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掌上 zhǎng shàng
(1).手掌之上。极言容易。 唐 王昌龄 《箜篌引》:“簏读兵书尽冥搜,为君掌上施权谋。”
(2).极言爱抚。 唐 沈佺期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诗:“玉就歌中怨,珠辞掌上恩。” 唐 白居易 《母别子》诗:“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参见“ 掌上明珠 ”。 ——《漢語大詞典》
(2).极言爱抚。 唐 沈佺期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诗:“玉就歌中怨,珠辞掌上恩。” 唐 白居易 《母别子》诗:“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参见“ 掌上明珠 ”。 ——《漢語大詞典》
呈 chéng《國語辭典》
呈 [ chéng ]
動- 顯露。如:「呈現」、「面呈紅潤」。
- 奉上。如:「謹呈」、「呈獻」、「呈上」。
- 舊時凡下級對上級的呈請或報告均用呈。現行公文則是對總統有所呈請或報告時用之。
娇怯(嬌怯)jiāo qiè
柔美;柔弱。 明 唐寅 《桂枝香·春情》曲:“晓来风度湘帘,娇怯鶯声流囀。”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得赦》:“夫人容貌还娇怯, 范大夫 真英烈。”《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只是 王氏 生来娇怯,厌厌弱病尝不离身的。”《红楼梦》第七八回:“闺阁习武,任其勇悍,怎似男子?不问而可知娇怯之形了。” 茅盾 《子夜》九:“ 柯仲谋 那种把她看作娇怯不堪的论调,惹起她十二分的反感了。” ——《漢語大詞典》
痛惜 tòng xī
心痛惋惜。 汉 贾谊 《新书·数宁》:“臣窃惟事势,可痛惜者一。”《南史·殷淳传》:“ 元嘉 十一年卒,朝廷痛惜之。” 宋 叶适 《通直郎致仕总干黄公行状》:“ 子由 以父丧去职,於是知之者又皆痛惜。” 巴金 《探索集·长崎的梦》:“我十分痛惜那些白白浪费了的宝贵时间。” ——《漢語大詞典》
还 ( 還 ) huán/hái
还 [ huán ]
-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乡。~俗。衣锦~乡。返老~童。
-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手。~击。以眼~眼。以牙~牙。
- 偿付:归~。偿~。~本。原物奉~。
- 古同“环”,环绕。
- 姓。
- 依然,仍然:这本书~没有看完。
- 更加:今天比昨天~冷。
- 再,又:锻炼身体,~要注意休息。
- 尚,勉强过得去:身体~好。
- 尚且:他~搬不动,何况我呢?
轻 ( 輕 ) qīng
轻 [ qīng ]
- 分量小,与“重(zhòng )”相对:~重。~型。~便(biàn )。~于鸿毛。~尘栖弱草(喻人生渺小短暂)。
- 程度浅,数量少:年~。工作~。
- 用力小:~放。~声。~闲。~描淡写。
- 负载少,装备简省:~装。~骑。~锐(轻装的精锐部队)。
- 认为容易,不以为重要:~视。~蔑。~生。
- 随便,不庄重:~率(shuài)。~佻。~浮。
捻 niǎn/niē《國語辭典》
捻 [ niǎn ]
动- 用手指搓揉。如:「捻绳」、「捻胡子」。《西游记·第三八回》:「你可把他都捻 就了觔,单摆在那四十里路上两旁,教那些人不放鹰犬,拿回城去。」
- 驱赶。如:「将那条狗捻走。」《醒世姻缘传·第七八回》:「再要扯谎,伊老哥你打了他不算,我捻了他不给他房住。」
- 用手指将纸、线搓揉成条状物。如:「灯捻」、「麻捻」、「药捻子」。《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右手拿著一个火纸捻儿。」
- 参见「捻匪 」条。
捻 [ niē ]
动- 捏,用拇指与其余手指夹住。唐·裴说〈闻砧〉诗:「愁捻银针信手缝,惆怅无人试宽窄。」《红楼梦·第六回》:「宝玉红涨了脸,把他的手一捻。」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