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童年志於学,不惰为箕裘。

范质宋代〕《诫儿侄八百字

去上初释褐,一命列蓬丘。
青袍春草色,白紵弃如仇。
适会龙飞庆,王泽天下流。
尔得六品阶,无乃太为优。
凡登进士第,四选升校雠。
历官十五考,叙阶与乐俦。
如何志未满,意欲凌云游。
若言品位卑,寄书来我求。
省之再三叹,不觉泪盈眸。
吾家本寒素,门地寡公侯。
先子有令德,乐道尚优游。
生逢世多僻,委顺信沈浮。
仁宦不喜达,吏隐同庄周。
积善有馀庆,清白为贻谋。
伊余奉家训,孜孜务进修。
夙夜事勤肃,言行思悔尤。
出门择交友,防慎畏薰莸。
省躬常惧玷,恐掇庭闱羞。
童年志於学,不惰为箕裘。
二十中甲科,赪尾化为虬。
三十入翰苑,步武向瀛洲。
四十登宰辅,貂冠侍冕旒。
备位行一纪,将何助帝酞。
即非救旱雨,岂是济川舟。
天子未遐弃,日益素餐忧。
黄河润千里,草木皆浸渍。
吾宗凡九人,继踵升官次。
门内无百丁,森森朱绿紫。
鵷行洎内职,亚尹州从事。
府掾监省官,高低皆清美。
悉由侥倖升,不因资考至。
朝迁悬爵秩,命之曰公器。
不蚕复不穡,未尝勤四体。
虽然一家荣,岂塞众人议。
颙颙十目窥,龊龊千人指。
借问尔与吾,如何不自愧。
戒尔学立身,莫若先孝弟。
怡怡奉亲长,不敢生骄易。
战战复兢兢,造次必於是。
戎尔学干禄,莫若勤道艺。
尝闻诸格言,学而优则仕。
不患人不知,惟患学不至。
戒尔远了耻辱,恭则近乎礼。
自卑而尊人,先彼而后己。
相鼠与茅鸱,宜鉴诗人刺。
戒尔勿旷放,旷放非端士。
周孔垂名教,齐梁尚清议。
南朝称八达,千载秽青史。
戒尔勿嗜酒,狂药非佳味。
能移谨厚性,化为凶险类。
古今倾败者,历历皆可记。
戎尔勿多言,多言者众忌。
苟不慎枢机,灭危从此始。
是非毁誉间,适足为身累。
举世重交游,凝结金兰契。
忿怨容易生,风波当时起。
所以君子心,汪汪淡如水。
举世好承奉,昂昂增意气。
不知承奉者,以尔为玩戏。
所以古人疾,蘧蒢与戚施。
举世重任侠,俗呼为气义。
为人赴急难,往往陷刑死。
所以马援书,殷勤戒诸子。
举世贱清素,奉身好华侈,
肥马衣轻裘,扬扬过闾里。
虽得市童怜,还为识者鄙。
我本羇旅臣,遭逢尧舜理。
位重才不充,戚戚怀忧畏。
深渊与薄冰,蹈之唯恐坠。
尔曹当悯我,勿使增罪戾。
闭门敛踪迹,缩首避名势。
名势不久居,华竟何足恃。
物盛必有衰,有隆还有替。
速成不坚牢,亟走多颠踬。
灼灼园中花,早发还先萎。
迟迟涧畔松,郁郁含晚翠。
赋命有疾徐,青云难力致。
寄语谢诸郎,躁进徒为耳。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童年箕裘

童年 tóng nián
儿童时期。 南朝 宋 鲍照 《过铜山掘黄精》诗:“寳饵缓童年,命药驻衰历。”《宋史·世家传三·吴越钱氏》:“ 俶 子 惟演 、 惟济 ,皆童年,召见慰劳。” 巴金 《新生·四月十七日》:“每想起我底童年时代,我就蒙恩似地看见了你底慈祥的面貌。”  ——《漢語大詞典》
志 ( 誌 ) zhì《國語辭典》

志 [ zhì ]

  1. 意向、抱负、决心。如:「意志」、「志同道合」。《论语·公冶长》:「盍各言尔志。」
  2. 记录事物的书。如:「府志」、「三国志」。《周礼·春官·小史》:「小史掌邦国之志。」
  3. 姓。如元代有志能。
  1. 记载、记录。《周礼·春官·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日月星辰之变动。」通「志」。
  2. 牢记。如:「永志不忘」。《荀子·子道》:「孔子曰:『由志之,吾语汝。』」
於 yú/wū《國語辭典》

於 [ yú ]

  1. 在。如:「生於某年」、「舟行於海」、「生於斯,長於斯。」
  2. 給。《論語·衛靈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 向。《論語·學而》:「子禽問於子貢。」《明史·卷二·太祖本紀二》:「丙子,頒即位詔於天下。」
  4. 對。如:「於心不忍」、「於事無補」。《論語·公冶長》:「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5. 到、至。《史記·卷二九·河渠書》:「於吳,則通渠三江、五湖;於齊,則通菑濟之閒。」唐·柳宗元〈捕蛇者說〉:「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於今六十歲矣。」
  6. 從、由。《老子·第六四章》:「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褚公於章安令遷太尉記室參軍。」
  7. 被,置於動詞之後,表示被動。《左傳·成公二年》:「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史記·卷六八·商君傳》:「魏惠王兵數破於齊、秦,國內空,日以削,恐。」
  8. 為、為了。《史記·卷三二·齊太公世家》:「齊使管仲平戎於周。」
  9. 比,置於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禮記·檀弓下》:「苛政猛於虎也。」唐·李白〈蜀道難〉:「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10. 和、與、跟。《論語·子路》:「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宋·蘇軾〈日喻〉:「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於眇。」
  1. 與、和,表示並列。《戰國策·齊策一》:「今趙之與秦,猶齊之於魯也。」《漢書·卷六○·杜周傳》:「況將軍之於主上,主上之與將軍哉!」
  1. 依靠。三國魏·曹植〈當來日大難〉詩:「廣情故,心相於。」唐·劉得仁〈贈敬晊助教〉詩二首之一:「便欲去隨為弟子,片雲孤鶴可相於。」
  1. 位於句首的語氣詞,無義。《易經·繫辭下》:「於稽其類,其衰世之意邪。」唐·盧肇〈漢堤〉詩:「於惟餘甿,飢傷喘呼。」
  1. 姓。如宋代有於清言。

於 [ wū ]

  1. 「烏」的本字。《穆天子傳·卷三》:「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為群,於鵲與處。」晉·郭璞·注:「於,讀曰烏。」
  1. 表示感嘆、讚美的語氣。《詩經·周頌·清廟》:「於穆清廟,肅雝顯相。」《史記·卷二·夏本紀》:「皋陶曰:『於!慎其身脩。』」
学 ( 學 ) xué
学 [ xué ]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院。~府。中~。大~。上~。
  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
  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1.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2.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3.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1.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1.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1.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2.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1.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惰 duò《國語辭典》

惰 [ duò ]

  1. 懈怠、懒散。如:「惰性」。《书经·盘庚》:「惰农自安,不昏作劳。」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 姓。
为 [ wèi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箕裘 jī qiú
《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孔颖达 疏:“积世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鋾铸金铁,使之柔合以补治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覩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也。”良冶、良弓,指善于冶金、造弓的人。意谓子弟由于耳濡目染,往往继承父兄之业。后因以“箕裘”比喻祖上的事业。《晋书·陈寿司马彪等传论》:“咸能综缉遗文,垂诸不朽,岂必克传门业,方擅箕裘者哉!” 宋 楼钥 《送张子宓分教澧阳》诗:“君家世为儒,青箱袭箕裘。” 明 杨柔胜 《玉环记·童儿暗毒》:“愿爹爹百岁寿高,养童儿箕裘承绍。” 欧阳予倩 《晴雯补裘》第二场:“ 贾母 :箕裘付与儿孙辈,我自含饴乐余年。”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