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下笔如有神,气概迈前古。

苏寿元师宋代〕《赠伯莺

伯莺苏氏子,年少勤经史。
下笔如有神,气概迈前古。
切勿恃其长,囊麋自然香。
如有周公美,使骄不足扬。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下笔有神气概前古

下笔(下筆)xià bǐ
落笔。指用笔写诗文或作书画等。《汉书·贾捐之传》:“ 君房 下笔,言语妙天下。” 唐 杜甫 《丹青引》:“ 凌烟 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清 恽敬 《上举主笠帆先生书》:“本朝作者如林,其得正者, 方灵皋 为最,下笔疎朴而有力,惟叙事非所长。”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标点古文,确是一种小小的难事,往往无从下笔。”  ——《漢語大詞典》
如 rú《國語辭典》

如 [ rú ]

  1.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2.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3.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4.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5.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1.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1.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2.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有神 yǒu shén
(1).神灵。有,助词。《书·武成》:“惟尔有神,尚克相予。” 孔 传:“神庶几助我。”《大戴礼记·少间》:“故天子昭有神於天地之间,以示威於天下也。”
(2).有神助。喻指奇妙生动,有神韵。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李玲修 《笼鹰志》:“他画着,渐渐艺术感觉唤醒了,手平稳了,下笔有神了。”
(3).有精神。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三家邻居》:“这双大眼睛,瞳人深而有神。仿佛即使是在黑暗之中,它们也能发光。”  ——《漢語大詞典》
气概(氣概)qì gài
(1).气节。《魏书·李神传》:“ 李神 据危城,当大难,其气概亦足称焉。” 清 戴名世 《孑遗录》:“典史 张士节 , 秦 人,性伉直,有气概。”
(2).气魄。 元 耶律楚材 《继孟云卿韵》:“开基气概鲸吞海,遁世生涯鼠饮河。” 明 高攀龙 《语》:“ 文公 圣贤而豪杰者也,故虽以豪杰之气概,终是圣贤真色。” 萧三 《血青》诗:“革命志士气概雄,宁为儿女愁!”
(3).气派;声势。 宋 秦观 《新开湖送孙诚之有龙见于东北因成绝句》:“黄綬不为无气概,苍龙随尾送行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起初进京时节,多亏他的几万本钱做桩,才做得开,成得这个大气概。” 清 沈元沧 《涿州》诗:“风云气概 楼桑里 ,土壤膏腴 督亢 图。” 柳青 《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啊呀!好大的气概!这是一九五五年秋天 中国 的乡村吗?这是我住了三年的 皇甫村 吗?我的祖国,你不是在前进,而是在飞奔!”
(4).气焰;威势。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一折:“元来你倚着丈人行的气概,就待欺负咱年华高迈。”《红楼梦》第七九回:“一月之中,﹝ 薛蟠 、 金桂 ﹞二人气概都还相平;至两月之后,便觉 薛蟠 的气概渐次的低矮了下去。”  ——《漢語大詞典》
迈 ( 邁 ) mài
迈 [ mài ]
  1. 抬起腿来跨步:~步。~进。
  2. 老:老~。年~。
  3. 远行:远~。
  4. 豪放:豪~。
  5. 超过:“则三王可~,五帝可越”。
  6. 英里,用于机动车行车速度。现在也把千米(公里)说成迈。
前古 qián gǔ
古代;往古。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今大王诚赦 越王 ,则功冠於五霸,名越於前古。”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信所谓追清风於前古,攀辛甲於后代者也。” 唐 韩愈 《黄陵庙碑》:“ 湘 旁有庙曰 黄陵 ,自前古以祠 尧 之二女 舜 二妃者。” 宋 梅尧臣 《将行赛昭亭祠喜雨》诗:“人经兴寤嘆,事往成前古。” 陈毅 《赣南游击词》:“敌人屠杀空前古,人民反抗气更高。”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