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藐视(藐視)miǎo shì
轻视。 宋 曾巩 《送孙颖贤》诗:“高谈消长才惊世,藐视公侯行出人。”《西游记》第四回:“这般藐视 老孙 ! 老孙 在那 花果山 ,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二章:“光战略上藐视敌人还不行,还要作到战术上重视敌人。” ——《漢語大詞典》
声利(聲利)shēng lì
犹名利。 南朝 宋 鲍照 《咏史》:“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 唐 韩愈 《送区册序》:“与之翳嘉林,坐石磯,投竿而渔,陶然以乐,若能遗外声利,而不厌乎贫贱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諲》:“ 諲 , 永嘉 人,初隐 少室 下,闭门修肄,志甚勤苦,不及声利。” 清 薛福成 《送吴南屏游庐山序》:“ 巴陵 吴南屏 先生以邃学鸿文,遗外声利,家居有年。” ——《漢語大詞典》
如 rú《國語辭典》
如 [ rú ]
动-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尘泥(塵泥)chén ní
(1).犹尘土。 唐 杜甫 《无家别》诗:“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宋 苏辙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之三:“尘泥翳泉井,荆棘败禾粟。”
(2).喻卑下。 宋 苏舜钦 《吕公初示古诗一编因以短歌答之》:“昔时名价满天下,此日塞默趋尘泥。” ——《漢語大詞典》
(2).喻卑下。 宋 苏舜钦 《吕公初示古诗一编因以短歌答之》:“昔时名价满天下,此日塞默趋尘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