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画里楼台复钟鼓,望中城市有林皋。

邵宝明代〕《和乔司马三首 其三 鸡鸣山

钟山西引一峰高,云磴盘纡步不劳。画里楼台复钟鼓,望中城市有林皋。

江流入海初奔放,世路怀人更郁陶。却倚崔嵬发长啸,松风何处起秋涛。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画里楼台钟鼓望中城市林皋

画里(画里)
唐 杜审言 经行岚州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唐 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骈字类编》
楼台(樓臺)lóu tái
(1).高大建筑物的泛称。《左传·哀公八年》:“ 邾子 又无道, 吴子 使大宰 子餘 讨之,囚诸楼臺。” 唐 杜甫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诗:“復有楼臺衔暮景,不劳鐘鼓报新晴。”《西游记》第六九回:“那国王并 行者 相搀,穿过皇宫到了御花园后,更不见楼臺殿阁。” 冰心 《寄小读者》九:“更隐隐地看见了 慰冰湖 对岸秋叶落尽,楼台也露了出来。”
(2).方言。指凉台。  ——《漢語大詞典》
复 ( 復 複 覆 ) fù《國語辭典》

复 [ fù ]

  1. 行於故道。《說文解字·夊部》:「复,行故道也。」
  2. 同「復 」(一)​。

复 [ fòu ]

  1. 同「復 」(二)​。
钟鼓(鍾皷)zhōng gǔ
见“ 钟鼓 ”。  ——《漢語大詞典》
望中 wàng zhōng
(1).视野之中。 唐 权德舆 《酬冯监拜昭陵途中遇雨》诗:“ 甘谷 行初尽, 轩臺 去渐遥;望中犹可辨,耘鸟下山椒。” 宋 周必大 《次韵沈世得抚干川泳轩》:“华闕望中敞,棠阴坐上得。”
(2).想望之中。 宋 王安石 《江口送道源》诗:“六朝人物草连空,今日无端入望中。” 宋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 扬州 路。” 明 谢榛 《秋日怀弟》诗:“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漢語大詞典》
城市 chéng shì
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韩非子·爱臣》:“是故大臣之禄虽大,不得藉威城市。” 宋 苏轼 《许州西湖》诗:“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愴。” 丁玲 《松子》:“他们只好在许多人后面乞讨着,走过了一些无人的村镇,也走过了一些贫乏的城市。”  ——《漢語大詞典》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1.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1.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2.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3.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1.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1.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1.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1.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1.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林皋(林臯)lín gāo
(1).语出《庄子·知北游》:“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后因以“林皋”指山林皋壤或树林水岸。 宋 黄庭坚 《送刘士彦赴福建转运判官》诗:“官间得胜日,杖屨之林皋。”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每於河冰冻后,近京贫民,於皇城内外,凡有冰处拉拖牀以餬口。遇雪满林皋,坐拖牀者艳素杂遝,交拉如织。”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在西湖寄都中同年》云:‘星河云海望迢迢,八度花朝与雪朝……岂是升沉关气类,轻舟相继返林皋。’”
(2).指树林高阜,犹山林。 明 陆采 《明珠记·买药》:“留连不忍出林皋,叹仙俗难遭。”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