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日月开黄道,乾坤奠浑仪。

范模宋代〕《哭赵忠定

日月开黄道,乾坤奠浑仪。
斯人今已矣,吾道竟何之。
玉铉忧思苦,金縢感慨迟。
仆碑今复立,恨不见封彝。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日月黄道乾坤浑仪

日月 rì yuè
(1).太阳和月亮。《易·离》:“日月丽乎天,百穀草木丽乎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一:“ 羲和 驱日月,疾急不可恃。” 丁玲 《韦护》第三章:“这是包含海洋和峻山以及日月星辰的一个充满了福乐的大宇宙。”
(2).一天一月;每天每月。《论语·雍也》:“ 回 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餘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汉 蔡邕 《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方今郡县盗贼,刼摽人财,攻犯官民,日月有之。”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 靖 谢曰:‘老臣宜从,但犬马之疾,日月增甚,恐死於道路,仰累陛下。’” 王闿运 《储玟躬传》:“自 道光 末载, 湖南 日月多故。”
(3).时令;时光。《诗·小雅·小明》:“昔我往矣,日月方奥。” 唐 韩愈 《与崔群书》:“僕自少至今,从事於往还朋友间,一十七年矣,日月不为不久。” 宋 岳飞 《赠方逢辰》诗:“日月却从閒里过,功名不向懒中求。”《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日月迅速,转眼就是四月。” 杨朔 《迎志愿军归国》:“四年的日月不算短啊。”
(4).喻指帝后。语本《礼记·昏义》:“故天子之与后,犹日之与月”。《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论》:“ 魏其 之举以 吴 楚 , 武安 之贵在日月之际。”《东观汉记·杨赐传》:“今妾媵嬖人阉尹之徒,共专国朝,欺罔日月。”
(5).犹天地。 唐 郑畋 《马嵬坡》诗:“ 玄宗 回马 杨妃 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宋 孙光宪 《渔歌子》词之二:“经 霅水 ,过 松江 ,尽属儂家日月。”《秦併六国平话》卷中:“二将交锋后,盘旋两阵前;征云笼日月,杀气罩山川。”
(6).指生活或生计。《金瓶梅词话》第三九回:“把家财分作八分,各人过其日月。”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那种日月,咱们俩一道过了十来年哩。” 秦腔 《游龟山》第二场:“这几日只觉得身体困倦,为日月我还得打鱼一番。”  ——《漢語大詞典》
开 ( 開 ) kāi
开 [ kāi ]
  1.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2. 分割:对~。三十二~本。
  3. 通,使通:~导。~窍。
  4.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5. 扩大、发展:~扩。~拓。
  6. 发动或操纵:~动。~车。
  7. 起始:~始。~宗明义。
  8. 设置、建立:~创。~国。~设。
  9.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10. 支付:~销。~支。
  11. 沸腾,滚:~水。
  12. 举行:~运动会。
  13.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黄道 huáng dào
(1).地球一年绕太阳转一周,我们从地球上看成太阳一年在天空中移动一圈,太阳这样移动的路线叫做黄道。它是天球上假设的一个大圆圈,即地球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黄道和天球赤道相交于北半球的春分点和秋分点。《汉书·天文志》:“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日之所由,谓之黄道。”《文明小史》第五三回:“为着 俄罗斯 在 北极 底下,冬天日轮在黄道出来,是一直的,所以天黑得早,天亮得快。”
(2).古代历法家以为黄道日子是吉日,作事相宜;黑道日子是凶日,作事不利。 明 叶宪祖 《素梅玉蟾》第三折:“今日黄道大吉,我是拣了来的,小贱人也来插嘴,好打。”《红楼梦》第一回:“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八章:“这不是黄道,这是黑道!这是个寒食,鬼节!”
(3).借指太阳。 明 徐渭 《次夕降抟雪》诗:“岂无黄道辜葵藿,翻以丹心许蒺藜。”
(4).帝王出游时所走的道路。 唐 李白 《上之回》诗:“万乘出黄道,千骑扬彩虹。” 王琦 注:“ 萧士贇 曰:《前汉·天文志》:日有中道。中道者,黄道也。日,君象,故天子所行之道亦曰黄道。” 宋 范仲淹 《和葛閎寺丞接花歌》:“太平天子春游好,金明柳色笼黄道。”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 高庙 驻蹕 临安 ,艰难中,每出犹铺沙藉路,谓之黄道,以三衙兵为之。”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大礼》:“上服衮冕,步至小次,升自午阶,天步所临,皆藉以黄罗,谓之黄道。”
(5).指警方。《黄金时代》1990年第6期:“她的公开职业是一家地产公司经理,与 澳门 的‘黄道’(警方)、‘黑道’(黑社会)都有不寻常的关系。”  ——《漢語大詞典》
乾坤 qián kūn
亦作“乾川2”。
(1).《易》的乾卦和坤卦。《易·繫辞下》:“ 黄帝 尧 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大戴礼记·保傅》:“《春秋》之元、《诗》《关雎》《礼》《冠》《昏》《易》《乾》《巛》,皆慎始敬终云尔。” 明 何楷 《古周易订诂》卷一:“《周易》《乾》《坤》。”
(2).称天地。《易·说卦》:“乾为天……坤为地。” 汉 班固 《典引》:“经纬乾坤,出入三光。”《孔子家语·执辔》:“倮虫三百有六十而人为之长,此乾巛之美也。” 金 元好问 《自题中州集后》诗之三:“万古骚人呕肺肝,乾坤清气得来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谕鬼》:“岂乾坤两大中,凶顽任尔。”
(3).称日月。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 吴 楚 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杨伦 笺注引 董斯张 曰:“考《水经注》: 洞庭 湖广圆五百里,日月若出没其中。”
(4).国家;江山;天下。《敦煌曲子词·浣溪沙》:“竭节尽忠扶社稷,指山为誓保乾坤。” 宋 杨万里 《得亲老家问》诗之二:“乾坤裂未补,簪笏达何荣?”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一折:“治世圣人生,指日乾坤定。” 明 吴承恩 《寄渔石唐公》诗:“青山已信公真隐,肯为乾坤出野堂。”
(5).指局势,大局。 清 秋瑾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诗:“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陈毅 《过贵阳》诗:“共庆长征人未老, 遵义 会议定乾坤。”
(6).指帝、后。《后汉书·皇甫规传》:“ 梁太后 临朝, 规 举贤良方正。对策曰:‘……陛下体兼乾坤,聦哲纯茂。’” 王先谦 集解引 胡三省 曰:“以坤母临朝,以君天下,行乾之德,故曰体兼乾坤。”
(7).玄虚;花招。《儒林外史》第二三回:“ 牛玉圃 道:‘你放的狗屁,你弄的好乾坤哩!’”《黄绣球》第十回:“ 黄通理 道:‘你怎样去了就将近一天?又同那尼姑们弄些什么乾坤出来?’ 黄绣球 拍掌大笑説:‘这个乾坤大着呢!神仙也猜不到的。’”  ——《漢語大詞典》
奠 diàn《國語辭典》

奠 [ diàn ]

  1. 祭献,用祭品祭神或向死者致祭。《说文解字·丌部》:「奠,置祭也。」清·袁枚〈祭妹文〉:「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
  2. 进献。《楚辞·屈原·九歌·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唐·韩愈〈元和圣德诗〉:「奠璧献斝,众乐惊作。」
  3. 置放、安置。《礼记·内则》:「其相授则女受以篚,其无篚则皆坐,奠之而后取之。」
  4. 定、建立。如:「奠基」、「奠都南京」。《书经·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1. 祭品。唐·韩愈〈祭十二郎文〉:「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唐·元稹〈遣悲怀〉诗三首之一:「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浑仪(渾儀)hún yí
我国古代观测天体位置的仪器。又称浑天仪。《南史·宋纪上·武帝》:“ 长安 丰稔,帑藏盈积,帝先收其彝器、浑仪、土圭、记里鼓、指南车及 秦始皇 玉璽送之都。”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天文家有浑仪,测天之器,设於崇臺,以候垂象者,则古之璣衡也。”《清史稿·天文志二》:“ 明 於 北京 齐化门 内倚城筑 观象臺 ,倣 元 製作浑仪、简仪、天体三仪,置於臺上。”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