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率更 lǜ gēng
(1).即率更令。《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詹事, 秦 官……属官有太子率更。” 颜师古 注:“掌知漏刻,故曰率更。” 汉武帝 《柏梁诗》:“外家公主不可治,椒房率更领其材。”
(2).指 唐 书法家 欧阳询 。 询 曾任率更令,故称。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 赵公 无忌 嘲 欧阳率更 。” 明 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评书法》:“即 米颠 书自 率更 得之,有冰寒于水之奇。”
(3).指 欧阳询 的法书。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唐九成宫醴泉铭》:“椎搨日多,佳本日少。故字多残闕,又经俗工洗凿,满纸模糊, 率更 面貌十不存一矣。” ——《漢語大詞典》
(2).指 唐 书法家 欧阳询 。 询 曾任率更令,故称。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 赵公 无忌 嘲 欧阳率更 。” 明 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评书法》:“即 米颠 书自 率更 得之,有冰寒于水之奇。”
(3).指 欧阳询 的法书。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唐九成宫醴泉铭》:“椎搨日多,佳本日少。故字多残闕,又经俗工洗凿,满纸模糊, 率更 面貌十不存一矣。” ——《漢語大詞典》
帖墨 tiě mò
犹帖经。《宋史·苏轼传》:“今所欲改变不过数端:或曰乡举德行而略文词,或曰专取策略而罢诗赋,或欲兼采誉望而罢封弥,或欲经生不帖墨而考大义,此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 ——《漢語大詞典》
知 zhī/zhì《國語辭典》
知 [ zhī ]
动- 明白、了解、察觉。如:「相知相许」。唐·李绅〈古风〉诗二首之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识别、区别。《礼记·乐记》:「知乐则几于礼矣。」《淮南子·修务》:「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
- 相交、交往。《左传·昭公四年》:「公孙明知叔孙于齐。」《荀子·不苟》:「君子易知而难狎。」
- 招待、礼遇、赏识。《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慎惋。」唐·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诗:「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 掌管、主持。《国语·越语》:「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新唐书·卷八五·王世充传》:「帝爱昵之,拜江都通守,兼知宫监事。」
- 识见、学问。如:「求知」、「真知灼见」。《论语·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 意识、感觉。《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汉·范缜〈神灭论〉:「手等亦应能有痛痒之知。」
- 知己、朋友。如:「故知」、「旧雨新知」。
知 [ zhì ]
名- 智慧。《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同「智 」。
-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知䓨。
魁梧 kuí wú
亦作“ 魁吾 ”。亦作“ 魁俉 ”。 犹言高大壮实。《史记·留侯世家论》:“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魁梧,丘虚壮大之意。” 唐 善感 《李愍碑》:“容仪逈拔,奇貌魁俉。” 宋 黄庭坚 《武昌松风阁》诗:“我来名之意适然,老松魁梧数百年。”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有 沙 氏子,土司之后也, 彩云 ( 万彩云 )悦其魁吾,宠之专房。”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四章:“停了一阵,他又把 周大勇 打量一番,像是从 周大勇 那魁梧的身材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漢語大詞典》
庾 yǔ《國語辭典》
庾 [ yǔ ]
名- 没有顶盖、露天的谷仓。《诗经·小雅·楚茨》:「我仓既盈,我庾维亿。」汉·毛亨·传:「露积曰庾。」《史记·卷一○·孝文本纪》:「发仓庾以振贫民,民得卖爵。」
- 量词。古代计算容量的单位。相当于十六斗。《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能货子犹为高氏后,粟五千庾。」晋·杜预·注:「庾,十六斗。」《论语·雍也》:「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
- 姓。如北周时有庾信。
信 xìn/shēn《國語辭典》
信 [ xìn ]
名- 誠實不欺。如:「講信修睦」。《論語·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 書札、書簡。如:「書信」、「平信」、「掛號信」。
- 消息、音訊。如:「音信」、「凶信」、「口信」。
- 使者、送信件的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司空鄭沖馳遣信就阮籍求文。」
- 符契、憑證。如:「印信」。《後漢書·卷九○·烏桓鮮卑傳》:「大人有所召呼,則刻木為信,雖無文字,而部眾不敢違犯。」
- 姓。如宋代有信世昌。
- 聽從、不懷疑。如:「相信」、「深信不疑」、「不可置信」。
- 敬仰、崇奉。如:「信奉」、「信教」。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正緯》:「至於光武之世,篤信斯術。」
- 知曉、知道。宋·晏殊〈漁家傲·畫鼓聲中昏又曉〉詞:「須信道,人間萬事何時了?」《聊齋志異·卷七·青蛾》:「我父母皆仙人,何可以貌信其年歲乎?」
- 連宿兩晚。如:「信宿」。《左傳·襄公十八年》:「信于城下而還。」晉·杜預·注:「信,再宿也。」
- 確實、的確、果真。《孟子·公孫丑上》:「信能行此五者,則鄰國之民,仰之若父母矣。」唐·柳宗元〈遊石角過小嶺至長烏村〉詩:「為農信可樂,居寵真虛榮。」
- 隨意、任憑。如:「信口開河」、「信手拈來」。唐·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信 [ shēn ]
動- 伸直、舒展。《易經·繫辭下》:「往者屈也,來者信也。」《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乃欲卬首信眉,論列是非。」通「伸」。
- 陳述表白。《穀梁傳·隱公元年》:「春秋貴義而不貴惠,信道而不信邪。」通「申」。
文章 wén zhāng
(1).错杂的色彩或花纹。《墨子·非乐上》:“是故 子墨子 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鏤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后汉书·张衡传》:“文章焕以粲烂兮,美纷紜以从风。” 宋 梅尧臣 《赋孔雀送魏生》诗:“一身粲烂文章多,引声笙竽奈远何。” 清 纳兰性德 《五色蝴蝶赋》:“矧綵翼之有斐兮,备文章之自然。” 徐迟 《精神分析》:“可是这匹畜生的身上,金舆错衡,黼黻文章。”
(2).礼乐制度。《礼记·大传》:“考文章,改正朔。” 郑玄 注:“文章,礼法也。” 孙希旦 集解:“文章,谓礼乐制度。”《论语·泰伯》:“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朱熹 集注:“文章,礼乐法度也。” 唐 韩愈 《读〈礼仪〉》:“於是 孔子 曰‘吾从 周 ’,谓其文章之盛也。” 严复 《原强》:“其法令文章之事,歷变而愈繁。”
(3).指车服旌旗等。古代于其上加彩饰以区别尊卑贵贱。《左传·隐公五年》:“昭文章,明贵贱。” 杜预 注:“车服旌旗。”《孔子家语·问礼》:“既有成事,然后治其雕鏤、文章、黼黻,以别尊卑上下之等。”
(4).文字。 汉 崔瑗 《草书势》:“书契之兴,始自 頡皇 ,写彼鸟跡,以定文章。”《后汉书·董卓传》:“又钱无轮廓文章,不便使用。”
(5).文辞或独立成篇的文字。《史记·儒林列传序》:“臣谨案詔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后汉书·延笃传》:“能著文章,有名京师。” 唐 杜甫 《偶题》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宋 张元干 《陇头泉》词:“视文章,真成小技,要知吾道称尊。” 郭沫若 《蒲剑集·革命诗人屈原》:“人类最初,只有言语,没有文字,到了有文字的发明,才开始用文字纪录言语,便成为所谓文章。”
(6).特指文学作品。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则确然以文章之事,当具辞义,且有华饰,如文綉矣……然后来不用,但书文章,今通称文学。”
(7).才学。《后汉书·韩棱传》:“ 肃宗 尝赐诸尚书剑,唯此三人特以寳剑…… 寿 明达有文章,故得汉文。”汉文,宝剑名。 唐 韩愈 《苗氏墓志铭》:“夫人年若干,嫁 河南 法曹 卢府君 ,讳 貽 ,有文章德行。”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少师佯狂》:“时僧 云辨 ,能俗讲,有文章,敏於应对。”
(8).曲折隐晦的含义或情节。《红楼梦》第十九回:“ 寳玉 听这话里有文章,不觉吃了一惊。”《官场现形记》第三五回:“ 阎二 先生听到‘报效’二字,便晓得其中另有文章。”
(9).指主意或点子。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二回:“ 康顺风 高兴地拍手说:‘哈哈!还是老兄肚子里文章多,就照这办!’” ——《漢語大詞典》
(2).礼乐制度。《礼记·大传》:“考文章,改正朔。” 郑玄 注:“文章,礼法也。” 孙希旦 集解:“文章,谓礼乐制度。”《论语·泰伯》:“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朱熹 集注:“文章,礼乐法度也。” 唐 韩愈 《读〈礼仪〉》:“於是 孔子 曰‘吾从 周 ’,谓其文章之盛也。” 严复 《原强》:“其法令文章之事,歷变而愈繁。”
(3).指车服旌旗等。古代于其上加彩饰以区别尊卑贵贱。《左传·隐公五年》:“昭文章,明贵贱。” 杜预 注:“车服旌旗。”《孔子家语·问礼》:“既有成事,然后治其雕鏤、文章、黼黻,以别尊卑上下之等。”
(4).文字。 汉 崔瑗 《草书势》:“书契之兴,始自 頡皇 ,写彼鸟跡,以定文章。”《后汉书·董卓传》:“又钱无轮廓文章,不便使用。”
(5).文辞或独立成篇的文字。《史记·儒林列传序》:“臣谨案詔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后汉书·延笃传》:“能著文章,有名京师。” 唐 杜甫 《偶题》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宋 张元干 《陇头泉》词:“视文章,真成小技,要知吾道称尊。” 郭沫若 《蒲剑集·革命诗人屈原》:“人类最初,只有言语,没有文字,到了有文字的发明,才开始用文字纪录言语,便成为所谓文章。”
(6).特指文学作品。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则确然以文章之事,当具辞义,且有华饰,如文綉矣……然后来不用,但书文章,今通称文学。”
(7).才学。《后汉书·韩棱传》:“ 肃宗 尝赐诸尚书剑,唯此三人特以寳剑…… 寿 明达有文章,故得汉文。”汉文,宝剑名。 唐 韩愈 《苗氏墓志铭》:“夫人年若干,嫁 河南 法曹 卢府君 ,讳 貽 ,有文章德行。”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少师佯狂》:“时僧 云辨 ,能俗讲,有文章,敏於应对。”
(8).曲折隐晦的含义或情节。《红楼梦》第十九回:“ 寳玉 听这话里有文章,不觉吃了一惊。”《官场现形记》第三五回:“ 阎二 先生听到‘报效’二字,便晓得其中另有文章。”
(9).指主意或点子。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二回:“ 康顺风 高兴地拍手说:‘哈哈!还是老兄肚子里文章多,就照这办!’” ——《漢語大詞典》
迈 ( 邁 ) mài
迈 [ mài ]
- 抬起腿来跨步:~步。~进。
- 老:老~。年~。
- 远行:远~。
- 豪放:豪~。
- 超过:“则三王可~,五帝可越”。
- 英里,用于机动车行车速度。现在也把千米(公里)说成迈。
老成 lǎo chéng
(1).年高有德。《后汉书·和帝纪》:“今 彪 聪明康彊,可谓老成黄耇矣。” 李贤 注:“老成,言老而有成德也。”
(2).指年高有德的人。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恐数十年后老成彫丧,后生小子,不知根柢,耳濡目染,日变而不復还。”《醒世姻缘传》第二六回:“不料那些前辈的老成,渐渐的死去;那些忠厚遗风渐渐的浇漓。”
(3).指旧臣,老臣。 宋 黄庭坚 《司马文正公挽词》之一:“ 元祐 开皇极,功归用老成。”《明史·廖纪传》:“自陛下继统,老成接踵去,新进连茹登,以出位喜事为贤,以凌分犯礼为贵。”
(4).成年。《北史·程骏传》:“卿尚年幼,言若老成,美哉!”《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如此过了几时, 伯皋 与他娶了妻,生有一子,指望他渐渐老成,自然收心。”
(5).精明练达;精明强干。 宋 欧阳修 《为君难论上》:“忠言讜论,皆沮屈而去,如 王猛 、 苻融 ,老成之言也,不听。” 明 陈大声 《新水令·渔隐》套曲:“笑他们干时的欠老成,叩諫的忒直正,堆金的少见识,拜将的多侥倖。” 清 袁枚 《新齐谐·骗人参》:“我又不善择参,可否存此样银於店,命老成伙计,多带上等参,同往主人处,凭其自择,何如?”
(6).稳重;持重。 清 李渔 《怜香伴·随车》:“我老成不作轻佻计。”参见“ 老成人 ”。
(7).老实;规矩。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三折:“本分的从来老成,聪俊的到底杂情。”《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 唐卿 ﹞欲待调他一二句话,碍着他的父亲,同在稍头行船,恐怕识破,装做老成,不敢把眼正覷稍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由此 崑生 亦老成,不作恶謔,於是情好益篤。”
(8).谓辞章功力深厚。 唐 杜甫 《敬赠郑谏议十韵》:“毫髮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三:“ 子山 之诗,綺而有质,艷而有骨,清而不薄,新而不尖,所以为老成也。” 清 李渔 《怜香伴·闺和》:“诗便和得好,只是末后二句欠老成。”
(9).复姓。古有 老成子 ,著书十八篇。见《汉书·艺文志》。 ——《漢語大詞典》
(2).指年高有德的人。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恐数十年后老成彫丧,后生小子,不知根柢,耳濡目染,日变而不復还。”《醒世姻缘传》第二六回:“不料那些前辈的老成,渐渐的死去;那些忠厚遗风渐渐的浇漓。”
(3).指旧臣,老臣。 宋 黄庭坚 《司马文正公挽词》之一:“ 元祐 开皇极,功归用老成。”《明史·廖纪传》:“自陛下继统,老成接踵去,新进连茹登,以出位喜事为贤,以凌分犯礼为贵。”
(4).成年。《北史·程骏传》:“卿尚年幼,言若老成,美哉!”《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如此过了几时, 伯皋 与他娶了妻,生有一子,指望他渐渐老成,自然收心。”
(5).精明练达;精明强干。 宋 欧阳修 《为君难论上》:“忠言讜论,皆沮屈而去,如 王猛 、 苻融 ,老成之言也,不听。” 明 陈大声 《新水令·渔隐》套曲:“笑他们干时的欠老成,叩諫的忒直正,堆金的少见识,拜将的多侥倖。” 清 袁枚 《新齐谐·骗人参》:“我又不善择参,可否存此样银於店,命老成伙计,多带上等参,同往主人处,凭其自择,何如?”
(6).稳重;持重。 清 李渔 《怜香伴·随车》:“我老成不作轻佻计。”参见“ 老成人 ”。
(7).老实;规矩。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三折:“本分的从来老成,聪俊的到底杂情。”《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 唐卿 ﹞欲待调他一二句话,碍着他的父亲,同在稍头行船,恐怕识破,装做老成,不敢把眼正覷稍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由此 崑生 亦老成,不作恶謔,於是情好益篤。”
(8).谓辞章功力深厚。 唐 杜甫 《敬赠郑谏议十韵》:“毫髮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三:“ 子山 之诗,綺而有质,艷而有骨,清而不薄,新而不尖,所以为老成也。” 清 李渔 《怜香伴·闺和》:“诗便和得好,只是末后二句欠老成。”
(9).复姓。古有 老成子 ,著书十八篇。见《汉书·艺文志》。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