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独趋一里转岩腹,剥粉败赤逢门楣。

刘摰宋代〕《自福严至后洞记柳书弥陀碑

一盂僧粥三鸣鸡,渐望天角生晴曦。积阴凝霭不得肆,荡滉破散争纷披。

清明物象各有职,如再开辟平艰危。游人襟韵廓以喜,晓指后洞都忘疲。

小楚亭北望明灭,宛宛一径微如丝。问云般舟道场路,从此亭背无险巇。

寺久荒寂无足往,念有子厚弥陀碑。独趋一里转岩腹,剥粉败赤逢门楣。

村童门关语嘲哳,似云乞米僧未归。亭亭故碑立青玉,覆以老屋疏且攲。

常嗟古人不可见,尚喜书法存于斯。世言书字出心画,体制类彼人所为。

子厚少年颇疏隽,字合飘逸狂不羁。胡为气质反端厚,至今观者多有疑。

或云彼以窜逐久,气志软熟非前时。又云高才尚薄世,故独立法无所师。

吾嗟世俗日无理,好恶不正论苦畀。臆决万事岂独此,此书何愧人不知。

碑阴三百四十字,疏瘦劲丽何精奇。九十三人姓名具,陈缵宝历元年题。

云此柳书一碑者,元和三年刊厥辞。至是二月始建立,都其事者杨与倪。

尘蒙壁碍世未见,自我访寻初爱之。嗟物晦显似有数,恨不从事毡与槌。

巉岩西山邃无数,行及二寺方晨炊。东南溪磴斗孤绝,下及平壑如悬梯。

南朝佛子谓慧海,卜庵于此存遗基。鬼神馈食以车运,石崖辙迹如在泥。

智不足以尽万物,敢决真伪论是非。老僧夜语亦有理,明发策杖犹迟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一里岩腹逢门

独 ( 獨 ) dú
独 [ dú ]
  1. 单一,只有一个:~唱。~立。~霸。~裁。~创。~特。~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2. 老而无子:鳏寡孤~。
  3. 难道,岂:“君~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4. 〔~孤〕复姓。
  5. 语助词,犹“”:“弃君之命,,~谁受之?”
趋 ( 趨 ) qū/cù
趋 [ qū ]
  1. 快走:~走。~进。~前。~奉。~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
  2. 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向。~势。大势所~。
  3. 鹅或蛇伸头咬人。
  4. 追求,追逐:~时(追求时髦)。~利。~光性。
趋 [ cù ]
     ◎ 古同“”,催促;急速。
一里
唐 吕温 道州春游欧阳家林亭 道州城北欧阳家,去郭一里占烟霞。
唐 陆龟蒙 和袭美虎丘寺西小溪闲泛三绝 其一 云涯一里千万曲,直是渔翁行也迷。
《韵府拾遗 纸韵》:礼记方一里者为田九百亩  ——《骈字类编》
转 ( 轉 ) zhuǎn/zhuàn/zhuǎi
转 [ zhuǎn ]
  1. 迁徙;流亡:老弱~乎沟壑。
  2. 不直接的,中间再经过别人或别的地方:~送。~达。~发。~运。周~。
  3. 改换方向:~弯。向左~。
  4. 改变位置:~移。
  5. 改变形势、情况:~败为胜。天气~睛。病情好~。
转 [ zhuàn ]
  1. 旋转:车轮飞~。
  2. 使旋转:~动地球仪。
  3. 围绕着一个中心运动:越陷越深绕着太阳~。
  4. 量词,旋转一圈为一转:绕了几十~。
  5. 量词,古代勋位每升一级称“一转”:“策勋十二~,赏赐百千强。”
转 [ zhuǎi ]
  1. [转文]指说话或写文章时有意不用通俗易懂的词句,而使用文言文词语以显高雅。
岩腹(巖腹)yán fù
山的中部。 唐 沈传师 《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员外游道林岳麓寺》:“相重古殿倚巖腹,别引新径縈云根。” 宋 苏轼 《出峡》诗:“忽惊 巫峡 尾,巖腹有穿壙。” 清 黄遵宪 《游箱根》诗:“泠泠滴簷角,汩汩出巖腹。”  ——《漢語大詞典》
剥 ( 剝 ) bāo/bō
剥 [ bāo ]
  1. 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皮。~花生。
剥 [ bō ]
  1. 义同“剥”(bāo),用于复合词:~夺。~削(xuē)。~落。~蚀。生吞活~。
粉 fěn《國語辭典》

粉 [ fěn ]

  1. 擦在臉部的細末狀化妝品。如:「脂粉」、「香粉」。《說文解字·米部》:「粉,傅面者也。」《文選·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2. 細末。如:「花粉」、「麵粉」、「胡椒粉」、「洗衣粉」。明·張自烈《正字通·米部》:「凡物磑之如屑者皆名粉。」
  1. 塗抹、塗飾。如:「粉刷」。漢·揚雄《太玄經·卷五·視》:「粉其題䪻,雨其屋須,視無姝。」
  2. 碾碎、碎爛。如:「粉身碎骨」。《新五代史·卷七四·四夷附錄》:「乃發其墓,粉其骨而颺之。」
  1. 白色的。如:「粉蝶兒」。《儒林外史·第六回》:「頭戴紗帽,身穿圓領補服,腳下粉底皂靴。」
  2. 北平方言。指猥褻的、淫穢的。如:「粉曲」、「粉戲」。
败 ( 敗 ) bài
败 [ bài ]
  1. 输,失利,不成功,与“”相对:~北。~退。~绩(❶连队溃败;❷事业的失利)。~诉。~笔。~局。两~俱伤。
  2. 战胜,使失败:大~敌军。
  3. 毁坏:~坏。~露。
  4. 解除,消散:~火。~毒。
  5. 破旧,衰落,腐烂:~絮。~落。~兴(xìng )(情绪低落)。腐~。叶残花~。
赤 chì《國語辭典》

赤 [ chì ]

  1. 红色的。如:「面红耳赤」、「近朱者赤」。
  2. 热烈、忠诚。如:「赤忱」、「赤胆忠心」。《荀子·王制》:「功名之所就,存亡危安之所堕,必将于愉殷赤心之所。」
  3. 空无的。如:「赤手空拳」。
  1. 诛灭。《文选·扬雄·解嘲》:「客徒朱丹吾毂,不知一跌将赤吾之族也。」
  2. 裸露。如:「赤身露体」。
  1. 姓。如古时有赤翼。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逢门(逢門)féng mén
(1).即 逢蒙 。《汉书·艺文志》:“《逢门射法》二篇。” 颜师古 注:“即 逢蒙 。”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故琼瑶俟 荆和 而显连城之价,乌号须 逢门 而著陷坚之功。”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儒》:“ 周 之衰,保氏失其守,史籀之书, 商高 之算, 逢门 之射, 范氏 之御,皆不自儒者传。”参见“ 逢蒙 ”。
(2).复姓。 汉 代有 逢门子豹 。  ——《漢語大詞典》
楣 méi《國語辭典》

楣 [ méi ]

  1. 屋簷口椽端的封簷板。《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因丹霞以赪楣,附碧云以翠椽。」
  2. 门框的上横部分。如:「门楣」、「倒楣」。《楚辞·屈原·九歌·湘夫人》:「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唐·陈鸿《长恨传》:「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
  3. 两柱之间所架的横木,即屋梁。《仪礼·乡射礼》:「序则物当栋,堂则物当楣。」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