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小大 xiǎo dà
(1).小的和大的。有时犹云一切、所有。《书·顾命》:“柔远能邇,安劝小大庶邦。”《左传·庄公十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北史·乐运传》:“大尊比来小大之事,多独断之。” 清 黄鷟来 《咏史》之一:“旷观宇宙内,小大何相蒙?”
(2).引申指长的和幼的、轻的和重的等。《荀子·非相》:“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诗·小雅·楚茨》:“既醉既饱,小大稽首。” 郑玄 笺:“小大,犹长幼也。”《礼记·王制》:“疑狱,氾与众共之。众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 郑玄 注:“小大,犹轻重也。”《礼记·乐记》:“律小大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 郑玄 注:“小大,谓高声正声之类也。”
(3).特指小孩和大人。意谓全家。 晋 王羲之 《十七帖》:“瞻近无缘,省告,但有悲叹。足下小大悉平安也。” 晋 王羲之 《十七帖》:“ 武 妹小大佳也。”
(4).指儿子。《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渊 亦恐 权 远不可恃,且贪货物,诱至其使,悉斩送 弥 晏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宿舒 、 孙综 前到 吴 ,贼 权 问臣家内小大, 舒 、综对臣有三息。”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安中令大度》:“唤小大取鐁锣将篦照来。中令自就地取幞头,用公服袖揩拭。” ——《漢語大詞典》
(2).引申指长的和幼的、轻的和重的等。《荀子·非相》:“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诗·小雅·楚茨》:“既醉既饱,小大稽首。” 郑玄 笺:“小大,犹长幼也。”《礼记·王制》:“疑狱,氾与众共之。众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 郑玄 注:“小大,犹轻重也。”《礼记·乐记》:“律小大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 郑玄 注:“小大,谓高声正声之类也。”
(3).特指小孩和大人。意谓全家。 晋 王羲之 《十七帖》:“瞻近无缘,省告,但有悲叹。足下小大悉平安也。” 晋 王羲之 《十七帖》:“ 武 妹小大佳也。”
(4).指儿子。《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渊 亦恐 权 远不可恃,且贪货物,诱至其使,悉斩送 弥 晏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宿舒 、 孙综 前到 吴 ,贼 权 问臣家内小大, 舒 、综对臣有三息。”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安中令大度》:“唤小大取鐁锣将篦照来。中令自就地取幞头,用公服袖揩拭。” ——《漢語大詞典》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定名 dìng míng
(1).确定名称。《管子·九守》:“脩名而督实,按实而定名。” 汉 马融 《长笛赋》:“定名曰笛。”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位理定名,彰乎大易之数;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好逑传》第十五回:“弟思丝萝既已定名,则合卺终难谢絶矣。”
(2).有确定内容的名称、概念。 唐 韩愈 《原道》:“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章炳麟 《文学说例》:“《曲礼》曰:‘士曰妇人,庶人曰妻。’斯适人之定名可知也。” ——《漢語大詞典》
(2).有确定内容的名称、概念。 唐 韩愈 《原道》:“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章炳麟 《文学说例》:“《曲礼》曰:‘士曰妇人,庶人曰妻。’斯适人之定名可知也。” ——《漢語大詞典》
变化(變化)biàn huà
(1).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易·乾》:“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孔颖达 疏:“变,谓后来改前;以渐移改,谓之变也。化,谓一有一无;忽然而改,谓之为化。” 汉 贾谊 《鵩鸟赋》:“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 宋 戴复古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与李贾严羽共观前辈》诗之四:“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 艾青 《帐篷》诗:“任凭风吹雨打,我们爱自己的家,它是这样锐敏,反映祖国的变化。”
(2).佛教语。谓转换旧形,无而忽有。《坛经·忏悔品》:“一念思量,名为变化。” ——《漢語大詞典》
(2).佛教语。谓转换旧形,无而忽有。《坛经·忏悔品》:“一念思量,名为变化。” ——《漢語大詞典》
莫 mò/mù《國語辭典》
莫 [ mò ]
副- 表示禁止的用语,相当于「勿」、「毋」。如:「非请莫入」、「闲言莫说」。《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唐·李白〈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没有。《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孟子·梁惠王上》:「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 不能、不可。如:「变化莫测」、「莫测高深」。
- 姓。如北魏有莫含,清代有莫友芝。
莫 [ mù ]
名- 「暮」的本字。指日落、黄昏时候。《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能辰夜,不夙则莫。」宋·张元干〈石州慢·雨急云飞〉词:「雨急云飞,瞥然惊散,莫天凉月。」
- 一种蔬菜。《诗经·魏风·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 晚、迟。《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通「暮」。
拟议(擬議)nǐ yì
(1).揣度议论。多指事前的考虑。《易·繫辞上》:“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夫动先拟议,明用稽疑。”《朱子语类》卷五九:“只今眼下便是用功处,何待拟议思量与辨论是非,讲究道理不同。” 清 黄宗羲 《四明山九题考》:“ 陆皮 未尝亲至,止凭 遗尘 之言,凿空拟议。”
(2).比拟。《晋书·文苑传·左思》:“观中古以来为赋者多矣……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 唐 韩愈 《为裴相公让官表》:“以今準古,拟议非伦。” 元 刘埙 《隐居通议·诗歌一》:“ 杜少陵 诗,自与造化同流,孰可拟议。”
(3).犹建议。 郭沫若 《孔雀胆》附录《昆明景物》:“ 云南 多茶花……闻前有人曾有以茶花为 云南 ‘省花’之拟议。”
(4).打算,计议。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五:“他原想住在校里过夏,但是母亲要他回家……便把先前的拟议取消了。” ——《漢語大詞典》
(2).比拟。《晋书·文苑传·左思》:“观中古以来为赋者多矣……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 唐 韩愈 《为裴相公让官表》:“以今準古,拟议非伦。” 元 刘埙 《隐居通议·诗歌一》:“ 杜少陵 诗,自与造化同流,孰可拟议。”
(3).犹建议。 郭沫若 《孔雀胆》附录《昆明景物》:“ 云南 多茶花……闻前有人曾有以茶花为 云南 ‘省花’之拟议。”
(4).打算,计议。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五:“他原想住在校里过夏,但是母亲要他回家……便把先前的拟议取消了。”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