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老钟笔法何奇古,三害精灵一图聚。

郭祥正宋代〕《王元当家藏钟隐画三害图

老钟笔法何奇古,三害精灵一图聚。周生自握苍精龙,白额长蛟甘丧沮。

危桥跨水压波涛,巨木翻风瞑烟雾。挺然独往知忘躯,敢谓诛邪天地助。

三日生还动闾里,千载遗踪存绢素。薄蚀已更人仰之,自古贤豪遗细故。

何独今人无此人,已觉丹青有深趣。江南印玺尚如新,国破苍忙画谁付。

一图分裂藏三家,离合悠悠岁时度。只今皆属丞相孙,挂向高堂邀客顾。

倏然风云驾霹雳,雨来平地银潢注。珍绨收藏卷不彻,直恐变化复入江湖去。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笔法奇古三害精灵一图

老 lǎo《國語辭典》

老 [ lǎo ]

  1. 年長的人。如:「扶老攜幼」、「敬老尊賢」。
  2. 對長輩的尊稱。如:「劉老」、「于老」。
  3. 老子及其哲學的簡稱。如:「老莊」、「佛老」。《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申子之學本於黃老而主刑名,著書二篇,號曰申子。」
  4. 姓。如宋代有老佐、老麻。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尊敬。《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 退休。《左傳·隱公三年》:「桓公立,(石碏)​乃老。」晉·杜預·注:「老,致仕也。」《金史·卷六六·始祖以下諸子傳》:「勗髭鬢頓白,因上表請老。」
  1. 年紀大。如:「老兵」、「老人」。宋·蘇軾〈吉祥寺賞牡丹〉詩:「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2. 熟練、經驗豐富。如:「老手」、「老練」、「老江湖」。
  3. 陳舊、過時。如:「老米」、「老式」、「老套」。
  4. 年久的。如:「老交情」、「老主顧」、「老字號」。
  5. 原來的。如:「老地方」、「老規矩 」、「老話題」。
  6. 加在稱呼、姓氏上,表示尊敬或親暱。如:「老師」、「老闆」、「老李」、「老王」。
  1. 總是、常常。如:「老是頭痛。」、「你老是挑我的毛病。」
  2. 很、極。如:「老遠」、「老早」。
  1. 加在兄弟姊妹排行的次序上。如:「老大」、「老二」、「老么」。
  2. 加在動物名稱上。如:「老鷹」、「老虎」、「老鼠」。
钟 ( 鍾 鐘 ) zhōng
钟 [ zhōng ]
  1. 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警~。编~(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
  2. 计时的器具:~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
  3. 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头(小时,如“开了一个~~的会”)。
  4. 杯子。
  5. 集中,专一:~情(感情专注)。~爱(特别爱)。~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笔法(筆法)bǐ fǎ
画画、写字、作文的技法或特色。 唐 颜真卿 《怀素上人草书歌序》:“某早岁尝接游居,屡蒙激劝,教以笔法。”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昌花 写生逼真,而笔法輭俗,殊无古人格致。”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先修王善书》:“余尝睹王所书《多心经》,用《圣教》笔法,体势遒劲。” 茅盾 《无题》:“我这是把《诗经》上反复咏叹的笔法神而化之的。”  ——《漢語大詞典》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1.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1.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2.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奇古 qí gǔ
奇特古朴。《新唐书·文艺传下·李商隐》:“ 商隐 初为文瑰迈奇古。”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八:“南渡后文风一变,文多学奇古,诗多学《风》《雅》。”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 阳羡 任礼堂 过 云间 ……见石刻‘山舟’二字,迹类飞白,甚奇古。”  ——《漢語大詞典》
三害 sān hài
晋 周处 少年时危害乡里,时人把他同南山虎、长桥蛟并称为“三害”。《晋书·周处传》:“ 处 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邪?’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 处 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  ——《漢語大詞典》
精灵(精靈)jīng líng
(1).精灵之气。古人认为是形成万物的本原。《易·繫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唐 孔颖达 疏:“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 南朝 梁 沈约 《齐武帝谥议》:“含精灵於五纬,驾贞明於三象。” 唐 高适 《同观陈十六史兴碑》诗:“ 荆 衡 气偏秀, 江 汉 流不歇;此地多精灵,有时生才杰。”
(2).犹精神。 汉 傅毅 《舞赋》:“攄予意以宏观兮,绎精灵之所束。”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若乃精灵困於烦扰,荣卫消於役用。” 唐 张鷟 《游仙窟》:“身体若飞,精灵似梦。”
(3).灵魂。 晋 左芬 《万年公主诔》:“况我公主,形灭体讹,精灵迁逝,幽此中阿。” 唐 李华 《咏史》之一:“身死名不灭,寒风吹墓田;精灵如有在,幽愤满松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古来谁保千年业,精灵永留山庙。”
(4).神仙;精怪。《文选·左思〈吴都赋〉》:“ 舜 禹 游焉,没齿而忘归,精灵留其山阿,翫其奇丽。” 吕向 注:“精灵,神仙之类。” 宋 梅尧臣 《缺月》诗:“夜深精灵鬼物动,僁窣古莽无风吹。”《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那黄金、美女、大虫、乞丐,都是他役使精灵变化来的。”《红楼梦》第一二○回:“大凡天上星宿,山中老僧,洞里的精灵,他自具一种性情。”
(5).机灵。《金瓶梅词话》第五二回:“个个人古怪精灵,个个人久惯老诚。” 沙汀 《淘金记》四:“你不过装傻就是了。怕我不知道吧,你们 何 家那一个不是精灵透了的啊。”  ——《漢語大詞典》
一图(一图)
宋史乐志当为一图以宫统调以调统声令其次第宾主各有条理仍先作三图一各具琴之形体晖弦尺寸散声之位二附按声声律之位三附泛声声律之位列于宫调图前则览者晓然可为万世法矣又郑侠传窃闻南征北伐者以其胜捷之势山川之形为图来献料无一人以天下之民质妻鬻子斩桑坏舍流离逃散遑遑不给之状上闻者臣谨以逐日所见绘成一图但经眼目已可涕泣而况有甚于此者乎  ——《骈字类编》
聚 jù《國語辭典》

聚 [ jù ]

  1. 集合、會合。如:「物以類聚」。《易經·繫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吳句餘予之朱方,聚其族焉而居之,富於其舊。」
  2. 堆積、蓄積。如:「聚沙成塔」。《荀子·王制》:「我今將畜積并聚之於倉廩。」《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又於帝前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埶。」
  3. 徵收、搜括。《論語·先進》:「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
  1. 村落。《史記·卷一·五帝本紀》:「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唐·張守節·正義:「聚,謂村落也。」漢·王襃〈僮約〉:「往來市聚,慎護姦偷。」
  2. 人群。《左傳·成公十三年》:「虔劉我邊陲,我是以有輔氏之聚。」晉·杜預·注:「聚,眾也。」
  3. 積蓄。《左傳·哀公十七年》:「楚白公之亂,陳人恃其聚而侵楚。」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