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洞庭湖西芳草新,武陵溪南花满津。

李东阳明代〕《题画送武陵杨处士

洞庭湖西芳草新,武陵溪南花满津。山深水曲不知处,燕语莺啼春复春。

红尘昼断车马迹,时有松风扫白石。三尺孤琴一老翁,布衣芒屦无人识。

君来远作长安游,君去还归溪水头。山林钟鼎各有分,俯仰乾坤安所求。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洞庭湖西芳草溪南花满

洞庭 dòng tíng
(1).广阔的庭院。《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教坊致语》:“洞庭九奏,始识《咸池》之音;灵岳三呼,共献后天之祝。”
(2).湖名。即 洞庭湖 。《韩非子·初见秦》:“ 秦 与 荆 人战,大破 荆 ,袭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 洞庭 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莪州公诗》:“ 洞庭 春水添新涨,好看双飞返故林。”参见“ 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别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指 包山 而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刘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东,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谓 洞庭 。”参见“ 太湖 ”。
(4).山名。在 江苏省 太湖 中。有东西二山,东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西山即古 包山 。  ——《漢語大詞典》
湖西
温庭筠晚归曲见山浅下  ——《骈字类编》
芳草 fāng cǎo
(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沈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漢語大詞典》
新 xīn《國語辭典》

新 [ xīn ]

  1. 沒有使用過的。與「舊」相對。如:「新辦法」、「新衣」、「新筆」。
  2. 剛開始的、始出現的。如:「新芽」、「新生兒」、「新品種」。
  1. 泛指一切新的人、事、物、知識等。如:「履新」、「汰舊換新」、「溫故知新」。
  2. 剛收成的農作物。《禮記·月令》:「是月也,農乃登穀,天子嘗新。」《新唐書·卷一一八·宋務光傳》:「家無接新之儲,國乏俟荒之蓄。」
  3. 朝代名。參見「新莽 」條。
  4. 大陸地區新疆省的簡稱。
  5. 姓。如春秋時晉國有新穆子。
  1. 改進或使改變,而成為新的、好的。如:「改過自新」、「一新耳目」。《書經·胤征》:「舊染汙俗,咸與惟新。」《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1. 不久前、剛才。如:「新寫的字」、「新買的衣服」。《荀子·不苟》:「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
武 wǔ《國語辭典》

武 [ wǔ ]

  1. 战斗、军事、暴力等事。相对于文而言。如:「动武」、「比武」、「整军经武」、「文武双全」。《孙子·行军》:「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2. 足迹。《诗经·大雅·生民》:「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楚辞·屈原·离骚》:「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3. 《诗经·周颂》的篇名。共一章。根据〈诗序〉:「武,奏大武也。」指周公所作歌颂武王武功之诗。首章二句为:「于皇武王,无竞维烈。」于,音乌,叹词。皇,大也。无竞维烈,言其功业人莫与竞也。
  4. 姓。如汉代有武臣。
  1. 与军事、战斗有关的。如:「武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见钟士季,如观武库,但睹矛戟。」
  2. 勇猛、威风。如:「勇武」、「威武」、「神武」、「英武」、「孔武有力」。唐·柳宗元〈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羸而自养耶?则甚硕且武。」
陵 líng《國語辭典》

陵 [ líng ]

  1. 大土山。如:「丘陵」、「山陵」。《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殽有二陵焉。」三國魏·曹植〈鰕䱇篇〉:「駕言登五嶽,然後小陵丘。」
  2. 帝王的墳墓。如:「陵寢」、「十三陵」。唐·杜牧〈登樂遊原〉詩:「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儒林外史·第三○回》:「中間坐一個看陵的太監,穿著蟒袍。」
  3. 姓。如明代有陵茂。
  1. 登、升。《左傳·成公二年》:「齊侯親鼓,士陵城。三日,取龍。」北魏·溫子昇〈為西河王謝太尉表〉:「將短翮難以陵高,駑乘無由致遠。」
  2. 超越、踰越。如:「陵駕」。《禮記·學記》:「不陵節而施之謂孫。」《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自以兵強國富,勢陵京城。」
  3. 欺侮、侵犯。如:「陵辱」。《左傳·隱公三年》:「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漢·王符《潛夫論·忠貴》:「而乃欲任其私知,竊君威德,以陵下民。」通「凌」。
  4. 淬礪。《荀子·君道》:「兵刃不待陵而勵。」王先謙·集解:「陵謂厲兵刃也。」
溪南
唐 皮日休 芳草渡 溪南越乡音,古柳渡江深。
宋 范成大 壬辰七月十六日侵晨真率会石湖路中书事 白葛乌纱称老农,溪南溪北水车风。
元 赵孟頫 初至都下即事 其二 故乡兄弟应相忆,同看溪南柳外山。
唐 徐夤 酒醒 天暖天寒三月暮,溪南溪北两村名。  ——《骈字类编》
花满(花满)
唐 朱庆馀 送浙东陆中丞 坐将文教镇藩维,花满东南圣主知。
唐 许浑 游楞伽寺 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榴花满旧琴台。  ——《骈字类编》
津 jīn《國語辭典》

津 [ jīn ]

  1. 渡口。《論語·微子》:「使子路問津焉。」唐·王昌齡〈沙苑南渡頭〉詩:「津人空守纜,村館復臨川。」
  2. 交通要道。《宋書·卷一·武帝紀上》:「時議者謂宜分兵守諸津要。」元·李直夫《虎頭牌·第一折》:「則今日過關津,度州郡,沒揣的逢他敵人。」
  3. 水、汁液。南朝梁·沈約〈新安江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遊好詩〉:「滄浪有時濁,清濟涸無津。」唐·王勃〈九成宮東臺山池賦〉:「露菊傾津,嗣南商之逸興。」
  4. 口水。如:「生津止渴」。
  5. 大陸地區天津市的簡稱。如:「津浦鐵路」。
  1. 滋潤。《西京雜記·卷五》:「太平之世,則風不鳴條,開甲散萌而已;雨不破塊,潤葉津莖而已。」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