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珍珠帘卷水晶軿,不有铅华施紫绵。

韩晓宋代〕《崇仁县后白莲花

东皇发生无贤愚,祝融长养无枯偏。
一般薰风同芊芊,何独芙蕖多靓妍。
小荷出水浮青烟,沈郎抛下买春钱。
相看高柄绿又圆,谁家绀幰驰长川。
美人酡彦立幰边,疑是水府集诸仙。
严妆一一皆青钿,凌波罗袜行蹁跹。
望中娟丽未足怜,别有一种尤天然。
珍珠帘卷水晶軿,不有铅华施紫绵。
冰股玉骨妙无前,恍若广寒坠婵娟。
层台细蕊黄最鲜,俨然玉女侍尧天。
扬州盘盂休独传,拱手宜推先着鞭。
虽云红紫难差肩,未必时人眼所便。
一杯劝花且盘旋,慰我天涯尘土缘。
回首水乡兴益坚,鉴湖十里花相连。
无端名利苦萦牵,簿书丛裹将三年。
何当归去守一廛,月明重上采莲船。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珍珠水晶軿不有铅华紫绵

珍珠 zhēn zhū
(1).珍宝珠玉。《战国策·秦策五》:“君之府藏珍珠宝石。” 唐 李咸用 《富贵曲》诗:“珍珠索得龙宫贫,膏腴刮下苍生背。”
(2).蚌类所生的真珠。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珠玉》:“凡珍珠必产蚌腹……经年最久,乃为至宝。”
(3).指珍珠帘。 元 马致远 《小桃红·四公子宅赋·夏》曲:“映帘十二掛珍珠,燕子时来去。” 清 陈维嵩 《醉花阴·重阳和漱玉韵》词:“今夜是重阳,不捲珍珠,阵阵西风透。”  ——《漢語大詞典》
帘 ( 簾 ) lián《國語辭典》

帘 [ lián ]

  1. 酒店門前懸掛的旗幟。《集韻·平聲·鹽韻》:「帘,酒家幟。」唐·李中〈江邊吟〉:「閃閃酒帘招醉客,深深綠樹隱啼鶯。」
  2. 布幔或竹片等做成遮蔽門窗的東西。如:「門帘」、「窗帘」、「竹帘」。同「簾 」。
卷 juàn/juǎn《國語辭典》

卷 [ juàn ]

  1. 古時書籍寫在絹帛或紙上,捲起來收藏,因此通稱書籍為「卷」。如:「手不釋卷」、「開卷有益」。
  2. 指書有分卷的每一單獨部分。如:「卷一」、「卷二」、「第一卷」、「第二卷」。
  3. 可以捲起來的書、畫。如:「經卷」、「手卷」、「畫卷」、「山水長卷」。
  4. 公私機構的公事文件。如:「卷宗」、「案卷」、「文卷」、「調卷」。
  5. 考試測驗的題紙。如:「試卷」、「考卷」。
  6. 量詞。計算字畫書籍的單位。如:「藏書三萬卷。」唐·杜甫〈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卷 [ quán ]

  1. 彎曲的。如:「卷枝」、「卷雲」、「卷曲」。
  2. 好。《詩經·陳風·澤陂》:「有美一人,碩大且卷。」漢·毛亨·傳:「卷,好貌。」

卷 [ juǎn ]

  1. 把質地軟的物品裹曲。如:「卷起袖子幹活。」、「把這畫卷起來。」通「捲」。
  2. 收藏。如:「卷藏」。唐·柳宗元〈梓人傳〉:「則卷其術,默其智,悠爾而去。」通「捲」。
  1. 形狀卷曲的東西。如:「花卷」、「麻花卷」、「銀絲卷」。通「捲」。
  2. 可產生卷曲效果的器物。如:「髮卷」。
  3. 量詞。計算成卷物品的單位。如:「兩卷底片」、「三卷衛生紙」。
水晶 shuǐ jīng
(1).无色透明的结晶石英。属贵重矿石,产量较少。古称“水玉”、“水精”。《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二年》:“ 闽 主作 紫微宫 ,饰以水晶。”《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器皿皆是玻璃、水晶、琥珀、玛瑙为之,曲尽巧妙,非人间所有。”《〈艾青诗选〉自序》:“凝思花露的形状,喜爱水晶的素质。”
(2).借指晶莹透明的物体。《全唐诗》卷七八五载《白雪歌》:“鸟啄冰潭玉镜开,风敲簷溜水晶折。” 明 徐渭 《宴游西郊诗》:“菡萏含冰脑,樱桃滴水晶。”
(3).喻皎洁的月光。 清 洪升 《长生殿·偷曲》:“凉蟾正当高阁升,帘捲薰风映水晶。” 清 陈维嵩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词:“犹记捉迷藏,水晶庭院凉。”  ——《漢語大詞典》
軿 píng《國語辭典》

𫐌 [ píng ]

  1. 古代一种有帷幕的车子,亦特指妇女所乘的车子。《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辎𫐌柴毂,填接街陌。」宋·苏轼〈陌上花〉诗三首之二:「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𫐌来。」
  2. 比并、拼合。《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客人若要看寿板,小店有真正婺源加料双𫐌的在里面。」
  1. 参见「𫐌訇 」条。
不有 bù yǒu
无有,没有。《论语·雍也》:“不有 祝鮀 之佞,而有 宋朝 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邢昺 疏:“若无 祝鮀 之佞,而反有 宋朝 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害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尝誉》:“不有此舅,焉有此甥。” 唐 杜甫 《城西陂泛舟》诗:“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明 刘基 《杂诗》之七:“不有千年花,安得如瓜枣。” 茅盾 《子夜》十六:“如不有政府方面之确切表示,恐各会员难免疑虑。”  ——《漢語大詞典》
铅华(鉛華)qiān huá
亦作“ 铅花 ”。
(1).妇女化妆用的铅粉。《文选·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李善 注引 张衡 《定情赋》:“思在面为铅华兮,患离尘而无光。” 唐 刘长卿 《戏赠于越尼子歌》:“北客相逢疑姓 秦 ,铅花抛却仍青春。”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馀杭宗女》:“一女子可二十许岁,粉黛铅华,如新傅者。”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词之二:“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
(2).用铅粉等物梳妆打扮。 宋 陈造 《田家谣》:“中妇輟闲事铅华,不比大妇能忧家。” 钱锺书 注:“二媳妇忙里偷闲爱打扮。” 清 洪升 《长生殿·倖恩》:“虽居富贵,不爱铅华。” 徐朔方 校注:“不爱铅华,不爱打扮。”
(3).借指妇女的美丽容貌、青春年华。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冶容媚姿,铅华素质,伐命者也。” 前蜀 韦庄 《抚盈歌》:“铅华窅窕兮穠姿, 棠公 肸蠁兮靡依。”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逼娼》:“老去病来缠,花谢岂重妍,曾擅 平康 铅华选。”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传歌》:“铅华未谢,丰韵犹存。”
(4).借指青年妇女。 唐 卢纶 《七夕》诗:“铅华潜惊曙,机杼暗传秋。”
(5).指作画、写字用的颜料。引申为图画或文字。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 武昌 之扁青, 蜀郡 之铅华。” 清 赵翼 《春兰禁体和吕叔讷广文》:“粉气薰常借,铅华写未工。”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李巨来夙慧》:“闈中卷几万本,公皆披示,铅华纷披,无不中肯。”
(6).比喻虚浮粉饰之词。 清 戴名世 《与刘言洁书》:“君子之文,淡焉,泊焉,略其町畦,去其铅华,无所有乃其所以无所不有者也。”《新华文摘》1983年第3期:“艺术上如行云流水,自然清新,尽洗铅华。”
(7).比喻落花。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一折:“子规声好教人恨,他只待送春归几树铅华。” 清 孙枝蔚 《落花》诗:“狼籍铅华转眼中,依然蜂蝶趁香风。”
(8).比喻冷月的清光。 南朝 梁 陶弘景 《寒夜怨》诗:“空山霜满高烟平,铅华沉照帐孤明。”  ——《漢語大詞典》
施 shī《國語辭典》

施 [ shī ]

  1. 实行、推行。如:「无计可施」、「恩威并施」。
  2. 给予。如:「施比受更有福」。《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宋·钱公辅〈义田记〉:「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3. 加。如:「施压」、「薄施脂粉」。《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庄子·大宗师》:「利泽施乎万世。」
  4. 设置、安置。《隋书·卷四十·宇文恺传》:「下施轮轴,推移倏忽有若神功。」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九下·滇游日记十一》:「水分两派来,一东南,一西北,俱成悬流,桥不复能施。」
  1. 恩惠、德泽。如:「受施慎勿忘」。《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
  2. 姓。如汉代有施雠。

施 [ yí ]

  1. 斜的古字。即斜行,迂回曲折著走路。《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遍国中无与立谈者。」汉·赵岐·注:「施者,邪施而行,不欲使良人觉也。」
  2. 参见「[[施施]]」条。

施 [ yì ]

  1. 及、延及。《诗经·大雅·皇矣》:「施于孙子。」《左传·隐公元年》:「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2. 移动、变化。《荀子·儒效》:「若夫充虚之相施易也。」唐·杨倞·注:「施,读曰移。 」《史记·卷一○三·万石君传》:「剑,人之所施易,独至今乎?」
紫绵(紫绵)
宋 陈与义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 其二 海棠脉脉要诗催,日暮紫绵无数开。
元 顾瑛 绛雪亭秋日海棠花 露黏蝶粉生珠汗,日炙猩红上紫绵。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