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河阳花献翠,合浦蚌还珍。

林熙春明代〕《𨻧隍驿送沈令公寿日上计

间气钟名世,蓬莱岳降神。久知藩伯重,宁识宰官循。

岭峤严徵税,舟车累算缗。因之多旱潦,幸以大陶甄。

溪静鳄鱼徙,坡清虎豹驯。河阳花献翠,合浦蚌还珍。

守令皆如此,龚黄自有真。青萍浑是玉,绿鬓未生银。

奏牍逢初度,添筹第几巡。孤贞同砥柱,劲质表松筠。

宝箓长生果,瑶阶不老椿。尊开江上月,宴集陇头春。

列宿缠南极,一星拱北辰。清风摇彩袖,白发拥朱轮。

共祝身犹鹤,咸期像在麟。繇来濡沬苦,此去姓名振。

孺子离慈母,良臣谒圣人。黄金阊阖布,紫綍海濆新。

召国依棠茇,韩封荐芷蘋。遥瞻丰采峻,早晚侍枫宸。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河阳花献合浦

河阳(河陽)hé yáng
(1). 黄河 北岸。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君居 淄 右,妾家 河 阳。” 元 袁桷 《清明》诗:“ 河 南禁酒 河 阳饮,醉醒相看总有情。”
(2). 晋 潘岳 曾任 河阳 县令,后多以“河阳”指称 潘岳 。 唐 王维 《为人祭李舍人文》:“名高 江夏 之童,貌夺 河阳 之美。” 宋 苏辙 《寄题江涣长官南园茅斋》诗:“ 河阳 罢后成南圃, 彭泽 归来卧北窗。” 宁调元 《燕京杂诗》之二:“容易 河阳 丝两鬢,妇人醇酒未应怜。”  ——《漢語大詞典》
花献(花献)
元 张翥 宫中舞队歌词 其三 箫吹凤台女,花献蕊宫仙。  ——《骈字类编》
翠 cuì《國語辭典》

翠 [ cuì ]

  1. 翠鸟的简称。《文选·左思·蜀都赋》:「孔翠群翔,犀象竞驰。」
  2. 绿色的玉。参见「[[翡翠]]」条。如:「珠翠」。《文选·曹植·洛神赋》:「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驱。」
  3. 古代妇女用来画眉的深青色颜料。唐·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词:「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4. 比喻美女、妓女。如:「倚翠偎红」、「翠绕珠围」。
  5. 姓。如汉代有翠鸳鸯。
  1. 用翠羽装饰的。如:「翠衾」、「翠旌」。《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张翠帷,建羽盖。」
  2. 青绿色的。如:「翠柏」、「翠楼」、「草木苍翠」。
合浦 hé pǔ
古郡名。 汉 置,郡治在今 广西壮族自治区 合浦县 东北,县东南有 珍珠城 ,又名 白龙城 ,以产珍珠著名。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凡探明珠,不於 合浦 之渊,不得驪龙之夜光也;採美玉,不於 荆山 之岫,不得连城之尺璧也。” 宋 苏轼 《示过》诗:“ 合浦 卖珠无復有,当年笑我泣牛衣。”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珠玉》:“ 合浦 、 于闐 ,行程相去二万里,珠雄于此,玉峙于彼,无脛而来,以宠爱人寰之中,而辉煌廊庙之上。”  ——《漢語大詞典》
蚌 bàng/bèng《國語辭典》

蚌 [ bàng ]

  1. 动物名。软体动物门斧足纲。体软有壳,大者长八九寸,能产珠,壳可制器。也称为「二枚贝」、「蛤蚌」、「蛤蜊」。

蚌 [ ​bèng ]

  1. (一)​之又音。
还 ( 還 ) huán/hái
还 [ huán ]
  1.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乡。~俗。衣锦~乡。返老~童。
  2.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手。~击。以眼~眼。以牙~牙。
  3. 偿付:归~。偿~。~本。原物奉~。
  4. 古同“”,环绕。
  5. 姓。
还 [ hái ]
  1. 依然,仍然:这本书~没有看完。
  2. 更加:今天比昨天~冷。
  3. 再,又:锻炼身体,~要注意休息。
  4. 尚,勉强过得去:身体~好。
  5. 尚且:他~搬不动,何况我呢?
珍 zhēn《國語辭典》

珍 [ zhēn ]

  1. 宝贵、奇特稀有的。如:「珍味」、「珍品」、「珍禽异兽」。
  1. 稀有贵重的宝物。如:「奇珍异宝」。《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遇春启匣观看,内皆明珠异宝,无价之珍。」
  2. 美味的食物。如:「山珍海味」。唐·杜甫〈丽人行〉:「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1. 爱惜、重视。如:「敝帚自珍」。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一:「自从建安来, 绮丽不足珍。」
  1. 妥慎、审慎。如:「珍藏」、「珍惜」。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