进,
小胡亥忤逆贼达又是祸苗。
老始皇欹在灵床没眼泪,
假遗诏逼杀他亲哥犯了天条。
望夷宫虽然没曾得好死,
论还账还不够个利钱梢!
到后来楚汉争锋换了世界,
那刘邦是一个龙胎自然不糙。
“一杯羹”说的好风凉话,
要把他亲娘的汉子使滚油熬。
乌江逼死他盟兄弟,
就是那座下的乌骓也解哀号。
这是个白丁起手新兴样,
把一个自古山河被他生掏。
最可笑吕后本是他结发妇,
是怎么又看上个姓审的郎君和他私交!
平日家挺腰大肚装好汉,
到这时鳖星照命可也难逃。
中间里王莽挂起一面新家的匾,
可怜他四百年炎祚斩断了腰。
那老贼好象转世报仇的白蛇怪,
还了他当初道上那一刀。
幸亏了南阳刘秀起了义,
感动的二十八宿下天曹。
逐日家东征西讨复了汉业,
譬如那冷了火的锅底两番烧。
不数传到了桓灵就活倒运,
又出个瞅相应的曹瞒长馋痨。
他娘们寡妇孤儿受够了气,
临末了一块喘气的木头他还不饶!
小助兴桃园又得了个中山的后,
刘先主他死挣白缠要创一遭。
虽然是甘蔗到头没大滋味,
你看他鱼水君臣倒也情意高。
且莫说关张义气卧龙的品,
就是那风流常山是何等英豪!
空使杀英雄没捞着块中原土,
这才是命里不该枉费劳。
可恨那论成败的肉眼说现成话,
胡褒贬那六出祁山的不晓六韬。
出茅庐生致了一个三分鼎,
似这样难得的王佐远胜管萧。
倒不如俺这捶皮的江湖替他吐口气,
当街上借得渔阳大鼓敲。

曹操当年相汉时,
欺他寡妇与孤儿。
全不管“行下春风有秋雨”,
到后来他的寡妇孤儿又被人欺。
我想那老贼一生得意没弄好脸,
他自从大破刘表就喜〔角者〕了脂。
下江东诈称雄兵一百万,
中军帐还打着杆汉家旗。
赤壁鏖兵把鼻儿扛,
你拖着杆长枪赋的什么诗?
倒惹得一把火燎光了胡子嘴,
华容道几乎弄成个脖儿齐!
从今后打去兴头没了阳气,
那铜雀台上到底也没捞着乔家他二姨。
到临死卖履分香丢尽了丑,
原是个老婆队里碜东西!
始终是教导他那小贼根子篡了位,
他学那文王的伎俩好不跷蹊!
常言道“狗吃蒺藜病在后”,
准备着你出水方知两腿泥。
他作了场奸雄又照出个影,
照样的来了一个司马师。
活象是门神的印板只分了个左右,
你看他照样的披挂不差一丝。

年年五丈起秋风,
铜雀台荒一望空。
卧龙已没曹瞒就灭,
那黄胡子好汉又撇下江东!
三分割据周了花甲,
又显着司马家爷们弄神通。
晋武帝为君也道是“受了禅”,
合着那曹丕的行径一样同!
这不是从前说的个铁板数,
就象那打骰子的凑巧拼了烘。
眼看着晋家的江山又打个两起,
不多时把个刀把给了刘聪。
只见他油锅里的螃蟹支不住,
没行李的蝎子就往南蹦。
巧机关小吏通奸牛换了马,
大翻案白版登舟蛇做了龙。
次后来糊里糊涂又挨了几日,
教一个扫槽的刘裕饼卷了葱。
这又是五代干戈起了手,
可怜见大地生灵战血红!

南朝创业起刘郎,
贩鞋的光棍手段强。
他龙行虎步生成的贵,
是怎么好几辈的八字都犯刑场?
那江山似吃酒巡杯排门转,
头一个是齐来第二个是梁。
姓萧的他一笔写不出两个字,
一般的狠心毒口似豺狼。
那萧衍有学问的英雄偏收了侯景,
不料他是掘尾巴的恶狗乱了朝纲!
在台城饿断了肝花想口蜜水,
一辈子干念些弥陀瞎烧了香。
陈霸先阴谋弱主篡了位,
隋杨坚害了他外甥才起了家。
东宫里杨广杀了父,
积作的扬州看花把命化。
六十四处刀兵动,
改元建号乱如麻。
统前后混了一百九十单八载,
大唐天子才主了中华。

大唐传国二十辈,
算来有国却无家。
教他爹乱了宫人制作着反,
只这开手一着便不佳。
玄武门谋杀建成和元吉,
全不念一母同胞兄弟仨!
贪恋着巢剌王的妃子容颜好,
难为他兄弟的炕头怎样去扒!
纵然有十大功劳遮羞脸,
这件事比鳖不如还低一扎!
不转眼则天戴了冲天帽,
没志气的中宗又是个呆巴。
唐明皇虽是平了韦后的乱,
他自己的腔像也难把口夸。
洗儿钱亲自递在杨妃手,
赤条条的禄山学打哇哇。
最可恨砀山贼子坐了御座,
只有个殿下的猢狲掴他几掴!
从此后朱温家爷们灭了人理,
落了个扒灰贼头血染沙。
沙陀将又做了唐皇帝,
不转眼生铁又在火灰上爬。
石敬瑭夺了他丈人的碗,
倒踏门的女婿靠着娇娃。
李三娘的汉子又做了刘高祖,
咬脐郎登极忒也软匝。
郭雀儿的兵来挡不住,
把一个后汉的江山又白送给他。
姑夫的家业又落在他妻侄手,
柴世宗贩伞的螟蛉倒不差。
五代八君转眼过,
日光摩荡又属了赵家。
陈桥兵变道的是“禅了位”,
那柴家的孩子他懂的什么?
你看他作张作致装没事,
可不知好凑手的黄袍那里拿?
“有大志”说出得意话,
那个撒气的筒子吃亏他妈!
让天下依从老婆口,
净落得烛影斧声响嗑叉!
此后来二支承袭偏兴旺,
可怜那长支的痴儿活活吓杀。
你看那远在儿孙又报应,
五国城捉去的是谁的根芽?
康王南渡吓破了胆,
花椒树上的螳螂爪儿麻。
他爹娘受罪全不管,
干操心的忠臣呕血蛊了疮疤。
十二道金牌害了岳武穆,
那讲和的秦桧他不打死蛇。
这其间雄赳赳的契丹阿骨打,
翻江搅海又乱如麻。
三百年的江山倒受了二百年的气,
那掉嘴的文章当不了厮杀!
满朝里咬文嚼字使干了口,
铁桶似的乾坤半边塌。
临末了一个好躲难的杭州又失了守,
教人家担头插尽江南花!
文天祥脚不着地全没用,
陆秀夫死葬鱼腹当了什么?
说不尽大宋无寸干净土,
你看那一个汉寝唐陵不是栖鸦?
从今后铁木真的后代又交着好运,
他在那斡难河上发了渣。
元世祖建都直隶省,
把一个花花世界喝了甜茶。
看他八十八年也只是闰了个大月,
那顺帝又是不爱好窝的癞蛤蟆。
这正是有福的妨了没福的去,
眼见这皇觉寺的好汉又主了中华。

接前文再讲上一辈新今古,
明太祖那样开国贤君古也不多。
真天子生来不是和尚料,
出庙门便有些英雄入网罗。
不光是徐、常、沐、邓称猛将,
早有个军师刘基赛过萧何。
驾坐南京正了大统,
龙蟠虎踞掌山河。
这就该世世的平安享富贵,
谁料他本门的骨肉起干戈!
四子燕王原不是一把本分手,
生逼个幼主逃生作头陀。
莫不是皇觉寺为僧没会了愿?
又教他长孙行脚历坎坷!
三十年的杀运忒苦恼,
宰割了些义士忠臣似鸭鹅。
铁铉死守济南府,
还坑上一对女娇娥。
古板正传的方孝儒,
金銮殿上把孝棒儿拖。
血沥沥十族拐上了朋友,
是他那世里烧了棘子乖了锅!
次后来景清报仇天又不许,
只急得张草楦的人皮手干搓!
到英宗命该充军道是“北狩”,
也用不着那三声大炮二棒锣。
这几年他兄弟为君翻〔火专〕饼,
净赘上个有经济的于谦死在漫坡!
正德无儿取了嘉靖,
又杀了些好人干天和。
天启朝又出了个不男不女二尾子货,
和那奶母子客氏滚成窝。
崇祯爷他扫除奸党行好政,
实指望整理乾坤免风波。
谁知道彰义门开大事去,
那煤山上的结果那里揣摩?
莫不是他强梁的老祖阴骘少,
活该在龙子龙孙受折磨!
更出奇真武爷显圣供养的好,
一般的披散着发赤着脚。
为什么说到这里便住了手?
只恐怕你铁打的心肠也泪如梭!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中间一面新家

中间(中間)zhōng jiān
(1).两者(人或地、时、物)之间;当中。《礼记·曲礼上》:“离立者不出中间。” 郑玄 注:“离,两也。” 唐 杜牧 《献记启》:“某苦心为诗,本求高絶,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 宋 杨万里 《彭少初字序》:“吾友 安福 彭仲庄 ,少同学且同志,中间合而离,离而合者三十年。”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一:“两边的人家有很高而阔的街檐,中间挟着一条仅备采光和泄水用的窄窄的街心。”
(2).介绍。《孔子家语·致思》:“ 由 闻之,士不中间见,女嫁无媒,君子不以交,礼也。” 王肃 注:“中间谓绍介也。”
(3).里面。 唐 吕岩 《七言诗》之三七:“恍惚中间专志气,虚无里面固元精。” 宋 蒋捷 《声声慢·秋声》词:“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三:“现在的新体诗也是诗,只要中间确实含有‘诗的意境’。”
(4).房屋内居中的房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泗水》:“庙屋三间,夫子在西间,东向;颜母在中间,南面。”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宣文阁》:“建 奎章阁 于西宫, 兴圣殿 之西廊,为屋三间,高明敞爽。南间以藏物,中间诸官入直所,北间南向设御座。”
(5).犹言之间或“在……过程中”。表时态。 唐 张鷟 《游仙窟》:“一时俱坐,即唤 香儿 取酒。俄尔中间,擎一大鉢,可受三升已来。”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二折:“説话中间,可早来到门首也。”《二刻拍案惊奇》卷十:“饮酒中间, 仲友 晓得他善于词咏。” 毛泽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要让他们做,在做的中间得到教训,增长才干。”
(6).指中间派。 周恩来 《关于西安事变的三个电报》三:“大致的情况仍然存在着三个营垒:抗日、降日、中间。”
间隔。《战国策·韩策二》:“ 韩 与 魏 ,中间不远。” 三国 魏 繁钦 《与魏文帝笺》:“自初呈试,中间二旬。”  ——《漢語大詞典》
里 ( 裏 裡 ) lǐ《國語辭典》

里 [ lǐ ]

  1. 居所、居处。《诗经·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孟子·离娄下》:「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
  2. 街坊、巷弄。《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连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技。」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
  3. 故乡。如:「故里」。《文选·江淹·别赋》:「割慈忍爱,离邦去里。」
  4. 今地方政府行政区域之一。在镇之下,邻之上,与村平行。
  5. 量词。计算长度的单位。古代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今以一公里等于一千公尺。
  6. 内部。元·马致远〈四块玉·佐国心〉曲:「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通「里」。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王 wáng/wàng《國語辭典》

王 [ wáng ]

  1. 古代稱統治天下的君主。如:「君王」、「帝王」、「國王」。《書經·洪範》:「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
  2. 古代封建社會中地位在公侯之上的爵位。秦漢以後,天子的伯叔兄弟及異姓藩王均稱為「王」。如:「淮南王」。《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諸侯王,高帝初置,金璽盭綬,掌治其國。」
  3. 泛稱同類中的首領。如:「萬獸之王」。唐·杜甫〈前出塞〉詩九首之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西遊記·第一回》:「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
  4. 技藝超群的人。如:「歌王」、「拳王」。
  5. 古代對祖父母輩的尊稱。參見「王父」、「王母」等條。
  6. 姓。如宋代有王安石。
  1. 古代諸侯朝見天子。《詩經·商頌·殷武》:「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史記·卷四·周本紀》:「要服者貢,荒服者王。」
  1. 大。參見「王虺」、「王鮪」等條。

王 [ yù ]

  1. 《廣韻·入聲·燭韻》:「玉,說文本作王,隸加點以別王字。」同「玉 」。

王 [ wàng ]

  1. 統治天下、稱王。《詩經·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順克比。」《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1. 興盛、旺盛。《莊子·養生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唐·李白〈贈張相鎬〉詩二首之二:「英烈遺厥孫,百代神猶王。」通「旺」。
莽 mǎng《國語辭典》

莽 [ mǎng ]

  1. 植物名。八角茴香科莽草属,常绿灌木。叶椭圆形,有香气,叶面有细微小点。花瓣细长,黄白色。种子褐色、平滑,有剧毒,误食能致死。
  2. 丛生的草地。《文选·宋玉·风赋》:「蹶石伐木,梢杀林莽。」《聊斋志异·卷一·贾儿》:「儿薄暮潜入何氏园,伏莽中,将以探狐所在。」
  1. 粗率、冒失的。如:「莽夫」、「莽汉」、「鲁莽」。
挂 ( 掛 ) guà《國語辭典》

挂 [ guà ]

  1. 區別、劃分。《說文解字·手部》:「挂,畫也。」清·段玉裁·注:「古本多作畫者,此等皆有分別畫出之意。」《淮南子·氾論》:「伯余之初作衣也,緂麻索縷,手經指挂,其成猶網羅。」
  2. 謀求。《莊子·漁父》:「好經大事,變更易常,以挂功名,謂之叨。」
  3. 懸吊。《文選·木華·海賦》:「於是候勁風揭百尺,維長綃,挂帆席,望濤遠決,冏然鳥逝。」唐·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通「掛」。
  4. 登記。宋·蘇軾〈次韻范純父涵星硯月石風林屏詩〉:「上書挂名豈待我,獨立自可當雷霆。」
  5. 觸犯、違背。《文選·曹植·責躬詩》:「舉挂時網,動亂國經。」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九》:「青樓金蕊先以事挂法,一時交好,無能為之道地。」→「掛」的異體字(04216)​
起 qǐ《國語辭典》

起 [ qǐ ]

  1. 站立、坐起。如:「起立」、「起来」。《礼记·曲礼上》:「请业则起,请益则起。」唐·白居易〈与元微之书〉:「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2. 起床、离开床铺。如:「早睡早起」。《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礼记·内则》:「孺子蚤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
  3. 始、开始。如:「起迄」、「起笔」、「从今起」、「万事起头难」。《汉书·卷一○○·叙传下》:「以述《汉书》,起元高祖。」
  4. 发动、产生。如:「起疑」、「起风」、「肃然起敬」。《吕氏春秋·贵直论·直谏》:「百邪悉起。」汉·高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5. 复苏、痊愈、好转。如:「起死回生」、「一病不起」。《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癈疾。」
  6. 取出。如:「起货」、「起赃」、「起出凶刀一把。」
  7. 出仕、举用。如:「起用」、「东山再起」。《战国策·秦策二》:「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宋·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词:「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8. 拟订。如:「起草章程」、「起个大纲」。
  9. 出身。《汉书·卷三九·萧何曹参传·赞曰》:「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当时录录未有奇节。」
  10. 建筑、建立。如:「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楼」。《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治城郭,起谯楼。」
  1. 诗文首句、首联或首段。《通俗编·文学引范德机·诗法》:「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宜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
  2. 量词:➊ ​ 计算分批的人的单位。相当于「群」。如:「店里来了两起客人。」《红楼梦·第四四回》:「且平儿又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儿,比不得那起俗蠢拙物。」➋ ​ 计算事件发生的单位。如:「高速公路上发生了数起连环车祸。」、「警方最近侦破了一起掳人勒索案。」
  1. 置于动词之后,表示及、到的意思。如:「想起往事,真是不胜感慨!」、「只要谈起女友,他便眉开眼笑。」
  2. 置于动词之后,表示足够或不够的意思。如:「经得起现实的考验。」、「承受不起舆论压力。」
一面 yī miàn
(1).一个方面。有时指一方的重任。《史记·留侯世家》:“ 汉王 之将独 韩信 可属大事,当一面。”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三:“经略所保奏独当一面者,惟 遇春 一人。” 毛泽东 《学习和时局》:“我们根据地的面积又扩大了,根据地的人口,包括一面负担和两面负担的,又已上升到八千余万。”
(2).指一个方向。 唐玄宗 《校猎义成喜逢大雪》诗:“一面施鸟罗,三驱教人战。”
(3).指物体的几个面之一。如:这缎子一面光一面毛。
(4).一方。《汉书·贾谊传》:“夫辟者一面病,痱者一方痛。”
(5).犹言自行,自主。 宋 岳飞 《奏措置虔贼状》:“山寨贼首 罗诚 等二百餘人,见拘管在寨。未审令臣一面处置,惟復申解朝廷,伏望圣慈速赐指挥。”
(6).一次会面。 晋 陆机 《辩亡论下》:“故 鲁肃 一面而身託, 士燮 蒙脸而致命。”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公平》:“用人但问堪否,岂以新故异情?凡一面尚且相亲,况旧人而顿忘也!” 明 李贽 《与耿叔台书》:“今咫只而不一见,非情也,约以是月同发,一面容颜乃别。” 清 洪升 《长生殿·尸解》:“只是再寻不到皇上眼前,重逢一面。”
(7).表数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亦用于成片的景物。 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还乡》套曲:“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胡芦。” 郭沫若 《归去来·回到上海》:“窗下有一面大草园,也略略有些花木。” 巴金 《探索集·大镜子》:“我的书房里壁橱上嵌着一面大镜子。”
(8).表示两种以上的动作或活动同时进行。可单用或连用。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三折:“与 英布 夹攻 项王 , 项王 必然败走,一面通知 韩信 。着他绕出 夏阳 ,截他归路,擒 项王 必矣。”《二刻拍案惊奇》卷九:“一面京中自起身,一面打发 金 家人先回,报知择日到家。”《红楼梦》第五四回:“﹝ 凤姐 ﹞一面説,一面斟酒,一面笑。”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们当然只能是一面教,一面学,一面当先生,一面当学生。”  ——《漢語大詞典》
新家 xīn jiā
指新立的大夫。《国语·鲁语上》:“其君骄而多私,胜敌而归,必立新家。” 韦昭 注:“大夫称家,立新家,谓立所幸胥僮之属为大夫也。”  ——《漢語大詞典》
的 dí/dì/de《國語辭典》

的 [ dì ]

  1. 箭靶的中心。如:「目的」、「标的」。《荀子·劝学》:「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汉·王充《论衡·超奇》:「论之应理,犹矢之中的。」

的 [ de ]

  1. 结构助词:➊ ​ 置于形容词后。如:「美丽的风景」、「聪明的小孩」。➋ ​ 置于名词或代名词后,表示所属、所有的关系。如:「我的书」、「太阳的光」。➌ ​置于修饰片语或子句后。如:「他寄来的信,我昨天收到。」、「那卖花的人没零钱找。」➍ ​ 置于副词后。同「地 」。如:「慢慢的走」、「高高的飞」。
  2. 句尾助词:置于句尾,表示肯定或加强的语气。如:「这样做是不可以的!」、「你不是这样讲的!」

的 [ dí ]

  1. 确、真、实在。如:「的确」。宋·贺铸〈点绛唇·一幅霜绡〉词:「掩妆无语,的是销凝处。」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又不比秦楼夜䜩金钗客,这的担著利害。」
  1. 确实的、可靠的。如:「的保」、「的款」。
匾 biǎn《國語辭典》

匾 [ biǎn ]

  1. 供题字用的长方形木板或石板,通常高悬在门上、墙上。如:「匾额」、「横匾」。《红楼梦·第八回》:「个个都好。怎么写的这们好了,明儿也替我写一个匾。」
  2. 圆形浅边的竹器,形似小筛子。如:「竹匾」、「针线匾」。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