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芳名呼姊妹,绝似婵娟,顾影相怜惜娇小。

孙荪意清代〕《洞仙歌 淡吟轩十姊妹花盛开席上作

清明过后,渐愁春怀抱。小白蔫红故相恼。正梨云坠粉、桃雨霏香,才开处、又被蝶喧蜂闹。

芳名呼姊妹,绝似婵娟,顾影相怜惜娇小。最好是轻阴、作煖烘晴。

更添得、晚来斜照。且莫负、东风赏花期,便百罚深杯、也须判了。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芳名姊妹婵娟顾影相怜娇小

芳名 fāng míng
(1).犹美名。 唐 薛存诚 《御制段太尉碑》诗:“青史应同久,芳名万古闻。” 明 徐渭 《上督府公生日诗》:“詎止芳名流简册,还将伟绩著旂常。” 清 顾炎武 《淮东》诗:“一死留芳名,一死骨已枯。寄语后世人,观此两丈夫。”
(2).对他人名字的美称。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緑窗西,青鸞一缕递支机,芳名已註姻缘簿。”《红楼梦》第五四回:“这小姐芳名叫做 雏鸞 。” 巴金 《家》六:“选择的结果,只有两家姑娘的芳名不曾被淘汰。”  ——《漢語大詞典》
呼 hū《國語辭典》

呼 [ hū ]

  1. 吐气。与「吸」相对。如:「呼气」。《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籍也。」
  2. 大声呐喊。《诗经·大雅·荡》:「式号式呼,俾昼作夜。」《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3. 招、唤。如:「呼朋引伴」、「呼风唤雨」。《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陈王出,遮道而呼涉。」唐·颜仁郁〈农家〉诗:「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4. 称、谓。唐·白居易·寄明州于驸马使君三绝句之三:「何郎小妓歌喉好,严老呼为一串珠。」《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
  1. 表感叹的语气。《论语·八佾》:「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1. 形容风吹动的声音。如:「北风呼呼的吹。」
  1. 姓。如汉代有呼子先。
姊妹 zǐ mèi
(1).姐姐和妹妹。《左传·襄公十二年》:“无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夫人姊妹让之。” 唐 戴叔伦 《女耕田行》:“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不但像是个同胞姊妹,并且像是双生姊妹。”
(2).对年辈相当的女性的通称。 宋 张先 《贺圣朝》词:“ 谢家 姊妹,诗名空杳,何曾机巧。”《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便説眼前靠了 九公 你合大娘子这萍水相逢的师生姊妹,将来他叶落归根,怎生是个结果?” 张天翼 《同乡们·夏夜梦》:“远远地有人在唱着‘见娘’的哭板,来了一遍又来一遍,可辨不清是哪个姊妹。”
(3).兄弟姐妹。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三折:“今皇帝是俺嫡堂叔姪,先皇帝是俺同胞的那姊妹。”《中国歌谣资料·嫂嫂不爱小姑》:“哥哥才是亲姊妹,嫂嫂到底是个外头人。”
(4).称妓女。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访翠》:“这一条巷裡,都是有名姊妹家。”  ——《漢語大詞典》
绝 ( 絕 絶 ) jué
绝 [ jué ]
  1. 断:~种。~缘。~嗣。~情。~迹。断~。杜~。灭~。空前~后。
  2. 尽,穷尽:~命。~望。~境。~棋。气~。
  3. 极,极端的:~妙。~密。~壁。~无仅有。
  4. 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色。~技。~伦。~唱。~代。
  5. 一定的,肯定的:~对。~然。
  6. 越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
  7. 旧体诗的一种体裁:~句。五~。
似 sì/shì《國語辭典》

似 [ sì ]

  1. 相像、相类。如:「相似」、「类似」。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继嗣。如:「似嗣」。《诗经·小雅·斯干》:「无相犹矣,似续妣祖。」汉·毛亨·传:「似,嗣。」
  3. 奉赠、给予。唐·贾岛〈剑客〉诗:「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宋·欧阳修〈紫石屏歌〉:「呼工画石持寄似,幸子留意其无谦。」
  1. 好像。如:「似乎」、「似有不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伏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1. 表示比较、差等之词。如:「一个高似一个」、「一天好似一天」。宋·贺铸〈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词:「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婵娟(嬋娟)chán juān
(1).姿态美好貌。《文选·张衡〈西京赋〉》:“嚼清商而却转,增嬋娟以此豸。” 薛综 注:“嬋娟此豸,姿态妖蛊也。”一本作“嬋蜎”。 唐 李商隐 《霜月》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鬭嬋娟。” 元 沈禧 《一枝花·赠人》套曲:“腰肢嫋娜,体态嬋娟。”
(2).指美人。 唐 方干 《赠赵崇侍御》诗:“却教鸚鵡呼 桃叶 ,便遣嬋娟唱《竹枝》。” 元 李致远 《新水令·离别》曲:“青锁畔,綉幃前,少箇嬋娟,酬不了少年愿。” 清 洪升 《长生殿·夜怨》:“笑君王见错,把一箇罪废残粧,认是金屋嬋娟。”
(3).形容花木秀美动人。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六:“庭木谁能近?射干復嬋娟。”《文选·成公绥〈啸赋〉》:“藉皋兰之猗靡,荫脩竹之嬋娟。” 李周翰 注:“嬋娟,竹美貌。” 宋 梅尧臣 《邵郎中姑苏园亭》:“薄城万竿嬋娟竹,籐缆繫桥青板船。”
(4).指花木。 宋 晏殊 《采桑子·石竹》词:“试摘嬋娟,贴向眉心学翠鈿。” 宋 王安石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诗:“嬋娟一种如冰雪,依倚春风笑野棠。”
(5).形容月色明媚。 唐 刘长卿 《琴曲歌辞·湘妃》:“嬋娟 湘江 月,千载空蛾眉。” 宋 张孝祥 《虞美人》词:“满庭芳草月嬋娟。”
(6).指代明月或月光。 宋 苏轼 《水调歌头》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嬋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风吹 列子 归何处?夜夜嬋娟在柳梢。”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长空万里,见嬋娟可爱,全无一点纤凝。”
(7).轻盈飘舞貌。 南朝 梁 沈约 《咏雪应令》:“夜雪合且离,晓风惊復息,嬋娟入綺窗,徘徊騖情极。”
(8).犹婵媛。情思牵萦貌。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乡赋》:“情嬋娟而未罢,愁烂漫而方滋。” 唐 李白 《古风》之五一:“虎口何婉孌, 女嬃 空嬋娟。”  ——《漢語大詞典》
顾影(顧影)gù yǐng
亦作“ 顾景 ”。 自顾其影。有自矜、自负之意。《后汉书·南匈奴传》:“ 昭君 丰容靚饰,光明 汉 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宋 王安石 《明妃曲》之一:“低迴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颜氏》:“女入房,巾服而出,曰:‘视妾可作男儿否?’生视之,儼然一顾影少年也。”  ——《漢語大詞典》
相怜(相憐)xiāng lián
相互怜爱;怜惜。《列子·杨朱》:“古语有之:‘生相怜,死相捐。’” 宋 王安石 《酬宋廷评请序经解》诗:“未曾相识已相怜,香火灵山亦有缘。”  ——《漢語大詞典》
惜 xī《國語辭典》

惜 [ xí ]

  1. 爱怜、珍视、舍不得。如:「惜福」、「吝惜」、「爱惜」、「死不足惜」、「怜香惜玉」。唐·白居易〈日长〉诗:「爱水多櫂舟,惜花不扫地。」
  2. 悲痛、哀伤。如:「痛惜」。《文选·陆机·叹逝赋》:「望汤谷以企予,惜此景之屡戢。」《聊斋志异·卷八·张贡士》:「犹述其曲文,惜不能全忆。」
娇小(嬌小)jiāo xiǎo
(1).窈窕;小巧。 唐 李白 《江夏行》:“忆昔娇小姿,春心亦自持。” 巴金 《利娜》:“我的身子本来娇小,可是那张床几乎还容不下。”
(2).形容声音柔细。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鸎声爱娇小,鷰翼翫逶迤。”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