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程生近好手,点缀金碧工调朱。
陆深〔明代〕《瀛海图为李宗易谕德歌》
天南咫尺帝城隅,山灵水秀相盘纡。中有瀛海接银汉,吞九云梦涵五湖。
太行西来走其下,排列七十二朵青珊瑚。微风吹波縠纹净,明月照影骊珠孤。
汪汪千顷荡星斗,上下一碧随鸥凫。世传神龙有窟宅,霹雳惊起头角殊。
化为霖雨洒六合,波涛壁立风云粗。须臾光霁变天地,荏苒花柳呈芳腴。
我闻弱流三万远隔扶桑外,六鳌三岛空传呼。玉堂学士李太白,家住瀛海真蓬壶。
水心楼阁开云母,风外帘栊蹙浪珠。有时倚槛一长眺,宛见云中五色清虚都。
心胸已着秘书省,殿陛恭承子大夫。青钱万选绝代有,白璧连城天下无。
频年文场拔董贾,昨岁武举罗孙吴。庙堂自当金玉器,鼎鼐竟与盐梅俱。
周家申甫嵩岳降,苏氏轼辙眉山枯。大贤应运重得地,瀛海似也非其徒。
江南程生近好手,点缀金碧工调朱。经营意匠入窅眇,翻取商岩旧典谟。
玉颜丈人古冠佩,疑是退直金銮趋。手挥一筹探海水,坐见清浅连桑榆。
鲁连高蹈带侠气,仲子汗漫甘乘桴。君不见张子房,借前箸为汉驱。
请看此筹一下,能奠万古之皇图。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江南 jiāng nán
(1).指 长江 以南的地区。各时代的含义有所不同: 汉 以前一般指今 湖北省 长江 以南部分和 湖南省 、 江西省 一带;后来多指今 江苏 、 安徽 两省的南部和 浙江省 一带。《左传·昭公三年》:“王以田 江 南之 梦 。”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孤与将军,恩如骨肉,割授 江 南,不属本州。” 唐 张九龄 《感遇》诗:“ 江 南有丹橘,经冬犹緑林。” 陈毅 《东征初抵高淳》诗:“此日一帆凭顾盼,重山復水是 江 南。” 周恩来 《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诗:“千古奇冤, 江 南一 叶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2). 南北朝 时, 南朝 与 北朝 隔 江 对峙,因称 南朝 及其统治下的地区为 江南 。 南朝 齐 谢朓 《鼓吹曲》:“ 江南 佳丽地, 金陵 帝王州。”《南齐书·魏虏传》:“﹝ 拓拔宏 ﹞甚重 齐 人,常谓其臣下曰:‘ 江南 多好臣。’伪侍臣 李元凯 对曰:‘ 江南 多好臣,岁一易主; 江北 无好臣,而百年一主。’ 宏 大慙。”
(3). 南唐 建都 金陵 (今 南京市 ),后亦称 南唐 及其统治下的地区为 江南 。《宋史·世家传一·李煜》:“ 江南 伪主 李煜 ,承奕世之遗基,据偏方而窃号。”《宋史·世家传三·钱俶》:“﹝ 乾祐 ﹞三年, 江南 遣其将 查文徽 攻 福州 , 俶 发兵擒 文徽 。” ——《漢語大詞典》
(2). 南北朝 时, 南朝 与 北朝 隔 江 对峙,因称 南朝 及其统治下的地区为 江南 。 南朝 齐 谢朓 《鼓吹曲》:“ 江南 佳丽地, 金陵 帝王州。”《南齐书·魏虏传》:“﹝ 拓拔宏 ﹞甚重 齐 人,常谓其臣下曰:‘ 江南 多好臣。’伪侍臣 李元凯 对曰:‘ 江南 多好臣,岁一易主; 江北 无好臣,而百年一主。’ 宏 大慙。”
(3). 南唐 建都 金陵 (今 南京市 ),后亦称 南唐 及其统治下的地区为 江南 。《宋史·世家传一·李煜》:“ 江南 伪主 李煜 ,承奕世之遗基,据偏方而窃号。”《宋史·世家传三·钱俶》:“﹝ 乾祐 ﹞三年, 江南 遣其将 查文徽 攻 福州 , 俶 发兵擒 文徽 。” ——《漢語大詞典》
程 chéng《國語辭典》
程 [ chéng ]
名- 度量衡的总称。《荀子·致仕》:「程者,物之准也。」唐·杨倞·注:「程者,度量之总名也。」
- 事情进行的步骤。如:「过程」、「议程」。
- 法式、规范。如:「章程」、「规程」。
- 距离或道路的一段。如:「路程」、「归程」、「送你一程」。
- 一定的进度。如:「课程」、「日程」。
- 姓。如宋代有程颢、程颐。
- 衡量、估计。《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武帝既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
生 shēng《國語辭典》
生 [ shēng ]
動- 長出、生長。如:「生出一對角。」《詩經·大雅·卷阿》:「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 生產、生育。《詩經·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唐·白居易〈長恨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 發生、產生。如:「生病」、「生效」、「橫生枝節」。《左傳·成公二年》:「義以生利,利以平民。」唐·杜甫〈愁〉詩:「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
- 生存、活存。如:「置之死地而後生」。
- 製造、新創。如:「惹事生非」、「你又生出新花樣來了。」
- 生存、生活。如:「起死回生」、「忍辱偷生」。《論語·顏淵》:「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 量詞。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 生命。如:「輕生」、「餘生」。
- 泛指生物。如:「眾生」、「群生」、「放生」。
- 生計。如:「謀生」、「無以為生」。
- 讀書人稱為「生」。如:「書生」、「儒生」。
- 學習者、門徒。如:「生徒」、「門生」、「師生」、「學生」。
- 戲劇裡的腳色名稱。如:「小生」、「老生」、「武生」。
- 姓。如明代有生用和。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果實尚未成熟。如:「這個番石榴太生了,不能吃。」
- 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飯」。
- 罕見、不熟悉。如:「生人」、「面生」、「生手」、「生字」。
- 沒有加工或鍛鍊過的。如:「生鐵」。
- 很、甚。如:「生怕」、「生恐」。唐·劉采春〈囉嗊曲〉六首之一:「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 強迫。如:「生拉硬扯」。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把三個未發跡小秀士,生扭做吃勘問死囚徒。」
- 語助詞,無義。《儒林外史·第七回》:「況我看見你不喜我這煩劇的事,怎生是好?」
近好 jìn hǎo
书信末尾表示祝愿的用语。一般用于平辈或后辈。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此致即颂近好。” ——《漢語大詞典》
手 shǒu《國語辭典》
手 [ shǒu ]
名- 人体的上肢。如:「右手」、「手脑并用」。
- 从事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如:「水手」、「选手」、「国手」、「高手」。
- 做事的人。如:「助手」、「帮手」、「人手不足」。
- 技能、本领。如:「在运动方面,他真有一手。」
- 作法。如:「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亲手写的。如:「手谕」、「手书」、「手抄」。
- 与手有关的。如:「手杖」、「手榴弹」。
- 小巧的、便于携带的。如:「手册」。
点缀(點綴)diǎn zhuì
(1).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司马太傅 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浄,都无纤翳,太傅叹以为佳。 谢景重 在坐,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 宋 李清照 《渔家傲》词:“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十一章:“三五株晚熟的高粱,摇曳着火红的穗子,点缀着平原的秋色。”
(2).绘画的布局和着色。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若能沾湿绢素,点缀轻粉,纵口吹之,谓之吹云。” 宋 范成大 《题范道士〈二牛图〉》诗:“目光炯炯狞而驯,点缀毫末俱逼真。” 清 戴名世 《跋赵孟頫画》:“右 赵孟頫 画一卷,泉石蹊径,花鸟云霞,歷歷然点缀诚工妙矣。”
(3).应景;凑数。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灯节》:“市卖食物,乾鲜俱备,而以元宵为大宗。亦所以点缀节景耳。”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四章:“ 唐淑贞 对于夜饭,和对于早饭一样,只算是到时候的一种点缀,不吃也可以。”
(4).打点。《糊涂世界》卷十:“就是本道、本府,也得十分尽情,无论家丁、厨子、亲兵、小队,都要点缀。” 尚钺 《预谋》九:“同时再拿一百元或五六十元到会计主任、庶务处长几位家中去点缀点缀。” ——《漢語大詞典》
(2).绘画的布局和着色。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若能沾湿绢素,点缀轻粉,纵口吹之,谓之吹云。” 宋 范成大 《题范道士〈二牛图〉》诗:“目光炯炯狞而驯,点缀毫末俱逼真。” 清 戴名世 《跋赵孟頫画》:“右 赵孟頫 画一卷,泉石蹊径,花鸟云霞,歷歷然点缀诚工妙矣。”
(3).应景;凑数。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灯节》:“市卖食物,乾鲜俱备,而以元宵为大宗。亦所以点缀节景耳。”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四章:“ 唐淑贞 对于夜饭,和对于早饭一样,只算是到时候的一种点缀,不吃也可以。”
(4).打点。《糊涂世界》卷十:“就是本道、本府,也得十分尽情,无论家丁、厨子、亲兵、小队,都要点缀。” 尚钺 《预谋》九:“同时再拿一百元或五六十元到会计主任、庶务处长几位家中去点缀点缀。” ——《漢語大詞典》
金碧 jīn bì
(1).金和玉。《后汉书·乌桓传》:“妇人至嫁时乃养髮,分为髻,著句决,饰以金碧。”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序:“故玄黄经纬之辨,金碧沉浮之殊,僕以为亦合其美并善而已。”
(2).金黄和碧绿的颜色。 唐 罗邺 《上阳宫》诗:“深锁笙歌巢燕听,遥瞻金碧路人愁。” 宋 苏轼 《雍秀才画草虫八物·鬼蝶》诗:“双眉卷铁丝,两翅晕金碧。” 清 杜岕 《报恩寺塔灯歌》:“共推此塔天下少,金碧丹青壮丽殊。” 闻一多 《红烛·李白之死》:“又有琼瑶的轩馆同金碧的台榭。”
(3).金马、碧鸡。《文选·陆机〈演连珠〉》:“金碧之巖,必辱凤举之使。” 刘孝标 注引《汉书》:“或言 益州 有 金马 碧鸡 之神,可醮而致。” 唐 陈子昂 《送殷大入蜀》诗:“ 蜀 山金碧地,此地饶英灵。”参见“ 金马碧鸡 ”。
(4).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 ——《漢語大詞典》
(2).金黄和碧绿的颜色。 唐 罗邺 《上阳宫》诗:“深锁笙歌巢燕听,遥瞻金碧路人愁。” 宋 苏轼 《雍秀才画草虫八物·鬼蝶》诗:“双眉卷铁丝,两翅晕金碧。” 清 杜岕 《报恩寺塔灯歌》:“共推此塔天下少,金碧丹青壮丽殊。” 闻一多 《红烛·李白之死》:“又有琼瑶的轩馆同金碧的台榭。”
(3).金马、碧鸡。《文选·陆机〈演连珠〉》:“金碧之巖,必辱凤举之使。” 刘孝标 注引《汉书》:“或言 益州 有 金马 碧鸡 之神,可醮而致。” 唐 陈子昂 《送殷大入蜀》诗:“ 蜀 山金碧地,此地饶英灵。”参见“ 金马碧鸡 ”。
(4).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 ——《漢語大詞典》
工 gōng《國語辭典》
工 [ gōng ]
名- 有专门技术或从事劳动生产的人。如:「木工」、「矿工」、「水电工」。《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技巧。如:「唱工」、「雕工」、「巧夺天工」。唐·李白〈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诗:「为我草真箓,天人惭妙工。」
- 劳动生产的作业。如:「上工」、「加工」、「怠工」。
- 大规模、有计划的建设。如:「施工」、「竣工」。
- 工业的简称。如:「化工」。
- 一种古代乐谱上的音阶符号。参见「工尺 」条。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擅长。如:「工于心计」。《韩非子·五蠹》:「工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
- 精致、巧妙。如:「工整」。《红楼梦·第四八回》:「怪道我常弄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
调 ( 調 ) tiáo/diào/zhōu
调 [ tiáo ]
-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和。~谐。风~雨顺。饮食失~。
-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配。~味。
-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停。~处。
- 调剂:以临万货,以~盈虚。
- 调理使康复:~养。~摄。
-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鹰隼。
- 挑逗;戏弄:~笑。~情。~戏。酒后相~。
- 乐曲;乐谱:曲~。采菱~。
-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五声~式。
- 语音上的声调:~号。~类。
- 说话的腔调:南腔北~。
- 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
- 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格~。
- 选调;提拨:从基层~选干部。
- 调动:岗位~整。
- 征集;征调:~有余补不足。
- 调查:~研。内查外~。
- 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档。
- 调换:~座位。
- ◎ 朝,早晨:《广韵·平尤》:“~,朝也。”
朱 zhū/shú《國語辭典》
朱 [ zhū ]
名- 大红色。如:「近朱者赤」。《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
- 姓。如明代有太祖朱元璋。
朱 [ shú ]
- 参见「朱提 」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